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11341823003291288H/202209-00194 | 組配分類: | 政府公報 |
| 發布機構: | 青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主題分類: | 綜合政務 / 公民 / 其他 |
| 名稱: | 青陽縣人民政府公報2022年第9號(總第37期) | 文號: | |
| 成文日期: | 發布日期: | 2022-09-26 | |
| 廢止日期: | 有效性: | 有效 |
青陽縣人民政府公報2022年第9號
(總第37期)
縣政府辦文件
青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青陽縣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實施方案的通知
青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22年青陽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獎補資金實施方案的通知
青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
青陽縣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
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開發區管委會,縣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駐青各單位:
經縣政府同意,現將《青陽縣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青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9月14日
青陽縣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
實施方案
根據《國家中醫藥局關于印發〈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市(縣)管理辦法和建設標準〉的通知》(國中醫藥醫政發〔2022〕1號)要求,為進一步做好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創建工作,促進基層中醫藥工作持續發展、方便城鄉居民更好享受優質高效中醫藥服務?,F結合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為指導,以利民惠民為宗旨,以促進我縣中醫藥事業全面發展為目標,將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發展基層中醫藥服務作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有效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動中醫藥繼承與創新,擴大中醫藥服務的可及性,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中醫藥服務能力,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經濟的基本醫療服務。
二、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創建活動,健全“以縣中醫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基礎、村衛生室為網底、社會辦中醫醫療機構為補充”的全縣中醫醫療保健服務體系,強化基層中醫藥服務功能,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不同層次的中醫藥需求,切實提高我縣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服務能力和水平。
三、工作任務
按照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管理辦法和建設標準的要求,主要抓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基層中醫藥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管理
1.將中醫藥工作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衛生事業發展規劃和縣人民政府年度工作目標任務,建立縣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共同推動基層中醫藥工作的協調機制,制定我縣中醫藥事業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
2.加大對中醫藥事業的扶持,實行中醫藥事業費財政預算單列,每年安排一定的中醫藥專項經費用于中醫藥基礎條件改善、服務能力建設、人才培養等工作,中醫藥事業費占全縣衛生總事業費10%以上,或近三年均占全縣衛生總事業費8%以上,年增長比例不低于衛生事業費增長比例。
3.貫徹落實基層中醫藥各項政策。一是在健全全民醫保體系中發揮中醫藥的優勢和作用。制定鼓勵城鄉居民在基層使用中醫藥的政策,提高中醫藥服務的補償比例不少于10%。二是在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中體現中醫藥特點。所有基層衛生機構配備中藥飲片和中成藥,中藥飲片使用不實行零差價政策,執行國務院有關部門中藥飲片定價、采購、配送、使用和基本社會醫療保險給付等政策規定。
4.加強運行管理,建立以公益性和中醫藥特色為核心的中醫醫院監管制度,在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中,落實政府對公立中醫醫院的投入政策,完善有利于中醫藥特色優勢發揮的補償機制。
5.加強對縣中醫醫院、縣人民醫院中醫科和鄉鎮衛生院中醫藥服務的管理,嚴格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嚴格中藥飲片、中成藥、醫療機構制劑的使用管理,嚴格執行中醫藥技術標準規范。
6.建立縣級醫院以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工作考核機制,并納入其年度工作考核目標。
