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縣農村改廁糞污及污水處理
簡易技術指引
一、基本原則
1.因地制宜、注重實效。不能就改廁搞改廁,要優先解決好廁所糞污收集和利用去向問題,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機銜接、統籌推進。要配套建立糞污收集利用體系,因地制宜推進廁所糞污分散收集、集中收集或接入污水管網統一處理。充分考慮村莊自然條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生產生活習慣、環境消納能力等情況,合理選擇處理技術方式。
2.突出重點,梯次推進。優先治理位于生態環境敏感區、重點關注區、試點示范區的村莊,重點整治環九華山片人居環境整治示范區,量力而為,先易后難,由點及面,通過試點不斷探索積累經驗,帶動全縣改廁、污水治理整體水平提升。
3.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強化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引導農民以投工投勞等方式參與設施建設和運維,推動長效管護機制建立。在糞污無害化處理基礎上,以就近消納、綜合利用為主線,與農村庭院經濟和農業綠色發展相結合,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
二、治理模式
充分考慮改廁戶所在的村莊地理位置,依據不同情況,選擇采用截污納管處理、聯戶集中處理、單戶處理三種模式;要堅持處理與資源利用相結合的方式,發揮本地環境消納能力,科學合理選擇處理方式。
1.截污納管處理模式:位于城鎮周邊的污水管網已覆蓋的改廁戶,要按照工程化的思維,認真復核覆蓋區域內接入條件,對具備納入條件的,優先考慮將改廁糞污接入市政管網,由城鎮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做到能納盡納。
(村內污水收集管管徑要根據各區域具體情況,應符合農村實際,一般主管采用DN225,支管采用De160或De110,入戶管接化糞池采用De110,其它污水接入采用De50或De75,不盲目照搬市政標準,人口密集區域可適當放大。1—5戶納入主管采用De110,6—20戶納入主管采用De160,21戶—300戶納入主管采用DN225,300戶以上納入主管采用DN300。對于直徑160及其以下的支管管材采用PVC-U實壁管,環剛度要求達到SN4及以上;對于De160以上的污水干管,采用HDPE材料的波紋管,環剛度要求達到SN8及以上。
管網設計時充分考慮施工難易度和安全因素,盡量減少道路開挖,結合地利地勢,在符合技術基本要求前提下,合理確定管網深度。同時,對行政村新農居點應考慮預留口,避免重復建設。)
圖1
2.聯戶集中處理模式:實現區域統籌、共建共享。對居住相對集中,人口較集中的村莊,且污水排放要求較高,可選擇聯戶集中處理模式,單獨或聯合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工程,采用管網就近收集污水,采用“大三格+人工濕地”或一體化設備處理設施,集中處理。
(人工濕地設計規格:2.34m×1.2m×1.2m,凈尺寸。濕地配水:水平潛流人工濕地采用穿孔管和穿孔花墻進行均勻的配水方式;濕地填料:水平潛流人工濕地填料按照水流方向,以大、中、小、中、大粒徑級配鋪設800mm后的填料,即填料粒徑分別為:φ40、φ25、φ13、φ25、φ40;濕地填料表面鋪設厚度200mm,粒徑為5-8mm的瓜子片。)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工藝主要選擇MBBR、A2/O工藝為主;人均用水定額為80(L/人·日),由此確定日處理量,如本村人口50人,則日處理量為4噸左右。)(人工濕地設計規格:2.34m×1.2m×1.2m,凈尺寸。濕地配水:水平潛流人工濕地采用穿孔管和穿孔花墻進行均勻的配水方式;濕地填料:水平潛流人工濕地填料按照水流方向,以大、中、小、中、大粒徑級配鋪設800mm后的填料,即填料粒徑分別為:φ40、φ25、φ13、φ25、φ40;濕地填料表面鋪設厚度200mm,粒徑為5-8mm的瓜子片。)
“大三格+人工濕地”示意圖:
圖2
圖3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示意圖:
圖4
圖5
圖6
圖7
3.單戶處理就地利用模式:對位置偏遠、人口較少、居住分散,管網鋪設難度較大,不能產生污水徑流、不便建設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或建設成本高的地區,如分散住宅區、偏遠山區及其它地形復雜的居住區等,在經過單戶化糞池處理后,糞污優先通過“五小園”資源化利用、庭院綠化、農田灌溉等途徑就地就近利用,也可以采用戶用小型一體化設備、庭院式人工濕地或組合搭配等方式進行糞污處理。
單戶處理示意圖:
圖8
圖9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主辦單位:青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單位:青陽縣數據資源管理局
運維電話:0566-5038187 不良信息舉報 中國互聯網協會
皖ICP備05015023號-1 皖公網安備 34172302000005號 網站標識碼:3417230025 本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