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青陽縣立足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重點圍繞助力經濟平穩發展和保持社會和諧穩定,不斷夯實政務公開基礎,深入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全縣政務公開工作進一步得到完善和發展。現將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工作進展情況
(一)建強政策文件庫,突出重點領域信息公開。
全面規范發布行政規范性文件,嚴格遵守統一頁面標準、統一字體字號、統一下載格式。聚焦經濟建設和社會民生關系密切的重要政策,堅持政策文件與解讀材料同步發布,提升政策解讀質量,明確政策咨詢途徑。2023年共發布本級政策解讀22篇,其中:負責人解讀2篇、部門和專家解讀12篇、媒體解讀8篇。
通過青陽縣助企紓困專題專欄集中公開政策措施和工作進展信息107條。發布高質量發展信息114條;六穩六保信息66條;雙招雙引信息180條。加強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信息公開,集中發布“放管服”改革信息156條;市場監管規則和標準信息113條;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信息91條。
(二)深化基層兩化,推進公開向村(居)務延伸。
優化完善我縣基層政務公開目錄體系,現有31個試點領域按照“應公開、盡公開”要求扎實做好事項梳理、信息發布等工作。務實推進政務公開專區建設,增加商務洽談區,升級專區功能,為辦事企業與群眾提供政府信息網上查詢、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接收、政策咨詢等服務。
發揮村務公開欄主陣地作用,按“政務、村務、財務、事務”等進行分類,堅持在打通村務公開“末梢神經”上下功夫,切實做到信息傳遞零距離。將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且適合在村級辦理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殘疾人幫扶等便民服務類事項70余項全部公開公示。村級重大事務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制度,對土地征遷、項目建設、產業發展等嚴格落實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公開,擴大公眾參與度。大力推行“陽光村務”建設,促進村民自治,重大事項隨時公開、日常事務按季度公開,實現“群眾想看什么,公開欄就公開什么”。
(三)整合資源服務,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2023年青陽縣實現政務公開和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工作統籌推進,以縣政府網站、政務雙微為龍頭,全縣政務新媒體矩陣轉載信息126篇,將政府最新工作動態迅速傳遞到網民指尖,充分發揮政務新媒體矩陣效應。縣政務服務大廳有效融合“長三角一網通辦綜合窗口”“7×24小時”自助服務區,集中、高效、規范滿足企業及群眾政務服務需求。在整合現有數據資源的同時,更加注重服務功能的提升,實現了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互動交流快速辦理,便民服務更加完善,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為新形勢下的招商引資裝上“新引擎”。
(四)強化對企公開,助推重點項目推進。
聚焦“雙招雙引”,全方位向企業送政策、送服務,精準傳達政策意圖,以公開促進政策兌現,打造優質高效的政策公開環境。搭建“免申即享”平臺,積極推動惠企政策“免申即享”,2023年,青陽縣已在惠企服務平臺上匯集發布高新技術認定、知識產權等政策服務154項,全縣已兌付首批“免申即享”政策資金共計643.5萬元,惠及企業129家,有效增強了企業的獲得感。及時發布“高質量發展大講堂”“芙蓉湖畔‘青’聽會”等信息,向企業及群眾全方位展示青陽的人文特色、旅游景點、招商政策、園區風采等信息。增設“奮進‘十四五’重點項目”專題專欄,跟蹤報道安徽寶鎂輕合金項目和池黃高鐵項目進展信息,助力重點項目不斷推進。
(五)推進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
按照全市統一部署,組織全縣教育、衛生健康、水電氣、公共交通4個領域共7家公共企事業單位參加全市工作推進視頻會,遵照專題設計統一思路,融合上級制定的公開目錄與群眾關心的熱點事項,根據企事業單位服務特點,設置辦公地點、辦公時間、聯系電話、官方網站、官方微信等共性要素,開設校園安全、預約掛號、營業網點、公交線路等個性化版塊46個,公開信息100余條。
(六)加強政務公開業務培訓與考評指導。
根據省、市政務公開重點工作清單,結合我縣實際,編制印發《青陽縣2023年度政務公開重點工作清單》,細化任務分工,明確責任單位,切實推進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縣政務公開辦增加日常讀網頻次,加大網站巡查力度,雙月通報政務公開工作完成情況與普遍存在的問題。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業務培訓,召開全縣政務公開從業人員業務培訓會2次,根據工作需要靈活安排新人小課堂和現場辦公幫助落后部門迎頭趕上。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接下來,青陽縣將繼續增強政務公開工作規范化和透明度,保障群眾對政府信息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進一步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一是聚焦重點領域,縱深推進公開工作。抓好政府部門重點領域和基層“兩化”政務公開,加大對新增和調整試點領域的公開力度,完善各領域發布工作。
二是強化解讀回應,提升解讀質量。堅持“誰起草,誰解讀”,杜絕簡單摘抄文字、羅列小標題等形式化解讀。加強政策解讀稿件審核,壓實解讀主體工作責任。
三是通暢溝通渠道,加強上下交流。做好與上級部門的業務銜接,認真梳理弱項指標,制定任務清單,加強督促跟蹤。強化對工作薄弱的鄉鎮和部門開展工作指導,大力開展新人業務培訓,深入推進全縣村(居)務公開和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