| 索引號: | 11341823MB1522695H/202312-00026 | 組配分類: | 回應關切 |
| 發布機構: | 青陽縣應急管理局 | 主題分類: | 市場監管、安全生產監管 |
| 名稱: | 青陽縣應急管理局2023年工作總結暨2024年工作安排 | 文號: | 無 |
| 成文日期: | 發布日期: | 2023-12-08 | |
| 生效日期: | 2023-12-08 | 廢止日期: |
2023年,縣應急管理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縣委、縣政府和上級應急管理部門各項決策部署,織密織牢安全生產防線,全力抓好自然災害防治。2023年以來,全縣發生生產安全事故4起、死亡4人,與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數下降1起,死亡人數不變。未發生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
一、2023年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一)堅持黨建引領,全面推動應急管理事業高質量發展
1.不斷夯實應急隊伍思想政治基礎。一是提高思想政治站位。突出黨的政治建設的根本性地位,在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等工作中提高政治站位,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放在重要位置,緊盯不放,常抓不懈。堅持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局黨委會第一議題、黨支部學習“第一內容”、黨員干部學習“第一任務”,及時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利用干部在線、應急管理干部網絡學院等學習平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及時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二是把準思想政治航向。定期組織開展上專題黨課等活動,筑牢全局黨員干部思想根基。嚴格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動權。三是深化主題教育提質增效。印發了《中共青陽縣應急管理局委員會關于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工作方案的通知》等重要文件,圍繞“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建立“黨委抓支部、支部管黨員、黨員帶群眾”聯動機制,推動科學理論武裝走深走實。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共召開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會議3次、黨員大會4次,開展集中學習7次,集中觀看視頻課件2次,交流發言累計18人次。
2.不斷建強應急機關組織堡壘。一是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每月制定黨支部工作計劃,圍繞主題黨日組織開展了重溫入黨誓詞等系列主題活動11次。加強與社區共駐共建,局主要負責人、局分管負責同志分別與九華社區、長龍社區簽訂了《共駐共建協議》。二是夯實組織保障。緊貼應急管理職責任務要求,強化機關黨組織建設,抓好機關黨務干部選拔培養。按照要求進行機關黨支部換屆選舉工作,選拔政治素質高,能力素質強的年輕干部充實到支部班子。三是嚴格日常管理。堅持嚴管厚愛理念,經常性開展談心談話,定期分析研判黨員干部職工思想動態,對發現干部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做好教育提醒。
3.著力加強“黨建+應急管理”建設,不斷擦亮應急鐵軍優質品牌。一是抓深作風建設。深化機關作風建設提升,牢固樹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爭先意識,堅持不懈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廉潔自律各項要求,引導黨員干部“真抓實干、馬上就辦”。編制應急管理責任清單,進一步細化任務分工,強化協調配合,建設務實高效機關。二是抓嚴廉政建設。深化紀律教育和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常態化開展警示教育,今年以來,共召開警示教育大會6次。在縣紀委監委指導下,率先推進機關廉潔文化建設,配合縣紀委監委拍攝了《愛“廉”說》廉政微視頻,積極營造濃厚的廉政文化氛圍。層層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8份,對“四重一大”事項,主動邀請縣紀委監委派駐縣政府辦紀檢組參與監督,加強權力運行監督制約。印發了《2023年縣應急管理局廉政風險點及防控措施》,緊盯關鍵風險崗位和行政執法、政府采購等重點事項,進一步完善防控措施。結合重要節假日及時印發工作提醒4次,持續抓好干部職工日常教育監督管理。三是抓好民生實事。開展“立足崗位作貢獻”活動,引導黨員、干部在文明創建、鄉村振興、雙擁等工作中主動作為。今年以來,在包保聯系村黃石溪村召開座談會3次,在養殖扶持等方面為黃石溪村發展出謀劃策、提供助力。協助派駐村垅上村完成“一村一品”長遠發展規劃工作,幫助垅上村益民竹業擴大生產規模新建2條制作竹勺子生產線,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及社會的廣泛贊譽和好評。四是抓實融合共建。抓實“黨建+應急管理”,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把黨員干部的思想和行動凝聚到中央、省、市、縣關于加強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重要決策部署和要求上來,推動應急管理事業高質量發展。
