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微涼,漫步在青陽縣新河鎮的村莊,白墻黛瓦、院落整齊,一幅宜居宜業的美麗畫卷生動展現在面前。近年來,青陽縣新河鎮把踐行村規民約作為鄉風文明建設的有效抓手,大力弘揚文明新風、推進移風易俗,村風村貌明顯改善,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以前,不少人好面子比排場,婚喪嫁娶、賀壽滿月,各種各樣的酒席鋪天蓋地,自從有了村規民約后,大操大辦的情況沒有了,形成了人人爭當‘文明人’,家家爭當‘文明戶’的濃厚氛圍。”青陽縣新河鎮洪山村黨總支書記王紅苗高興地說。
集思廣益,論出社會治理新方式。按照“黨委主導、村級主辦、群眾主體”的原則,采取“支部牽頭、黨員帶頭、代表參與、村民審議”的方式,緊貼群眾需求,向村民代表、群眾征求意見建議,搜集“金點子”,充分發揮群眾的參與權和決策權,讓村民在基層自治中“唱主角。積極發揮“四會”作用,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板凳會、夜談會征詢意見、系統整理、反復修改等,讓村規民約入人心、接地氣,確保村規民約合理性、實用性。
搭鋸見末,約出村居環境新面貌。以村規民約為引領,帶動鎮域內群眾從家庭做起,以“小家”促“大家”,以“小美”促“大美”。“不亂扔垃圾,不大聲喊叫”“認真做好門前三包”……各村把人居環境整治納入村規民約中,定期組織開展環境衛生清潔活動,在傳統節日和重要節點動員全員大掃除,整治村莊環境,形成共建共享治理新格局,讓村莊增“顏值”、提“氣質”、升“品質”。
以榜促學,帶出鄉村治理大效能。村規民約制定后,通過健全“紅黑榜”管理機制、開展“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大力弘揚文明新風、推進移風易俗,通過樹立先進典型,以點帶面、示范帶動,培育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同時充分發揮“愛心超市+文明實踐積分制”作用,鼓勵村民積極參與村級事務,對積分較高人員,給予表揚和獎勵,把鄉村治理中的點滴小事,兌換成生活用品,做到“村民自治、人人遵守”,不斷提升村民幸福指數。截至目前,集中兌換50余次,兌換生活用品1526件。
如今,在水鄉新河的鄉村大地上,村民素質提高了,村風家風優化了,互幫互助增多了……健康、文明、向上的社會風尚正在形成。村規民約“約”進了村民心里,“約”出了文明新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