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明訓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加強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人才支撐的提案”的建議收悉,現就有關情況答復如下:
今年以來,我縣以創優營商環境為重點,以搭建平臺營造良好創業環境為抓手,進一步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全面提升人才隊伍建設水平,持續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證,確保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活動中保持人力資源因素的生機和活力,保證“七大”產業發展人才需求。
一、搭建交流平臺,服務企業用工。
通過常態化開展招聘會和職業介紹活動,為企業招聘人才和返鄉農民工等求職人員搭建對接平臺。今年以來,結合企業用工需求實際,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共開展“2+N”招聘會53場次,累計服務企業621家次,達成就業意向1915人。同時通過“企業進高校引才”活動,搭建校企合作平臺,組織22家縣內重點企業先后到安徽工程大學和安徽建筑大學參加校園招聘會,幫助企業招才引智。
二、加大培訓力度,提升就業技能。
與各定點培訓機構簽訂責任書,細化技能培訓工作任務。今年以來,共開班29期培訓1208人。目前,這些參加培訓的人員大多在縣內企業就業。同時加強與大中專院校職校合作,根據企業所需人才情況舉辦崗前培訓、在崗職工技能提升培訓、行管人員進修等班次,建立企業人才培養新模式,讓優秀員工有職業發展空間,更能體現自身價值。
三、定期摸清崗位,三級聯動推送。
一是充分發揮基層就業平臺作用。利用全縣110個行政村、7個社區網格員隊伍,動態摸排各村、社區有就業意愿人員和在外務工就業創業人員情況,建立求職人員清單和在外務工人員信息庫,服務企業用工。二是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市場窗口服務作用。安排專人對接,實現窗口“求職登記、職業介紹、就業指導、就業回訪”一條龍服務,動態建立求職信息數據庫。目前,全縣累計求職登記數2990人。三是充分發揮第三方服務機構的作用。主動對接聯系園區企業,每月及時摸排企業用工數量、缺工崗位,動態掌握缺工企業需求信息,每季度編印《青陽縣企業用工需求目錄》,動態摸排及時更新,做到崗位及時對求職人員精準推送。目前,累計為362家企業提供服務,征集用工崗位2450個。
四、減輕企業負擔,穩定現有崗位。
結合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就業崗位工作,防止新的崗位流失,促進勞動者就近就地就業。對困難企業采取一定期限內緩繳社會保險費、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費率、使用失業保險基金穩定崗位和開展企業職工技能培訓等措施,幫助企業減輕負擔,穩定就業崗位和職工隊伍。
五、夯實工作基礎,提升服務水平。
1、加強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建設。目前全縣形成了以縣人力資源市場為基礎、開發區人力資源服務中心為輔助、11個鄉鎮7個社區基層站所和110個村就業信息聯絡員為支點、4家民辦人力資源服務公司為補充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通過“安徽公共招聘網”、“陽光就業網”、“創業云平臺”等網上辦事系統,提升人才服務信息化水平;簡化辦事流程、扎實推進人社服務事項“快辦”行動。
六、加強招工宣傳,優化用工環境。
多措并舉,積極開展企業招工宣傳工作。一是通過手機短信平臺、微信公眾號、網站、宣傳單等形式宣傳企業招工信息;二是通過縣人力資源市場、民營人力資源公司開展企業招工宣傳;三是通過鄉鎮基層就業平臺進村入組開展企業招工宣傳;四是通過召開外出務工人員座談會、組織勞動者參觀用工企業等多種有效形式,宣傳我縣就業政策和企業用工環境,鼓勵和引導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就業;五是通過縣外招工聯絡點,有針對性的開展相關技術工種人員招聘宣傳,吸引相關工種技能人才回鄉就業。在宣傳招工的同時,我們不斷優化用工環境,為企業用工提供有力保障。一是結合勞動監察工作,督促企業改變用工思維,進一步提高職工工資福利待遇,改善職工生產和生活條件,提供優良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二是結合社保征繳稽核工作,進一步規范企業管理,為職工繳納各項社會保險,通過待遇和環境的改善留住人才。三是要求企業實行人性化管理,幫助員工解決食宿、交通、子女就學等方面的困難,提供學習、職級晉升的機會,使員工進得來、穩得住、做得久,為企業發展作貢獻。
袁明訓代表,非常感謝您的建議,我們將加強縣域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優化人才結構和市場機制,繼續做好人才“引”“育”“留”文章,不斷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為“九華圣境、靈秀青陽”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再次感謝您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聯系方式:青陽縣人社局:5021412
青陽縣人力資源市場:5021685
青陽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2年5月13日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主辦單位:青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單位:青陽縣數據資源管理局
運維電話:0566-5038187 不良信息舉報 中國互聯網協會
皖ICP備05015023號-1 皖公網安備 34172302000005號 網站標識碼:3417230025 本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