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決策背景和依據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為深入謀劃“十四五”時期青陽縣經濟社會發展,根據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共青陽縣委關于制定青陽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編制發布了《青陽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
二、制定意義和總體考慮
規劃《綱要》主要明確“十四五”時期青陽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展望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謀劃重大戰略,部署重大任務,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全縣各級政府依法履行職責的重要依據,是未來五年乃至十五年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和全縣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
三、研判和起草過程
根據縣委、縣政府部署安排,規劃起草組于2020年3月啟動《綱要》編制工作,組織專班深入部門、鄉鎮、企業,分行業、分領域收集和整理相關資料,多次召開部門、鄉鎮座談會,10月上旬《綱要》框架稿形成后,根據縣委、縣政府要求,堅持“開門編規劃”,多層次、廣范圍通過多次書面征求意見、召開座談會、專家論證會等方式,充分征求各級各部門以及黨外人士、金融界人士、科教衛文體界人士、企業家、鄉鎮(開發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意見和建議。對各方面意見建議,起草組及時匯總、逐條分析,做到了能吸收的盡量吸收。最終,根據縣委十四屆十四次全委精神和縣委《建議》,結合《綱要》專家評審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形成《綱要》送審稿,1月4日、7日、14日《綱要》送審稿先后通過縣政府常務會議、縣人大常委會、縣政府全體會議審議。
四、總體思路和發展目標
發展基本思路。以高質量發展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題主線”,做大做強工業與文旅“兩大支撐”,深入實施生態立縣、工業強縣、文旅名縣、科創興縣“四大戰略”,著力推動園區、景區、城區、鄉村振興先行區“四區同步”,努力實現創新驅動力顯著提升、發展協調性顯著增強、生態競爭力顯著提高、經濟開放度顯著擴大、群眾獲得感顯著增進“五大目標”。根據國家、省、市規劃指標體系及發展基調,結合青陽實際,分“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民生福祉、綠色生態、安全保障”5個類別,設置“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26項。
“十四五”和到二〇三五年全縣經濟發展目標。《綱要》提出總體發展水平省內居中的目標。按照“十三五”末全縣地區生產總值142.4億元測算,到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至少要達到220億元,年均增速需在7.5%以上。
發展定位。《綱要》在深刻分析研判發展形勢、發展環境的基礎上,提出打造“國家級鎂基、鈣基新材料基地”“長三角康養新高地”“皖江特色制造業基地”“安徽省鄉村振先行區”“池州市高質量發展示范區”五大發展定位。
五、主要任務
分領域提出青陽“十四五”時期六大任務。
深化長三角開放合作,全面參與構建新發展格局。主要從提升園區綜合承載能力、暢通長三角合作通道、加快承接產業轉移、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合作平臺、推進公共服務一體化、提升招商選資水平、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持續優化“四最”營商環境八個方面,在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展現更大作為,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作出更大貢獻,不斷提升縣域經濟競爭力、集聚力、輻射力和影響力。
堅持創新驅動,打造特色產業體系。主要從提升創新發展動能、加快非金屬新材料產業轉型升級、培優培強機電裝備制造產業、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打造長三角康養新高地、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六個方面,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打造具有青陽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
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從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做強現代特色農業、深化農村改革、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五個方面,全面推進、分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打造產業強、生態美、鄉風好、治理優、百姓富的新時代幸福新農村。
推進“兩新一重”建設,增強發展新動能。從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縣域綜合交通體系、強化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五個方面,推進“兩新一重”建設聯動協同,提升城市能級和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踐行“兩山”理念,厚植綠色發展底色。從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加大環境保護與治理力度、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四個方面,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把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綠色發展優勢。
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全面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從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堅持就業優先、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推進健康青陽建設、加快發展文體事業、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健全社會治理體系、深化平安青陽建設九個方面,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和社會治理體系,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六、保障措施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完善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有效落實。
建立健全統一規劃體系。構建以縣“十四五”發展規劃為統領,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專項規劃為支撐,定位準確、邊界清晰、功能互補、統一銜接的縣域規劃體系。“十四五”發展規劃明確空間戰略格局、空間結構優化方向及重大生產力布局安排。
加強政策協調配合。細化分解“十四五”發展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主要任務,明確牽頭單位和工作責任,確保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強化重大工程項目實施。進一步完善重大項目推進工作機制和分層分級調度機制,壓茬推進省、市、縣三級重點項目,形成近、中、遠項目梯次推進格局。
充分調動全社會積極性。構建內生激勵機制,健全市場環境和法治環境,充分發揮政府、社會各界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尊重基層首創精神,匯聚人民群眾的力量和智慧,形成全縣人民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生動局面。
七、下一步工作考慮
制定出臺“十四五”規劃綱要目標任務責任清單并開展定期調度,督促各專項規劃編制單位加快編制工作進度,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規劃編制任務。
解讀單位:青陽縣發改委 解讀人:徐光華 咨詢電話:0566-5024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