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深化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
|
1.完成學校不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等各項年度指標。堅持校園食品安全“零容忍”。
2.開展春秋季開學校園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開展中高考期間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
3.督促轄區學校(幼兒園)在開學前對全部從業人員開展一次集中培訓考核,在放假期間對超過或臨近有效期及易腐易爛食材等進行庫存清零。
4.對轄區學校(幼兒園)食堂、校園周邊餐飲單位的開展全覆蓋監督檢查。
|
1.完成學校不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等各項年度指標。堅持校園食品安全“零容忍”。
2.開展春、秋季開學校園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排查率各100%。開展中高考期間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縣局對各所督查各不少于一次。
3.各所督促轄區學校(幼兒園)在開學前7天內對全部從業人員開展一次集中培訓考核,在放假期間對超過或臨近有效期及易腐易爛食材等進行庫存清零。
4.各所對轄區學校(幼兒園)食堂、校園周邊餐飲單位的年度監督檢查不少于4次,覆蓋率100%,并建立臺賬及記錄。
|
校園守護行動按時序推進,12月15日前完成。
春、秋季校園隱患排查按文件時序推進。
日常監督檢查按時序推進
|
|
2.強化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監管
|
1.全面推廣食安封簽,規范食安封簽的使用和管理。
2.要求第三方平臺開展自查并提交自查報告。加強對平臺分支機構(代理機構)的行政指導、警示約談,對第三方平臺實行全覆蓋檢查。
3.加強對入網餐飲實體店的監督檢查。
4.以“網紅餐廳”為重點,加強隨機檢查、突擊檢查。
5.加強網絡餐飲“陽光廚房”建設的指導和支持。
|
1.全面推廣食安封簽,規范食安封簽的使用和管理,按季報送推進情況,年底前基本實現食安封簽全覆蓋。
2.要求第三方平臺每季度開展不少于1次自查并提交自查報告。加強對平臺分支機構(代理機構)的行政指導、警示約談,對第三方平臺實行全覆蓋檢查,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行政指導或警示約談。
3.加強對入網餐飲實體店的監督檢查,監督檢查每年不少于1次,覆蓋率達100%。
4.以“網紅餐廳”為重點,加強隨機檢查、突擊檢查,至少每2個月開展一次。
5.加強網絡餐飲“陽光廚房”建設的指導和支持。推廣使用“互聯網+明廚亮灶”監管平臺。
|
食安封簽推廣情況按時序推進,每季度報送1次。
|
|
3.深化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
|
1. 開展安徽省餐飲質量安全街區創建工作,培育省級街區,爭創市級街區。
2. 按規定頻次完成對轄區餐飲服務提供者的風險分級監管。
3. 以元旦春節、中秋國慶等為重點時段,高速服務區、旅游景區、農村集體聚餐等為重點區域,餐飲連鎖企業及門店、單位食堂等為重點單位,開展節日檢查、夏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及做好重大活動保障工作。
4.積極開展“隨機查餐廳”活動
|
1.結合食安安徽品牌建設,積極開展餐飲質量安全街區創建工作,培育省級街區,爭創市級街區。
2.各所按規定頻次完成對轄區餐飲服務提供者的風險分級監管,風險分級率達100%。
3.以元旦春節、中秋國慶等為重點時段,高速服務區、旅游景區、農村集體聚餐等為重點區域,餐飲連鎖企業及門店、單位食堂等為重點單位,開展節日檢查、夏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及做好重大活動保障工作。
4.積極開展“隨機查餐廳”活動。
|
示范創建按文件時序推進。
風險分級監管按時序推進,11月30前完成。
“隨機查餐廳”活動全年不定期開展。
|
|
4.提升餐飲服務單位管理水平,壓實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
1.加強餐飲單位疫情常態化防控。強化餐飲環節進口冷鏈食品監督檢查。
2.督促餐飲服務提供者合規經營。
3.督促餐飲服務提供者嚴格開展自查。
4.督促餐飲服務提供者強化從業人員培訓考核。
5.督促餐飲服務提供者嚴控原料采購、健康培訓、環境設施、消毒保潔、加工制作五個關鍵環節。將制止餐飲浪費、禁塑、禁食野生動物、“長江禁捕”、反電信詐騙宣傳、垃圾分類及配合有關部門依規加強餐飲油煙整治等工作貫穿于日常監督檢查之中。
|
1.加強轄區餐飲單位疫情防控檢查,督促落實“二碼”聯查、測溫、通風、消毒等防疫措施和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要求,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強化餐飲環節進口冷鏈食品監督檢查。強化線上排查和線下監督檢查力度,落實疫情防控和進口冷鏈食品報備、個人防護、消費者實名登記等要求。
2.督促餐飲服務提供者合規經營。嚴格餐飲環節食品經營許可,加強對獲證后企業許可條件保持情況的監督檢查。
3.督促餐飲服務提供者定期開展自查自糾,切實消除后廚環境衛生差、未做到“燒熟煮透”、交叉污染等風險隱患。
4.督促餐飲企業對從業人員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規范操作要求等知識的培訓、考核。
5.督促餐飲服務提供者嚴控原料采購、健康培訓、環境設施、消毒保潔、加工制作五個關鍵環節。
6.將制止餐飲浪費、禁塑、禁食野生動物、“長江禁捕”、反電信詐騙宣傳、垃圾分類及配合有關部門依規加強餐飲油煙整治等工作貫穿于日常監督檢查之中。
|
全年持續推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