(二)完善基層中醫藥服務體系
1.完善以縣中醫醫院為龍頭,以縣人民醫院中醫科、鄉鎮衛生院中醫館為樞紐,以村衛生室為基礎的三級中醫藥服務體系。
2.加強縣中醫醫院建設,把縣中醫醫院建成為全縣中醫醫療、預防、保健、康復、教育、科研基地和指導中心。
3.縣人民醫院中醫科達到《綜合醫院中醫臨床科室基本標準》,并按標準設置中藥房、中藥煎藥室。
4.鄉鎮衛生院進一步規范設置中醫科、中藥房,完善中醫診療設備,設置相對獨立的中醫藥綜合服務區。
5.縣中醫醫院安排專人負責,采取接受進修、巡回醫療、輪流下派、技術培訓等多種形式,對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開展中醫藥業務指導,建立雙向轉診制度。
(三)加強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
1.認真制定基層指導規劃和中醫藥人員培訓計劃,開展以《國家基本藥物臨床應用指南(中成藥)》《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中醫藥適宜技術為主要內容的培訓,進一步提高中醫藥人才業務水平;同時大力開展西學中培訓,開展鄉村醫生中醫藥知識培訓,鼓勵中醫藥人員參加學歷教育,培養和引進中醫藥人才。
2.縣中醫醫院要加大對基層中醫科室能力建設幫扶力度,有計劃地對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醫師進行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培訓,培訓率達到95%以上。
3.多渠道開展中醫藥骨干人才培養,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縣中醫醫院中醫類別醫師占本機構醫師總數的比例達到60%以上,100%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中醫類別醫師占醫師總數的比例達到25%以上,100%社區衛生服務站至少配備1名中醫類別醫師或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的臨床類別醫師;100%村衛生室至少配備1名中醫類別醫師或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的鄉村醫生或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
4.進一步加強中醫學術傳承,開展基層老中醫藥專家師帶徒工作,繼承和整理名老中醫藥專家的學術經驗和技術專長。
(四)加強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
1.鄉鎮衛生院中醫館要提高診治常見病、多發病的水平,能夠運用6種以上中醫藥技術方法治療基層常見病、多發病。
2.所有鄉鎮衛生院完成中醫館建設,在基本醫療服務中注重運用中醫藥方法,提高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診療比例,鄉鎮衛生院門診中醫處方數占處方總數比例不低于30%,中藥飲片處方數占處方總數比例不低于5%,中醫非藥物處方數占處方總數不低于5%,村衛生室中醫處方數占處方總數比例不低于30%。
3.推廣應用中醫藥適宜技術。縣中醫醫院設立基層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基地,配備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師資隊伍,成立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專家指導組,對鄉鎮衛生院及村衛生室醫師進行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培訓,達到10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能夠按照中醫藥技術操作規范開展6類10項以上的中醫藥適宜技術;100%的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按照中醫藥技術操作規范開展4類6項以上的中醫藥適宜技術。
(五)發揮中醫藥在公共衛生服務中的作用
1.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醫藥健康管理項目,按照《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技術規范》要求,開展老年人和兒童等人群的中醫藥健康管理,目標人群覆蓋率要達到30%以上。
2.在孕產婦、高血壓及2型糖尿病患者等人群的健康管理中至少選擇1項開展中醫藥健康管理試點工作,鼓勵運用中醫藥探索開展其他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3.鄉鎮衛生院要廣泛開展中醫藥健康教育。在飲食、起居、食療藥膳、運動鍛煉等方面,能夠運用中醫藥理論知識,對城鄉居民開展養生保健知識宣教等中醫藥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中醫藥內容不少于50%。
4.積極運用中醫藥技術,參與傳染病防治工作。
(六)突出中醫藥文化建設
1.結合名院、名科、名醫“三名”工程建設,加大對中醫藥文化的總結、整理和宣傳,推進中醫藥整體文化體系建設。
2.在全縣醫療衛生機構中建設中醫診療特色區域,從服務理念、行為規范、環境形象等方面體現中醫藥文化特點。
3.深入推進中醫藥“進農村、進社區、進校園”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中醫藥宣傳服務工作,加強青陽縣實驗小學省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內涵建設,大力宣傳中醫藥工作,使群眾了解中醫、認識中醫、認同中醫,使用中醫藥技術,感受中醫藥文化,提高中醫藥知識群眾知曉率。
五、實施步驟
(一)啟動階段(2022年5月—2022年8月)
1.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全縣創建工作動員會,統一思想,達成共識。
2.全面排查創建工作薄弱環節,掌握中醫醫療機構人員、設施設備、??平ㄔO等基本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創建工作實施方案。
