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zv7li"></samp>

<strong id="zv7li"></strong>
<blockquote id="zv7li"><p id="zv7li"></p></blockquote>

      <meter id="zv7li"></meter>
      1. 国99久9在线 | 免费,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四虎成人在线观看免费,精品中文人妻中文字幕,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五月婷,国产精品成人午夜久久,亚洲国模精品一区二区,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专线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專題專欄 > 歸檔專題 > 四送一服雙千工程 > 政策
        歸檔日期:2019-11-22

        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政策清單

        作者:科技經濟信息化局 信息來源:青陽政府網 發布時間: 2019-09-23 14:54
        [字號:默認 超大]

        支持科技創新政策(107條)


        1. 省財政對在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科創板”掛牌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10萬元,完成改制并掛牌的再獎補10萬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的獎勵200萬元。(皖發〔2019〕7號,省地方金融監管局負責)


        2. 2019年,省級分別安排2億元,注入省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省科技融資擔保公司。初創期科技企業自獲利年度起3年內對本地經濟發展的貢獻,各地可對企業給予獎勵,用于企業研發投入。對企業研發投入新增部分,按一定比例給予獎補。(皖發〔2019〕7號,省科技廳負責)


        3. 暢通民營企業專業技術職稱評審渠道,允許高校自主開展人才引進和職稱評審。(皖發〔2019〕7號,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負責)


        4. 允許轉制院所和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科研人員以“技術股+現金股”形式持有股權。(皖發〔2019〕7號,省科技廳負責)


        5. 對新建的省實驗室、省技術創新中心每家分別一次性獎勵500萬元、300萬元,其中50%用于成果獎勵,50%用于人才培養引進。(皖政秘〔2019〕137號,省財政廳、省科技廳負責)


        6. 根據“一室一中心”運行情況和績效考核結果,省財政采取穩定運行支持和績效獎補相結合的方式,每年支持省實驗室穩定運行經費每家300萬元、省技術創新中心每家100萬元,結合績效考核或評估情況,再予以每家不同檔次的績效獎補。(皖政秘〔2019〕137號,省財政廳、省科技廳負責)


        7. 優先支持“一室一中心”申報國家科技專項計劃,對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等科技計劃項目的單位,根據項目實施進展給予績效獎補。(皖政秘〔2019〕137號,省科技廳負責)


        8. 對“一室一中心”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用地,按有關規定在省級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中優先安排解決。(皖政秘〔2019〕137號,省自然資源廳負責)


        9. “一室一中心”建設納入新時代“江淮英才計劃”,按相關政策予以支持。加大省編制周轉池統籌力度,及時滿足“一室一中心”引進和選拔人才的調劑需要。(皖政秘〔2019〕137號,省委組織部、省委編辦、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負責)


        10. 對獲得“創客中國”“創響中國”安徽賽區一、二、三等獎項目,每個項目分別獎補50萬元、25萬元、10萬元。(皖政辦〔2019〕18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11. 鼓勵有條件的市、縣(市、區)采取“創新券”等方式,為科技型初創企業提供創業輔導、委托研發、工業設計、財務代賬、企業診斷、路演展示、檢驗檢測等公共服務。(皖政辦〔2019〕18號,各市、縣人民政府負責)


        12. 創投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投資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符合規定條件的,可按投資額的70%抵扣應納稅所得額。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對國家級、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和國家備案眾創空間自用以及無償或通過出租等方式提供給在孵對象使用的房產、土地,免征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對其向在孵對象提供孵化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皖政辦〔2019〕18號,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稅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13. 對新入駐科技型初創企業三年內發生的房租、水電等費用,各地最高可給予100%補貼。(皖政辦〔2019〕18號,各市、縣人民政府負責)