(二)堅持頂格部署,推動安全生產工作走深走實
一是落實安全監管責任。提請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議、縣長工作例會研究安全生產工作16次,研究解決安全生產突出問題;召開縣安委會全體會議4次,部署安全生產重點工作。推動縣政府與44家單位簽訂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責任書,明確各單位各部門年度安全生產與消防工作任務。二是嚴格督查指導。縣安委辦組織開展了春季安全生產綜合督查、夏季安全生產綜合督查以及中秋國慶節前安全生產督查,正在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秋季安全生產大排查綜合督查,檢驗工作成效,壓實各方責任。三是強化統籌調度。縣安委辦對各鄉鎮各部門工作開展情況實行周調度機制,先后召開工作調度會議3次,并對24個重點行業領域的594家重點企業逐一明確屬地政府和監管部門網格責任人,形成齊抓共管格局。
(三)堅持問題導向,有效防范各類安全風險
督促指導全縣各單位以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為統領,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整治,截至目前全縣共檢查生產經營單位9444家次,發現隱患11270處,行政處罰97次,罰款79.6643萬元,警示約談601家次,責令停產整頓21家次。
1.深入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縣安委會印發了《青陽縣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總體方案》,細化分解2023行動月度任務。全縣各單位聚焦事故易發多發的重點行業領域,持續開展拉網式“安全體檢”,共檢查生產經營單位5228家次,發現隱患6515處,已整改5562處,發現重大事故隱患49處,已整改43處,行政處罰58次,罰款43.649萬元,警示約談295家次,責令停產5家次。其中縣應急局共檢查生產經營單位255家次,發現隱患1170處,已整改1151處,針對檢查發現的6條重大事故隱患,給予行政處罰13萬元。
2.深入開展“春、夏、秋”季安全生產大排查。根據季節特點,縣安委辦于2月-11月深入開展了“春、夏、秋”季安全生產大排查,根據上級部署,會同縣住建局組織開展了城鎮燃氣專項整治行動,協調安排分4個組開展餐飲場所燃氣隱患排查;指導各鄉鎮深入開展三合一場所專項整治;配合縣交安聯辦深入“大排查、大整治、大清零”攻堅提升行動。全縣累計共檢查單位8093家次,發現隱患10233處,已整改8597處,行政處罰83次,罰款54.149萬元,警示約談447家次,責令停產整頓20家次。
3.聚焦主責主業,推動重點行業領域本質安全提升。
非煤礦山:深入推進安全生產“三個狠抓”“強監管嚴執法年”、非煤礦山安全生產綜合整治、非煤礦山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地下礦山頂板管理等專項整治,扎實做好復工復產和汛期等特殊時期礦山安全防范,深入開展非煤地下礦山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全面提升我縣非煤礦山本質安全水平。
工貿、危化、煙花爆竹:一是將今年重點監管企業調整為85家,確定重點檢查企業、一般檢查企業名單以及相應的檢查頻次,確保執法檢查全覆蓋。二是利用“安全管家”為我縣141家涉及重點工貿、危化品在內的行業重點生產經營企業提供隱患排查安全服務,共檢查企業291家次,發現隱患1456項。三是扎實開展窯爐企業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專項行動,細化18類52項整治內容,共排查整治隱患261項,停產整頓10家次,立案處罰3家,處罰66.048萬元(其中事故處罰64.048萬元)。對窯爐企業安全生產工作開展政治監督,落實屬地政府、監管部門領導、工作人員對31家窯爐企業實行包保,以嚴監督倒逼各方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四是根據金屬冶煉、石灰窯爐夜間生產特性,開展常態化夜間執法檢查。2023年,共開展夜查9次,抽查企業24家次,發現隱患34項。五是針對工貿、煙花爆竹等行業特點,不間斷通過微信群或工作提示單向企業發布提醒消息,對縣域內重點企業、重要項目量身定制工作提示單,通過各類途徑發布提醒提示、學習資料等消息30余條,切實做到常提醒,常叮囑,常教育。六是完成新一輪煙花爆竹零售點布點規劃,進一步規范煙花爆竹零售點的經營。年初會同縣公安局、縣執法局在縣城外環進行常態化夜查,清除私設攤點銷售煙花爆竹行為。對批發企業不嚴格執行合同管理等問題依法立案3起,處罰人民幣0.7萬元。