3.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擴大社會對中醫藥基本常識認同度,營造創建活動的濃厚氛圍。
(二)實施階段(2022年9月—2022年12月底)
1.按照創建實施方案要求,對照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現場評審抽查評分表,推動工作任務的落實,同時邀請市衛健委專家進行專業指導,定期研究工作并進行檢查,確保創建工作順利進行。
2.各鄉鎮衛生院要加強中醫藥科室建設,營造中醫藥文化氛圍;縣中醫醫院分期分批培訓中醫藥技術人員,提升中醫藥人員素質。
3.各村(居)衛生室要切實發揮中醫醫療服務網底功能,配備完善的中醫診療設備,提供中藥飲片服務,應用中醫適宜技術為患者進行診治,同時廣泛開展面向城鄉居民的中醫藥知識科普宣傳。
4.健全中醫藥工作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加快推進中醫藥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
5.認真開展檢查督導,督促全縣醫療衛生機構自查自評,完善各項統計信息和文字資料,做好上級驗收準備。
(三)省、市級評估階段(2023年1月)
1.各鄉(鎮)、衛健系統及相關部門對照《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建設標準》,逐項自查整改、落實措施、查漏補缺。
2.縣創建辦于2023年1月中旬進行自查驗收,驗收合格后,向市衛健委提交省級評估申請。
(四)國家級評審階段(待定)
按照省衛健委、市衛健委評估整改意見,查漏補缺,積極做好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集中檢查評審準備工作。
六、活動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青陽縣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和組織協調各項創建工作。建立創建工作定期聯席會議制度,進一步強化協調配合,及時掌握創建進展,研究解決創建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確保創建工作順利推進。
(二)嚴格創建標準。縣創建辦要負責督促和指導相關部門
嚴格按照創建標準要求,認真落實各項創建工作,并主動發揮我
縣中醫藥服務特色優勢,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內涵
建設,高標準完成各項創建工作任務。
(三)加強督查考核。強化創建工作目標責任制,建立創建工作督查考核機制,對工作組織領導不力,未按期完成創建任務的部門單位督促其整改,將創建工作納入政府對各部門目標考核,確保創建按期達標。
附件:1.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工作任務清單
2.青陽縣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領導小組
附件1
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工作任務清單
|
序號 |
工作任務 |
責任單位 |
完成時限 |
備注 |
|
1 |
召開全縣創建工作動員會,成立縣創建工作領導小組,下發《青陽縣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實施方案》,加強對創建工作督查。將中醫藥工作納入縣級年度目標責任考核。 |
縣政府辦 |
2022年8月底 |
|
|
2 |
把中醫藥工作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
縣發改委 |
2022年8月底 |
|
|
3 |
建立健全中醫藥管理體系,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
縣委組織部 縣人社局 |
2022年8月底 |
|
|
4 |
加大基層中醫藥人才招聘力度。建立吸引、穩定基層中醫藥人才的保障和長效激勵機制。 |
縣人社局 |
2022年8月底 |
|
|
5 |
不斷加大中醫藥事業費用投入。安排中醫藥發展專項資金用于中醫藥工作。 |
縣財政局 |
2022年8月底 |
|
|
6 |
將符合條件的中藥和中醫醫療服務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報銷范圍,提高中醫藥報銷比例,切實做好醫療保障服務。 |
縣醫保局 縣衛健委 |
2022年8月底 |
|
|
7 |
積極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加強中藥飲片、中成藥、中藥制劑的使用管理,嚴格執行中醫藥技術標準規范。 |
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
2022年9月底 |
|
|
8 |
執行中醫醫療服務的收費項目和標準,體現中醫醫療服務成本和專業技術價值。 |
縣醫保局 |
2022年8月底 |
|
|
9 |
將中醫藥工作納入衛生事業發展規劃,建立縣級醫院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工作考核機制,并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繼續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將中醫藥適宜技術開展情況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 |
縣衛健委 |
2022年8月底 |
|
|
10 |
建立健全中醫藥服務網絡,縣中醫院建設納入醫療機構設置規劃,達到三級醫院標準;鄉鎮(中心)衛生院、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指導中心設置中醫藥科室。10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規范設置中醫科、中藥房,配備中醫診療設備,100%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建成中醫館。建立有效的雙向轉診制度,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對口支援關系。全縣10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能夠按照中醫藥技術操作規范開展6類10項以上的中醫藥適宜技術;100%的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按照中醫藥技術操作規范開展4類6項以上的中醫藥適宜技術。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診療量占診療總量的30%以上。 |