        14. 鼓勵各市對建立研發準備金制度并享受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優惠政策的企業,按其上年度研發投入較前兩年平均研發投入的增加額,給予一定比例資金補助。省級財政資金按照上年度各市全社會研發投入額度和增長幅度予以支持,用于補助企業研發投入。(皖政辦〔2019〕18號,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統計局,各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5. 對購買先進技術成果并在皖轉化、產業化的,按其技術合同成交并實際支付額,省最高給予10%的補助,單個企業最高可達100萬元。(皖政辦〔2019〕18號,省科技廳、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16. 每年審核選擇一批攜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在皖創辦公司或與省內企業共同設立公司,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活動的科技團隊,在市、縣(市、區)先行投入支持的基礎上,省以股權投資或債權投入方式,分A、B、C三類,分別給予1000萬元、600萬元、300萬元支持。對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力、擁有顛覆性技術的科技團隊,可采取“一事一議”方式給予支持,不受名額限制。(皖政辦〔2019〕18號,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投資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17. 推動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大型科研儀器和實驗設施向科技型初創企業開放。對納入省儀器設備共享服務平臺向社會開放服務的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及設施(單臺價格在30萬元及以上、成套價格在100萬元及以上)的管理單位,省按其出租儀器設備年度收入不高于20%的比例給予設備管理單位補助,每個單位補助最高可達500萬元。對租用上述儀器設備進行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開發的單位,由所在市(縣)按其租用儀器設備年度支出不高于20%的比例給予租用單位補助,每個單位補助最高可達200萬元。(皖政辦〔2019〕18號,省科技廳,各市、縣人民政府負責)


        18. 對企業引進科技人才年薪達50-150萬元,符合規定的,市、縣(市、區)每年可按其年薪不低于10%的比例獎勵用人單位,省財政承擔獎勵資金的30%。對引進我省急需緊缺的具有國外博士后研究工作經歷的青年人才,每人一次性給予30萬元生活補貼。對引進的其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工資性年收入超過50萬元、納稅10萬元以上者,以用人單位實付薪酬50%的比例一次性給予生活補貼,每人最高可達50萬元。(皖政辦〔2019〕18號,省委組織部、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負責)


        19. 健全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機制。人事檔案在用人單位管理的,由用人單位初審上報;人事檔案在人才服務機構托管的,由人才服務機構初審上報。各級評審委員會在組織開展職稱評審時,實行單獨分組,單獨評審。中級以下職稱不作論文要求,高級職稱可用專利成果、項目報告、工程或試驗示范方案等形式替代論文要求。為從國外、省外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申報職稱開辟“綠色通道”。(皖政辦〔2019〕18號,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負責)


        20. 發揮省級種子投資基金作用。推進20億元的省級種子投資基金投資,重點對接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和眾創空間項目,培育種子期、初創期前端企業。省級種子投資基金投資失敗容忍度按照50%執行。(皖政辦〔2019〕18號,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國元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21. 發揮省級風險投資基金作用。推進40億元的安徽安華創新風險投資基金、60億元的安徽安元創新風險投資基金、50億元的安徽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投資,聯合市縣政府、社會投資主體設立子基金,重點支持初創期、成長期前端企業,實現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和試驗基地全覆蓋。省級風險投資基金投資失敗容忍度按照30%執行。(皖政辦〔2019〕18號,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華安證券、國元證券、省投資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22. 允許省級股權投資基金將投資省科創板掛牌企業所獲得超額收益的10%讓渡給基金管理機構。允許種子期、初創期科創企業的創新創業團隊根據約定,按照股權投資基金資本金和同期商業貸款利息,回購政府性股權投資基金所持股權。鼓勵各地設立種子投資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以股權投資方式重點支持科技型初創企業。(皖政辦〔2019〕18號,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負責)


        23. 將科技融資擔保業務納入新型政銀擔風險分擔機制,各級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對符合條件的科技型初創企業擔保費率不超過1%。鼓勵各地對科技型初創企業實施貸款貼息,鼓勵銀行擴大無還本續貸規模。(皖政辦〔2019〕18號,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擔保集團負責)


        24. 負有編制部門預算職責的各部門,應當預留本部門年度政府采購項目預算總額的30%以上,專門面向中小企業采購。其中,預留給小型和微型企業的比例不低于60%,并向科技型初創企業傾斜。(皖政辦〔2019〕18號,省財政廳負責)


