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青陽經開區不斷健全體制機制,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
淬火、冷卻、烘干、絞線……走進安徽廣宇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場“銅絲變形記”正在這里上演。經過一道道工序,一根根直徑8毫米的銅桿便被制作成0.1毫米的高強高導銅基線。銅絲變細了,產品的價值卻提升了。作為集成電路及半導體封裝領域不可或缺的關鍵基礎材料,公司研發生產的銅絲產品憑借卓越的耐蝕耐熱性能,深受市場好評。今年前5個月,公司便實現銷售收入1.72億元。而在過去,這家公司生產的還僅僅是3毫米的家用銅線,產品不僅單一,也缺乏市場競爭力。安徽廣宇電子材料有限公司技術總監何孔高告訴記者:“過去產品附加值很低,企業也掙不到什么錢。但是通過這幾年創新研發,我們生產的產品進一步升級,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還有鍵合線等方面,產品附加值實現成倍的增長。”
近年來,安徽廣宇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先后投入技改資金1200余萬元,用于改進生產工藝和更新生產設備,并與合肥工業大學、上海大學等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不斷推出新技術和新產品。
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離不開創新生態的構建。近年來,青陽經開區不斷健全“雙招雙引”和產業培育工作機制,高效鏈接技術、金融、人才等資源,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目前,園區已集聚4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3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4家高新技術企業。在安徽億盛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從全國各地收集的易拉罐“廢料”經過破碎,X光分類選擇后投入高溫熔爐,最終“變身”為高強度鋁鎂合金液,可直接輸送到下游客戶生產線。據企業測算,像廢棄易拉罐這樣的廢鋁材料,1噸可冶煉950公斤鋁水,金屬回收率達95%。“我們生產的鋁鎂合金廣泛應用于汽車發動機、新能源汽車電池模組、5G通訊、高鐵車身、新型機械等方面,160公里內鋁鎂合金液直供的模式,能帶動下游鎂基新材料精深加工項目的招引,有利于青陽縣鎂鋁輕合金上下游企業集聚發展,今年我們可生產20萬噸高性能鋁鎂合金和2萬噸鋁酸鈣,預計產值30億元以上。”安徽億盛源新材料有限公司銷售總監柯美施說。
如今,安徽億盛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易拉罐的“變身之路”不僅僅在于鋁水供應。熔爐高溫煅燒后剩余5%的危廢材料還會進一步加工煅燒為鋁酸鈣,可作為鋼鐵的脫氧劑,真正實現“變廢為寶”的閉環模式。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工業提質增效。今年以來,青陽經開區不僅為企業提供清晰的產業升級路徑和數字化轉型診斷服務,還優化審批服務與免申即享政策兌現通道,助力企業智改數轉。今年前5個月,青陽經開區技改投資同比增長40.7%,拉動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1.5個百分點。“通過系統推進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和網絡化連接,不斷加大對工業制造業企業的支持范圍和扶持力度,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不斷開辟產業發展新空間。”青陽經開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杰表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