縣衛健委 |
2022年12月底 |
|
|
11 |
開展中醫藥健康教育服務,對居民開展養生保健知識等中醫藥健康教育,內容不少于50%。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醫藥健康管理項目,按照《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技術規范》要求,開展老年人和兒童等人群的中醫藥健康管理,目標人群覆蓋率達到60%以上。 |
各鄉鎮人民政府 縣衛健委 |
2022年12月底 |
|
|
12 |
加強中醫藥政策和知識宣傳,確保居民對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滿意率不低于85%,對中醫藥常識知曉率不低于90%,對中醫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內容知曉率不低于85%;縣中醫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人員對中醫藥相關政策知曉率不低于95%。 |
各鄉鎮人民政府 縣衛健委 |
2022年12月底 |
|
附件2
青陽縣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
領導小組
經縣政府同意,決定成立青陽縣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協調我縣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創建工作?,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組成人員
組 長:吳蓓蓓
副組長:陳文斌 縣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
成 員:楊建軍 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縣公務員局局長)
章向平 縣融媒體中心主任、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兼)
姚秀亭 縣發改委黨組副書記
丁學軍 縣財政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解光麗 縣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方 樂 縣市場監管局黨委委員
羅榮軍 縣醫療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汪 偉 縣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
戴克恩 蓉城鎮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胡敏章 朱備鎮副鎮長
沈美玲 楊田鎮副鎮長
吳岳健 陵陽鎮副鎮長
王潤留 新河鎮黨委委員、副鎮長
柯顥珺 木鎮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統戰委員
柏安定 丁橋鎮黨委委員、副鎮長
談群英 喬木鄉副鄉長
陳語艷 酉華鎮副鎮長
紀良磊 廟前鎮副鎮長
丁 崟 杜村鄉黨委副書記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衛健委,負責創建工作的各項具體事務,辦公室主任由汪偉同志兼任。領導小組成員發生變動的,由所在單位及時調整并報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不再另行發文。
二、成員單位工作職責
縣委組織部:負責做好中醫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工作。
縣委宣傳部:負責加大中醫藥文化宣傳,并做好創建工作的宣傳報道。
縣財政局:負責保障基層中醫藥服務建設和發展工作經費。
縣發改委:負責將基層中醫藥服務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合理規劃、協調基層中醫藥服務事業的發展。
縣人社局:負責落實引進中醫藥專業人才的優惠條件。協同縣衛健委制定和完善我縣基層衛生服務工作中充分發揮中醫藥作用的相關政策。
縣市場監管局:負責全縣基層中醫藥服務中藥飲片、中藥制劑、中成藥、中醫器械使用的質量監督管理,組織查處藥品、醫療器械流通、使用中的違法違規行為,配合有關部門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
縣衛健委:將基層中醫藥服務工作納入年度公共衛生建設范疇,負責建立健全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制定工作標準、實施方案和各項管理規范;負責加強對基層中醫藥人員的培訓,提高中醫藥服務水平;支持各基層醫療機構完善中醫藥服務功能;負責相應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醫療保障局:負責落實農村中醫藥服務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行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中醫藥服務醫保直接結算。
各鄉鎮人民政府:大力支持本轄區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建設,組織衛生服務機構積極開展中醫藥特色的居民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居民健康意識,組織開展居民基本中醫藥常識的知曉率和中醫藥服務滿意率測評的相關工作,積極宣傳中醫藥服務的優勢,為中醫藥事業發展及創建活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各有關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積極配合,認真履職,確保我縣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創建工作順利實施。