        25. 經省認定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對省內研制和使用單位,分別按首臺(套)售價的15%給予補助,合計最高可達500萬元。對本省企業投保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綜合險的,按年度保費的80%給予補助。建立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機制,按年度保費的80%給予補助。支持科技型初創企業積極參與“精品安徽、皖美智造”央視宣傳系列活動。(皖政辦〔2019〕18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26.提高對民營企業制造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產學研合作等獎勵力度。鼓勵民營企業參加創新創業大賽、工業設計大賽等,對獲獎項目給予獎勵。(皖發〔2018〕38號,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27. 鼓勵支持民營企業建設院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支持民營企業建設技能大師工作室,并按規定給予補助。(皖發〔2018〕38號,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28. 鼓勵國際著名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國家重點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知名跨國公司實驗室和國內行業龍頭企業科研院所、知名科學家及其科研團隊等大院大所在我省設立研發機構,研發機構落戶市將在土地、用房、研發啟動經費、人才生活等方面給予政策保障。省在落戶市支持的基礎上,按落戶市對研發機構資金支持額度的10%給予補助,最高可達1億元。(皖政〔2018〕50號,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相關市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9. 對成功爭創國家級科技創新基地的研發機構,省從“三重一創”等專項資金中一次性給予100萬—300萬元獎勵。(皖政〔2018〕50號,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30. 對成功爭創省級科技創新基地且運行1年后達到要求的研發機構,省從“三重一創”等專項資金中一次性給予50萬元獎勵。(皖政〔2018〕50號,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31. 對重大新興產業工程研發設備購置進行補助,補助比例為設備購置金額的10%,補助最高可達3000萬元。(皖政〔2018〕50號,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32. 對重大新興產業試驗工程進行補助,補助最高可達2000萬元。(皖政〔2018〕50號,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33. 對重大新興產業專項研制費用進行補助,補助比例為年度產品研發、樣機試制和檢驗檢測費用的50%,連續補助不超過3年,累計最高可達3000萬元。(皖政〔2018〕50號,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34. 對開展研發創新活動的研發機構,省按其上年度非財政經費支持的研發經費支出額度增量的10%給予補助,每個研發機構補助最高可達1000萬元。(皖政〔2018〕50號,省科技廳、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35. 對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等科技計劃項目的研發機構,省按項目上年實際國撥經費3%—5%給予獎勵,每個項目最高可達60萬元,每個研發機構最高可達400萬元。(皖政〔2018〕50號,省科技廳、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36. 對在我省落地轉化和產業化的大院大所科技成果,省在轉化市支持基礎上,按市資金支持額度的10%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可達500萬元。(皖政〔2018〕50號,省科技廳、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37. 對大院大所在我省開展的各類交流合作活動,省在市支持的基礎上,按市支持資金額度的20%給予獎勵,最高可達200萬元。(皖政〔2018〕50號,相關市政府、省科技廳、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38.支持大院大所在我省設立科技企業孵化器并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活動,省及落戶市依法依規落實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并在土地供給、績效獎補等方面給予優先優惠支持。對被認定為國家級、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的,依據績效情況,省從創新型省份建設專項資金中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勵。(皖政〔2018〕50號,省科技廳、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39. 對促成大院大所及其領軍人物在我省設立研發機構、轉移轉化科技成果的省內外各類社會機構組織,省在市支持的基礎上,按市支持資金額度的20%給予獎勵,最高可達100萬元。(皖政〔2018〕50號,相關市政府、省科技廳、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40. 對省內現有大院大所,其新設研發機構、開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活動等享受與境外、省外大院大所同等政策待遇。(皖政〔2018〕50號,省科技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41. 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可申請“江淮優才卡”,憑卡可享受無須社保證明購買住房、本人及家屬落戶等基本服務事項,以及辦理長期簽證、醫療綠色通道、子女入學、申請職稱評審綠色通道等優惠服務事項。(皖政〔2018〕50號,相關市政府、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42. 對機器人本體企業的新建或在建項目,且實際總投資1000萬元及以上(不含土地價款),按關鍵設備投資額的5%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500萬元。(皖政〔2018〕55號,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43. 對高精密減速器、高性能伺服電機和驅動器、高性能控制器、傳感器和末端執行器五大關鍵零部件生產企業,按新建或在建項目關鍵設備購置額(≥200萬元)的5%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500萬元。(皖政〔2018〕55號,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44. 國內外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含特種機器人)領軍企業在皖投資設廠或建立企業總部。對注冊資本金(實際到位,下同)在1億元至10億元且營業收入超1億元的,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10億元以上且營業收入超2億元的,給予一次性獎補200萬元。(皖政〔2018〕55號,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45. 對列入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機器人行業規范條件》目錄的我省注冊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皖政〔2018〕55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46. 對機器人本體技術指標達到《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工信部聯規〔2016〕109號)中十大標志性產品要求且已批量應用的,一次性獎勵機器人生產企業100萬元,單個企業最高獎勵200萬元。(皖政〔2018〕55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47. 對高精密減速器、高性能伺服電機和驅動器、高性能控制器、傳感器和末端執行器批量應用于6自由度及以上工業機器人的,一次性獎勵機器人零部件生產企業50萬元,單個企業最高獎勵100萬元。(皖政〔2018〕55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48. 機器人研發制造企業委托境外研發費用可以加計扣除。(皖政〔2018〕55號,省稅務局負責)


