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9日晚,青陽腔博物館小劇場人頭攢動,《屈原·出陵陽記》在此首演。
《屈原·出陵陽記》以屈原流放陵陽九年,教書育人、為國奔走為故事主線,人物刻畫細膩,情節跌宕起伏。劇中,屈原賣掉珍貴書稿改善教學環境,得知秦軍進攻楚國,毅然決定回郢都相助。學生凌秀三勸無果,決意隨屈原共赴國難,演繹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師生情誼與家國情懷。
《屈原·出陵陽記》是青陽縣文化基因解碼賦能工程的重要成果,也是首部以屈原文化為背景精心打造的青陽腔新劇。劇本籌備歷時1年,修改10多稿。舞臺上,演員們身著精美戲服,精湛的唱腔和細膩的表演,將屈原的愛國情懷演繹得淋漓盡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