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游客在蓉城鎮牌樓村乘坐游船。
國慶中秋假期,青陽旅游市場涌現出一批新場景、新業態,它們以獨特的魅力成功“出圈”,為游客提供了不同于傳統景區“打卡”新選擇,讓假期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正好在抖音上看到家門口有個游船項目,就帶小孩子來體驗一下。”在蓉城鎮牌樓村的九華山游船項目點,游客儲照輝的選擇,代表了許多本地游客的心態。面對各大景區的“人從眾”,他們轉向家門口的“詩與遠方”。
碧波蕩漾的河面上,腳踏船與電動船各有“粉絲”。儲照輝分享他的“攻略”:“想鍛煉身體的一定選腳踏船,想全家休閑的就選自動船。這次我們體驗的是腳踏船,下次等家人齊了,一定要試試電動船!”這種無需遠行、輕松愜意的親水體驗,讓本地水域瞬間變身假日熱點。
據該項目負責人彭燕華介紹,游船服務自10月1日試運營以來,反響很好。“每天接待游客近千人,已處于飽和狀態,以青陽縣本地游客為主,來自長三角地區的游客也占了一部分。”面對火爆需求,彭燕華表示,“后續我們將增加運力和船只品類,滿足新需求,提升游客體驗。”
今年國慶中秋長假,青陽富含文化底蘊的游樂場所也展現出獨特魅力。陵陽鎮屈原文化園內的屈林樂園,吸引眾多游客。這里不是單一的觀光點,而是將愛國詩人屈原的文化符號與現代兒童游樂設施巧妙融合。孩子們在盡情嬉戲中釋放天性,家長們則在陪伴之余,借助園內景觀對孩子進行文化啟蒙。這種寓教于樂的模式,滿足了家庭對高質量陪伴和深度文化體驗的雙重需求,讓假期在歡聲笑語中更顯厚重。
追求動感與自由的度假方式,同樣俘獲了大量年輕游客。在廟前鎮,摩托騎行項目讓人耳目一新。游客聶浩對此贊不絕口:“在這里,既有騎行的動感,又有賞景的從容,不像去景區只能跟著人流走。”
從牌樓村的親水游船,到屈原文化園的親子樂園,再到廟前鎮的活力摩托——這些散布在青陽各地的新興旅游項目,正以多樣形態與獨特體驗,共同勾勒出假日旅游的新風貌。展望未來,該縣將繼續深耕本地資源,豐富旅游產品類型,優化服務能級,以更具吸引力的業態和更優質的體驗,推動區域旅游向高品質、可持續發展邁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