        49. 機器人研發制造企業經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可享受企業所得稅15%的優惠稅率,虧損結轉年限按規定由5年延長至10年。(皖政〔2018〕55號,省稅務局負責)


        50. 對在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掛牌的專精特新機器人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20萬元。(皖政〔2018〕55號,省地方金融監管局負責)


        51. 對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名單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皖政〔2018〕55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52. 對省內機器人集成企業集成工業機器人的,按機器人售價總額的5%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100萬元。(皖政〔2018〕55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53. 對年度購置10臺及以上工業機器人(自由度≥4)的企業,按購置金額的20%給予一次性獎補,單個企業最高可達100萬元。對年度購置10臺以下工業機器人(自由度≥4)的企業,按購置機器人費用的15%給予獎補,最高100萬元。(皖政〔2018〕55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54. 建立機器人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和產業發展共性服務平臺,按其關鍵設備投資額的5%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300萬元。(皖政〔2018〕55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55. 對在我省注冊成立的機器人行業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給予關鍵設備投資總額5%的獎補,最高200萬元。(皖政〔2018〕55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市場監管局負責)


        56. 檢驗檢測機構參與國際交流,年度達成1個及以上國際檢測認證實驗室互認的,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補。(皖政〔2018〕55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市場監管局負責)


        57. 舉辦省級以上機器人大賽,每次按會場展位費、租賃費總額的50%給予補助,最高200萬元。(皖政〔2018〕55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58. 機器人企業在國內外舉辦大型宣傳推介活動、機器人論壇和產需對接會,每次按會場展位費、租賃費等的50%給予補助,最高100萬元。(皖政〔2018〕55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59. 對在本省生產的中藥新藥(1—4類)及中藥經典名方二次開發、化學藥新藥(1—2類),具有新藥證書的生物制品(1—5類)及第三類醫療器械等重大藥械項目,對臨床前研究按研制費用的20%予以補助,對臨床試驗按研制費用的10%予以補助,單個項目補助總額最高1000萬元。(皖政〔2018〕58號,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60. 對本省藥械項目獲得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并在省內實施的,可以直接納入省重大新興產業專項予以支持。(皖政〔2018〕58號,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61. 對醫藥企業每取得1個全國第一家仿制(首仿)藥品生產批件并落戶本省生產的,一次性給予200萬元獎勵。(皖政〔2018〕58號,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62. 對符合條件、價格合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藥物以及質量和療效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按照醫保目錄評審程序,納入本省醫保目錄;對暫未納入的,經專家評審后,可納入備案采購范圍(每半年更新一次)。(皖政〔2018〕58號,省醫保局負責)


