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喬木鄉立足轄區實際,聚焦群眾最關心的難點、熱點問題,堅持以“三心”換民心,時刻牢記群眾利益無小事,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不斷推動全鄉信訪工作高質量開展,把群眾信訪工作打造成“群眾信任工作”,持續提升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
一、用“熱心”聽民聲,暢通群眾反映渠道,讓群眾“暖心”。
一是加強信訪宣傳?!熬€上”通過網站、公眾號等渠道廣泛開展宣傳信訪工作法治化,“線下”通過在人流量大的街道、廣場等地發放宣傳資料、現場接訪、入戶走訪等方式,將《信訪工作條例》中關于信訪舉報受理范圍、職責權限、工作流程、舉報人權利義務及舉報方式等向群眾講清楚、說明白,零距離傾聽群眾訴求,積極回應群眾關切。二是拓寬渠道。依托“圓桌會”“板凳會”“百姓說事”等創新形式,暢通群眾信訪的反映訴求渠道、權益保障通道,延伸信訪工作的“觸角”,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信訪工作體系,切實筑牢來訪接待工作基礎,著力健全“最多跑一地、最多訪一回”的長效機制。三是創新信訪模式。堅持“四下基層”,做到“四個萬家”即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憂、辦萬家事,全方位暢通信訪舉報渠道,把信訪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進一步促進信訪工作提質增效。
二、用“恒心”解難題,構建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新格局,讓群眾“舒心”。
一是多元化解。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有效解決群眾訴求為出發點,成立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整合司法所、派出所、民政所、婦聯、法律顧問等力量,實行矛盾糾紛信息統籌、交辦統一,聯合調解,化解聯動,構建大調解格局,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一條龍服務”。二是網格管理。充分發揮網格員對網格內“人、事、物”熟悉的優勢,堅持日常摸排和定期排查相結合,組建走訪隊伍,圍繞鄰里糾紛、家庭矛盾、征地拆遷等各類糾紛隱患進行廣泛排查、認真梳理、依法調處、就地化解,努力從源頭上預防化解矛盾,做到“早發現、早掌握、早化解”,切實減少不穩定因素。三是法治宣傳。以法治宣傳教育陣地建設為載體,通過普法宣傳講座、法律咨詢服務、發放宣傳資料等宣傳模式,引導群眾主動學習,增強廣大群眾的依法信訪觀念和理性維權意識,培養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觀念。
三、用“真心”做服務,提高信訪工作質量,讓群眾“放心”。
一是規范辦。嚴格遵循“依法依規、正確引導”的原則,按照“三準確”即:解釋政策法律法規準確、對正在辦理期限內或有處理意見的信訪事項引導準確、對不屬于受理范圍的信訪事項告知準確,保證來訪人員的信訪訴求得到及時、依法、規范引導,確保信訪群眾遇到困難第一時間有人理、矛盾糾紛第一時間有人管,壓縮辦事時間,提升服務效率。二是主動辦。開展“地攤式”接訪,將信訪室搬到群眾身邊,變“上訪”為“下訪”,讓干部多跑腿,群眾少走路。通過領導接訪、帶信下訪、重點回訪、調研走訪等方式,主動聯系群眾,零距離傾聽群眾訴求,及時回應并推動信訪問題解決,用行動踐行為民服務、為民解憂的宗旨,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三是馬上辦。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效果導向相統一,健全“接訴即辦”模式,按照訴求合理的解決問題到位、訴求無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難的幫扶救助到位、行為違法的依法處理的要求,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法合理訴求,把群眾呼聲反映好、信訪事項處理好、合法權益維護好,確保群眾反映的信訪問題“件件有回音,事事有回復”。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喬木鄉始終堅持“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把信訪工作作為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把服務好群眾作為基層黨委政府的首要職責。2023年以來,喬木鄉信訪接待中心共接待群眾來訪121人次,涉及縣訪信訪事項10余件,均成功化解,群眾滿意率達100%,真正做到把來訪群眾當家人,把信訪案件當自家事,為喬木鄉營造了良好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