4.常態化開展“小切口”專項執法檢查。縣應急局以“小切口”為突破口,結合實際開展了特種作業人員非法違法行為專項執法、工礦商貿裝載機安全專項整治、窯爐企業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專項整治行動等11個“小切口”專項整治行動,共計檢查企業345家次,發現隱患1618處,立案調查12起,行政處罰26萬元,推動安全生產風險專項整治推深做實。
5.推進掛牌督辦重大隱患整改。提請縣政府對安徽華瑞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森發木業有限公司、青陽縣康泰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青陽縣風格城事小區)等三處重大火災隱患掛牌督辦。會同縣消防救援大隊多次開展實地督導,督促隱患單位按期整改到位。目前縣政府已同意對三處重大火災隱患單位銷案摘牌。針對市安委辦掛牌督辦的青陽縣龍瑞工貿有限公司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縣應急局督促隱患單位嚴格落實有限空間作業“七必須七嚴禁”工作準則,在窯底設置紅外感應自動通風設備,配備足額防護設備和檢測儀器,保持應急救援物資配備齊全,于2023年6月30日提請市安辦對其銷案摘牌。
6.加強安全生產領域執法監督。對縣開發區、各鄉鎮完成2輪執法監督檢查,共發現問題65個,提出督查建議77個。做好安全生產投訴舉報辦理工作,今年以來,受理安徽省應急管理信息化平臺安全生產舉報件270件,已辦結242件,2件非我縣管轄范圍已退回,剩余26件正在有序辦理中。
(四)堅持多措并舉,全面提升自然災害防救能力
一是強化部署謀劃。今年以來,提請縣委、縣政府召開5次專題會議,全面部署安排防汛抗旱、森林防滅火等工作。提請縣政府發布禁火令,明確禁火要求,防止森林火災發生。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作出批示6次,分管領導作出批示9次,高位推動自然災害防范工作。二是健全責任體系。及時調整防汛抗旱指揮部、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組成人員,進一步明確具體職責和相關部門工作分工。三是強化會商研判和監測預警。進一步加強災害監測預警工作,及時啟動響應。今年以來,共召開會商研判會11次,發布各類自然災害預警信息46條,發布工作專報10期,印發工作通知和提示42次。四是深入風險隱患排查整改。縣防辦成立督查組對城區易澇點、中小水庫等重點部位深入開展隱患排查。在關鍵時間節點,縣減救辦、森防辦成立督查組對全縣減災救災、森林防火工作開展了多輪督查。截至目前,縣鄉兩級累計派出督查工作組76次,累計參加394人次,排查整改各類問題隱患37處。五是加強隊伍建設和物資保障。積極強化災害信息員和應急隊伍建設,全縣組建了266人的災害信息員隊伍,覆蓋全縣所有行政村(社區)。組建應急搶險專業隊伍10支共327人。儲備袋類22.35萬條、砂石料5.54萬立方米等各類應急物資。六是強化業務培訓和預案演練。今年以來,組織縣、鄉兩級各類責任人參加培訓7次,累計培訓200余人次,切實提升從業人員業務能力。縣防辦組織相關部門開展了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桌面推演,在楊田鎮廣德口水庫舉行2023年池州市暨青陽縣防汛搶險應急救援綜合演練,進一步提升防汛應急能力。七是提升應急救援綜合能力。正在謀劃建設青陽縣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招標意向即將公布。加強基層防汛抗旱應急能力建設,第一批試點鄉鎮(新河鎮、丁橋鎮)防汛抗旱應急能力標準化能力建設已經初步完成,正在迎接省市級驗收,第二批重點鄉鎮(蓉城鎮、木鎮鎮)防汛抗旱應急能力標準化能力建設正在全力推進中。縣減救辦組織調研指導20余次,積極推動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建設,推薦申報1個社區(蓉城鎮天華社區)創建國家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3個村(喬木鄉金山村、楊田鎮澗泉村、蓉城鎮楊沖村)創建省級綜合減災示范村(社區)。配合支持縣消防救援大隊,積極做好丁橋、酉華、開發區(朱備)3個鄉鎮專職消防站和4個鄉鎮志愿者消防站建設,謀劃新河鎮專職消防站建設,基本形成覆蓋廣泛、反應迅速的城鄉消防救援力量新格局。
(五)堅持創新載體,強化安全生產、防災減災宣傳引導
對全縣近五年來的安全生產事故進行分析,對道路交通、工貿、建筑施工等重點行業領域邀請第三方服務機構拍攝事故警示片《居安思危》,開展從業人員警示教育,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的安全意識。“杜蘇芮”臺風期間,通過電信、移動運營商每日發送提醒短信26萬條,切實增強人民群眾防范臺風意識。督促指導各鄉鎮工作專班向零售經營戶發放《致全鎮煙花爆竹零售經營戶的一封信》,共計發放500余份,并制作宣傳音頻,利用應急廣播、流動小喇叭等形式大力開展宣傳。利用“安全生產月”“全國防災減災日”“國際減災日”等時間節點開展了系列宣傳教育活動,累計張貼海報、懸掛橫幅1400余幅,發放宣傳圖冊和宣傳用品2萬余份,發送宣傳短信8萬余條,切實增強群眾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二、存在問題