        63. 制定《安徽省創新型醫療器械產品目錄》,對納入目錄、經評審認定符合條件醫療器械的首次應用,對省內研制單位按售價10%予以補助,最高500萬元。(皖政〔2018〕58號,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64. 加快推進腫瘤免疫治療、細胞治療、再生醫療等現代醫療技術創新及臨床應用,對經評審認定具備承擔條件的項目,按照科研攻關和應用推廣發生費用的30%予以資助,最高500萬元。(皖政〔2018〕58號,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65. 對同一醫療技術在省內多個醫療機構推廣應用的,采用“一次備案、整體推廣”的模式予以審批。(皖政〔2018〕58號,省衛生健康委負責)


        66. 對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產業、軟件“鑄魂”工程等領域的國家級試點示范企業(項目)給予一次性獎補,最高100萬元。(皖政〔2018〕95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67. 對獲得國家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新項目的,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支持智能硬件產品生產,對技術創新水平較高、市場競爭力突出、在我省生產且年銷售收入不低于1000萬元的智能硬件產品,每年優選不超過50個給予一次性獎補,每個最高50萬元。對通過國家智能家用電器標準評定并在我省批量生產的智能家居產品給予一次性獎補,最高100萬元。對在我省生產成套智能家居系統且該系統年銷售收入不低于3000萬元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最高100萬元。(皖政〔2018〕95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68. 對主導制定國際、國家(行業)相關數字技術標準并取得實效的企業,分別給予每個標準一次性獎補100萬元、50萬元。(皖政〔2018〕95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69. 對總部(含研發總部和區域總部)新落戶我省的全國電子信息百強、軟件百強、互聯網百強企業,每戶給予一次性獎補200萬元。對首次進入全國電子信息百強、軟件百強、互聯網百強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對首次進入安徽省重點電子信息、軟件企業名單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皖政〔2018〕95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70. 對我省數字技術企業營業收入首次達到1億元、10億元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500萬元。企業首次進入國家“獨角獸企業”名單的,鼓勵所在市政府采取“一事一議”方式給予支持。(皖政〔2018〕95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71. 對獲得國家級制造業“雙創”試點示范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皖政〔2018〕95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72. 每年優選一批企業級工業互聯網(云)平臺,每個獎補50萬元;優選一批工業互聯網(云)公共平臺,每個獎補100萬元。(皖政〔2018〕95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73. 鼓勵行業龍頭和骨干企業基于互聯網平臺開放各類資源,面向公眾提供創新創業服務。對平臺內創業項目年收入總計超過1億元、5億元、10億元的平臺主體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50萬元、10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皖政〔2018〕95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74. 每年安排1000萬元,獎補一批由我省企業自主研發并取得實效的工業APP。(皖政〔2018〕95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75. 對獲得工業互聯網領域國家級、省級優秀解決方案的,每個分別獎補100萬元、50萬元。(皖政〔2018〕95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76. 支持省內數字經濟領域的產學研平臺資源整合,提供創意設計、研究開發、檢驗檢測、標準信息、成果推廣、創業孵化、跨界合作、展覽展示、教育培訓等一體化服務。每年優選一批聯合體給予一次性獎補,每個最高500萬元。(皖政〔2018〕95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77. 對獲得國家級智慧健康養老應用示范企業的,按相關規定給予獎補。(皖政〔2018〕95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78. 支持有條件的市建設云計算中心、超算中心、數據中心、災備中心等。全面擴大我省4G網絡覆蓋面,加快5G網絡建設步伐,開放路燈、監控桿、機關事業單位辦公樓等公共資源為5G網絡提供基礎支撐,供電部門提供便捷的5G基站電力報裝流程。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公共場所WLAN建設。(皖政〔2018〕95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通信管理局、省網信辦、省電力公司等負責)


        79. 鼓勵企業綜合運用IPv6、工業無源光網絡、時間敏感網絡、工業無線技術改造內網,科學運用窄帶物聯網和寬帶網絡,每年評選一批“網效之星”企業,每個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皖政〔2018〕95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80. 每年評選10個“數字經濟領軍企業”,給予每家企業一次性獎補100萬元;評選10名“發展數字經濟領軍人物”,給予其領導的團隊一次性獎補50萬元。(皖政〔2018〕95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負責)


        81. 同等條件下,國有及國有控股擔保(再擔保)公司對數字經濟企業給予優先擔保,擔保費率不高于1.2%。對數字經濟領域高新技術企業投保的科技保險按規定給予補助。(皖政〔2018〕95號,省財政部門、安徽銀監局負責)


        82. 各地可結合實際,確定當地重點發展的數字產業,以“先存量、后增量”的原則,優先安排用地供應。屬于下一代信息網絡產業(通信設施除外)、新型信息技術服務、電子商務服務等經營服務項目,可按商服用途落實用地。在不改變用地主體、規劃條件的前提下,開發互聯網信息資源,利用存量房產、土地資源發展新業態、創新商業模式、開展線上線下融合業務的,可實行繼續按原用途和土地權利類型使用土地的過渡期政策。過渡期滿,可根據企業發展業態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確定是否另行辦理用地手續事宜。(皖政〔2018〕95號,各市人民政府負責)


        83. 給予用電支持。對符合條件的云計算中心、超算中心、數據中心、災備中心等執行工商業及其他電價中的兩部制電價。(皖政〔2018〕95號,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84. 對高校提供的符合法定條件的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依法免征增值稅。(皖政辦〔2018〕37號,省稅務局、省科技廳、省教育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85.對年銷售收入達500萬元及以上企業、科技企業孵化器在孵企業、新型研發機構等購置用于研發的關鍵儀器設備(原值10萬元及以上),省、市(縣)分別按其年度實際支出額不超過15%予以補助,單臺儀器設備補助分別最高可達200萬元,單個企業補助分別最高可達500萬元。補助資金用于研發。(皖政〔2017〕52號,省科技廳負責)


        86.省科技重大專項項目研發投入中,承擔單位投入不低于60%,省、市(縣)投入不超過40%,省在市(縣)先行投入基礎上予以資助,單個項目累計資助最高可達500萬元。(皖政〔2017〕52號,省科技廳負責)


        87.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技術發明、科學技術進步一、二等獎項目的第一完成單位,省一次性分別給予一等獎200萬元、二等獎100萬元獎勵,獎勵資金70%用于單位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30%獎勵項目主要完成人(研究團隊)。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的項目采取“一事一議”方式給予獎勵。(皖政〔2017〕52號,省科技廳負責)


        88.高校院所與企業在2017年以后聯合成立的股份制科技型企業,高校院所以技術入股且股權占比不低于30%的,按其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和企業產品(技術)銷量(營業額)增長等績效情況,省一次性給予最高可達50萬元獎勵。(皖政〔2017〕52號,省科技廳負責)


        89.對省內高校院所在皖實施轉移轉化、產業化的科技成果,按其技術合同成交并實際到賬額(依據轉賬憑證),省給予10%的補助,單項成果最高可達100萬元。(皖政〔2017〕52號,省科技廳負責)


        90.開展新型研發機構認定管理,依據績效情況,省給予最高300萬元獎勵。(皖政〔2017〕52號,省科技廳負責)


        91.對省級技術轉移服務機構,依據績效情況,省給予20—50萬元獎勵。(皖政〔2017〕52號,省科技廳負責)


        92.對首次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或連續3次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企業,根據認定指標得分情況,省一次性給予20萬元獎勵。獎勵資金用于獎勵企業研發團隊。(皖政〔2017〕52號,省科技廳負責)


        93.對新獲批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省一次性給予300萬元獎勵;對新獲批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火炬特色產業基地、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省一次性給予100萬元獎勵。(皖政〔2017〕52號,省科技廳負責)