一是安全風險點多面廣。我縣礦山及礦產品加工企業較多,一些企業還存在管理不規范、工藝較落后的問題,且我縣正在打造鎂鋁輕合金產業集群,寶鎂、京工建、路飛等一批鎂鋁加工企業已經投產或即將投產,新領域、新產業也為安全生產帶來了新挑戰。二是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部分企業安全投入不足,安全風險防控和管理水平不高,從業人員安全素養不高,違章操作等現象仍然存在。三是重大事故隱患排查還不到位。一些企業主動排查重大風險隱患的意愿不強烈、工作責任還不到位,專業執法力量薄弱,對重大隱患辨識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
三、2024年工作打算
2024年,縣應急管理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防災減災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指引,推進安全生產綜合治理,夯實防災減災保障體系,持續提升應急救援綜合能力,全力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以高水平安全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結合正在開展的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凝聚思想共識,探索創新“黨建+應急管理”工作機制,把業務工作的堵點、痛點、難點作為黨建工作的著力點,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完成巡察整改任務。認真落實黨建主體責任,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提高組織生活的針對性、實效性。全面落實“一改兩為”,完善落實“黨建+信訪”“專項整治+系統治理”等機制,堅持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推動黨建與應急管理工作相互促進、相互提升。
(二)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立足縣安委會辦公室職能,充分發揮好統籌協調作用,綜合運用通報、約談、巡查、掛牌、督辦、考核等措施,進一步壓緊壓實屬地、部門、企業、一線員工“四方責任”,完善責任追究制度,嚴肅目標責任考核。
(三)進一步推進隱患排查整治
1.持續開展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2023行動。扎實抓好精準執法階段工作任務,推動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2023行動圓滿收官,督促各鄉鎮各部門各企業對標對表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積極查擺重大事故隱患,細化措施、嚴格整改。
2.加強重點時段風險研判。將防范化解安全風險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作為全年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布置開展歲末年初、復工復產、春季、高溫、中秋、國慶等重點時段安全生產大檢查,全力防范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3.強化重點行業領域風險防控。深入宣傳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狠抓地下礦山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對達不到隱蔽致災因素治理標準的堅決不予復工復產。堅持問題導向,緊盯非煤礦山、工貿、煙花爆竹等重點行業領域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整治,推動工作重心從“追求量”到“注重質”的轉變,著力根治各重點行業領域的久拖未決、反復出現的問題,持續強化問題閉環整改,嚴防隱患排查整治走過場,不斷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4.加強安全生產綜合督查督導。制定安全生產督導工作方案,明確督導內容,采取聽取匯報、實地檢查等方式,指導幫助各鄉鎮找準源頭性、根本性問題,共同探討謀劃解決問題的措施,切實提升風險隱患排查整改質量,不斷提高安全生產工作水平。
(四)進一步提升行政執法效能
1.加強監管執法力量。配齊配強執法裝備,提升執法人員專業素質,嚴格執法程序,不斷推進執法行為規范化。
2.精準執法、提質增效。緊盯企業主要負責人責任落實開展精準執法,緊盯重大事故隱患開展精準執法,緊盯事故問題企業開展精準執法,強化信息共享和部門協調聯動,積極運用“四不兩直”等工作方式,不斷提高執法質量,及時消除監管盲區漏洞。
3.嚴格事故調查和舉報投訴處置。從嚴抓好事故追責問責,實行領導責任、監管責任、主體責任“三必查”。加強舉報投訴件處置效果,深化行刑銜接,依法打擊危險作業行為,提升企業風險防控能力。
4.全面深入推進“互聯網+執法”系統。規范線上立案審批、文書制作等處置流程,持續推進執法程序網絡化、活動流程化、卷宗電子化、質量標準化。
(五)進一步抓好自然災害防御應對