        94.在對高新技術企業投保的產品研發責任保險、關鍵研發設備保險、產品質量保證保險、專利保險予以補助的基礎上,拓展險種范圍,所在市(縣)先按投保企業實際支出保費的30%給予補助,省再按投保企業實際支出保費的30%給予補助。(皖政〔2017〕52號,省科技廳負責)


        95.對省級示范生產力促進中心,依據服務科技中小企業等績效情況,省給予20萬元獎勵。(皖政〔2017〕52號,省科技廳負責))


        96.對新認定的國家大學科技園,省一次性給予50萬元獎勵。(皖政〔2017〕52號,省科技廳負責)


        97.支持農業科技創新和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對開展公益性共享服務的農業種質資源庫(圃),依據資源數量、共享服務等績效情況,省給予最高可達200萬元獎勵。(皖政〔2017〕52號,省科技廳負責)


        98.對企業和高校院所轉化科技成果獲國家、省審定的動植物新品種(配套系),省依據績效分別一次性給予30萬元、10萬元獎勵。(皖政〔2017〕52號,省科技廳負責)


        99.對獲認定的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依據績效情況,省給予最高可達300萬元獎勵。(皖政〔2017〕52號,省科技廳負責)


        100.對農業高校院所與市(縣)政府合作共建的高水平、永久性農(林)業綜合實驗站和農技推廣示范基地,依據績效情況,省給予最高可達100萬元獎勵。(皖政〔2017〕52號,省科技廳負責)


        101.對我省牽頭組建新獲認定的國家(試點)聯盟、國家布局建設的區域性聯盟,省分別一次性給予50萬元、30萬元獎勵;對新通過評估的省級聯盟,省一次性給予20萬元獎勵。(皖政〔2017〕52號,省科技廳負責)


        102.對獲授權的發明專利,依據專利質量、產業化前景等績效情況,省給予一次性補助。對專利權人涉外維權訴訟費,省、市(縣)各按20%的比例給予一次性維權費用補助,省補助最高可達10萬元。(皖政〔2017〕52號,省科技廳負責)


        103.對企業以專利權質押貸款方式融資額達到500萬元及以上的,省一次性按貸款利息和專利評估費總額的50%予以補助,補助最高可達20萬元。(皖政〔2017〕52號,省科技廳負責)


        104.對獲得中國專利金獎、優秀獎的單位,省分別一次性給予100萬元、20萬元獎勵。(皖政〔2017〕52號,省科技廳負責)


        105.允許項目承擔單位通過協議定價、技術市場掛牌交易、拍賣等方式確定科技成果價格??萍汲晒D化收益用于獎勵科研人員和團隊的比例不低于70%。(皖政〔2017〕76號,省財政廳負責)


        106. 用于科技成果轉化的獎勵與分配,計入當年單位工資總額,不作為單位工資總額基數,不納入單位績效工資總額。高校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新創業,可在3年內保留人事關系。(皖政〔2017〕76號,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負責)


        107.科研機構、高等學校轉化科技成果,以股份或者出資比例等股權形式給予科研人員個人獎勵的,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待取得分紅或者轉讓股權、出資比例時,再按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皖政〔2017〕76號,省稅務局負責)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第一国产综合| 国产成人乱色伦区| 欧美乱大交aaaa片if|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麻豆| 亚洲精品麻豆一二三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不卡|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5| 爆乳日韩尤物无码一区| 国产精品老熟女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 柯坪县| 色综合天天综合天天综| 亚洲av成人久久18禁| 久久碰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超爽大片黄|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99| 确山县| 国产片av在线观看国语| 无码福利写真片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福利萌白酱在线观看视频 | 久久精品午夜视频| 国产成人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旬邑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视频软件 | 国产一级老熟女自拍视频| 精品国产大片中文字幕| 国产美女高潮流白浆视频| 开心五月深深爱天天天操| 精品国产成人午夜福利| 国产av成人精品播放| 亚洲熟妇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无遮挡免费视频免费| 男女扒开双腿猛进入爽爽免费看 | 亚洲熟女少妇乱色一区二区|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 国产精品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2021| 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 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蜜桃视频| 精品久久精品午夜精品久久| 福利一区二区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