1.健全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進一步明確各鄉鎮各部門自然災害防治責任,形成職責明確、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充分發揮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議事協調機構職能作用,有效開展會商聯動、風險普查、應急響應、科普宣傳等工作。
2.加強自然災害監測預警。加強自然災害風險研判,提升災害監測水平和預警預報能力,拓寬預警提示發布渠道,健全災害會商制度,督促指導各鄉鎮和有關部門做好防范應對工作。
3.推進自然災害風險排查。持續開展農村房屋、地質災害點、危險道路橋梁等城鄉基礎設施、市政公用設施等重點部位安全隱患排查,及時消除隱患風險,強化常態化安全管理。
4.提升應急救援救災水平。大力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宣傳培訓教育等工作,強化各類救援力量資源共享、信息互通,推動形成自然災害群防群治局面。強化應急物資儲備保障,調查摸清應急物資底數,及時維護補充救災物資。完善應對重特大自然災害的應急響應機制,加強值班值守,一旦發生重大自然災害和險情,按規定啟動應急響應,第一時間報告信息并開展應急處置。
5.夯實防災減災救災基礎。持續推進防汛抗旱應急能力標準化能力建設,確保除試點鄉鎮和第二批重點鄉鎮以外的其他鄉鎮,在2024年4月底前逐步推進完成建設工作。用好自然災害風險普查成果,持續推動普查成果應用。積極創建省級、國家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不斷提升基層綜合減災能力和水平。
(六)進一步做好今冬明春森林防滅火工作
1.壓實防火責任。嚴格落實森林防火責任網格化管理,進一步把森林防火工作細化到村、組,落實到山頭地塊。會同林業、公安等部門加強森林防火督查檢查,深入查找、解決問題隱患。嚴格責任追究,對職責履行不到位發生森林火災的,采取倒查機制,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2.增強防火意識。督促指導各鄉鎮合理安排村組干部等深入村組,深入農戶,通過微信、應急廣播、宣傳單頁等形式,宣傳森林防火安全知識,張貼防火令,做到森林防滅火宣傳全覆蓋。
3.消除火災隱患。進一步強化野外火源管控,持續開展森林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加大重點區域監管巡查力度,加強重點人員管控,真正把防火工作落實到防人上來,杜絕火災的人為發生。
4.提升救援能力。加強隊伍規范建設,加快防滅火裝備補充維護,加強撲火業務培訓,開展森林火災撲救演練,努力做到在森林火災處置上,具備一定的森林火災前期處置能力,真正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七)進一步推動發揮縣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職能。力爭2024年一季度建成青陽縣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建設可視化調度平臺,全面提高我縣應急管理信息化水平。建立職責明確、反應靈敏、運轉高效、保障有力的應急指揮中心工作機制,強化信息獲取、預警發布、應急處置等能力,確保指揮調度科學、規范。
(八)進一步提升安全生產宣教培訓質效。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抓好意識形態陣地建設管理,管好用好政務公開和新媒體陣地,筑牢網絡意識形態安全防線,有效防范化解意識形態風險。以補短板、促提升為目標,突出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等關鍵環節,分專業、分層次、分類別、分崗位開展培訓,提高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創新培訓模式,常態化開展動火作業、有限空間作業、粉塵防爆等專題培訓,組織安全生產專家和局骨干力量送教入企,靠前服務,為重點企業和中小企業送上“安全知識大餐”,進一步提高企業自主識風險、除隱患、防事故能力。認真貫徹“八五”普法要求,進一步壓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利用好安全生產月、5·12防災減災日、10·13國際減災日等時間節點,增強應急宣傳說服力感染力,廣泛開展接地氣、有生氣的科普宣傳活動,創作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切實增強廣大群眾的安全意識和自然災害自救互救能力。
(九)進一步推進應急管理機關建設
1.抓政治引領,創建“講政治”機關。始終把“講政治”貫穿應急管理工作各環節、全過程。通過組織主題黨日等形式,教育黨員干部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扛牢政治責任。
2.抓能力提升,創建“善學習”機關。豐富載體“學”,組織專題訓、融合業務訓、立足崗位訓,不斷增強干事創業的本領。
3.抓工作落實,創建“高效率”機關。創新方式方法,提質增效,抓好文明創建、雙擁、鄉村振興、法治宣傳等各項工作。
4.抓廉潔自律,創建“守紀律”機關。多措并舉開展廉政教育,豐富形式開展廉潔文化活動,在重要時間節點,及時下發廉政提醒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做到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