青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
印發2022年青陽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
獎補資金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開發區管委會,縣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駐青有關單位:
經縣政府同意,現將《2022年青陽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獎補資金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青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9月26日
2022 年青陽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
獎補資金實施方案
為促進生態環境改善、農民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調動企 (事)業單位、社會公眾推進農作物秸稈產業化利用的積極性,發揮財政資金的精準扶持作用,根據省、市、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獎補資金管理辦法等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獎補對象
秸稈綜合利用獎補對象為符合條件的秸稈綜合利用市場主體以及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技術支撐單位、鄉鎮和村。
二、獎補范圍和獎補標準
獎補資金主要用于支持秸稈收儲體系建設、秸稈產業化利用、秸稈博覽會簽約項目建設、縣委縣政府確定的秸稈綜合利用有關事項。具體為:
(一)秸稈收儲體系建設項目獎補。(1)鄉(鎮)級秸稈標準化收儲中心建設獎補。對新建鄉(鎮)級秸稈收儲量(能力)達1000噸(含1000噸)以上的標準化秸稈收儲中心,委托第三方對項目投資額審核,按照不超過審核后的總投資額的30%進行獎補,單個項目不超過80萬元。(2)鼓勵開展村級秸稈收儲點建設,單個村級秸稈收儲點獎補不超過5萬元。(3)開展農作物秸稈收儲環節獎補。為充分調動秸稈收儲運主體參與農作物秸稈產業化利用的積極性,對2022年度開展秸稈收儲的經營主體,委托第三方對實際收儲水稻、小麥和其他農作物(油菜、玉米)秸稈量(不含農作物果實外殼)進行審核,分別給予不超過170元/噸、182元/噸、194元/噸的秸稈收儲環節獎補。對完成秸稈產業化利用任務并提供完整臺賬資料的鄉鎮,按每噸不超過100元下撥保障性工作經費,主要用于組織秸稈產業化利用的收儲運工作支出。統籌兌付省市獎補資金,縣鄉兩級按規定予以承擔。
(二)秸稈產業化利用獎補。對經市、縣認定的2022年利用秸稈500噸(含500噸)以上的秸稈綜合利用企業進行獎補,其中2022年度利用量不足500噸的同類利用方式的單個經營主體可聯合申報。根據實際利用水稻(含果實外殼)、小麥、其他農作物(油菜、玉米等)秸稈量,分別給予不超過60元/噸、48元/噸、36元/噸的獎補。為鼓勵企業多利用秸稈,在原有獎補基礎上,對超出1萬噸部分提高10%、超出3萬噸部分提高30%、超出5萬噸部分提高40%、超出10萬噸部分提高60%。統籌兌付省市獎補資金, 縣鄉兩級按規定予以承擔。
(三)秸稈博覽會重點簽約項目獎補。對2021年省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博覽會重點簽約項目竣工投產的,對項目投資總額在 1000萬元(含1000萬元)以上的,委托第三方對項目投資總額審核,按照不超過審核后的項目總投資額的10%獎補,單個項目最多不超過500萬元。統籌兌付省市獎補資金,縣鄉兩級按規定予以承擔。
(四)2022 年縣委縣政府確定的秸稈綜合利用有關事項獎補。統籌兌付省市獎補資金,縣鄉兩級按規定予以承擔。(1)安徽秸稈暨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博覽會參展企(事)業單位專項獎補。鼓勵企(事)業單位組織特色產品、新產品和新技術參展,對獲得市推薦的參展企(事)業單位給予獎補,其中: 對在本市展廳參展的企(事)業單位,根據參展產品新穎及豐富程度按不超過3萬元的標準獎補,對代表本市在省裝備技術展區參展的企業給予不超過4萬元的標準獎補,對獲得安徽秸稈暨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博覽會產品和技術成果獎的企(事)業單位,每個獎補2萬元,對招商簽約并能落地的企業每個給予 3 萬元前期工作經費獎補,對完成參加省推介項目任務企業每個給予0.5萬元獎補。縣農業農村水利局組織省級秸稈博覽會等工作經費30萬元,主要用于參加省秸博會籌備參展和相關補助項目評審、驗收、審核等工作支出。
(2)農作物秸稈資源臺賬建設獎補。及時準確了解全縣農 作物秸稈收購、轉化利用情況,每個鄉鎮安排調查經費1萬元, 有抽樣調查農戶任務的鄉鎮另追加 0.5 萬元。
(3)秸稈綜合利用試驗示范基地(點) 建設獎補。對2022年建設農作物秸稈“五化”利用(含機械化還田) 示范基地(點), 每個獎補5萬元。每個縣級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技術支撐單位“五化”利用技術保障工作經費5萬元,主要用于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推廣及指導等保障性工作支出。
三、資金使用與管理
(一)資金安排。根據《青陽縣2022年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實施方案》和《青陽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獎補資金管理實施細則》確定。
(二)組織實施。根據《青陽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獎補資金管理實施細則》規定,編制項目申報指南。秸稈收儲體系建設、 秸稈產業化利用、秸稈博覽會簽約項目建設實行主體申報、縣級初審、市級審核制度??h委縣政府確定的秸稈綜合利用有關事項獎補無需申報,獎補資金公示無異議后,實行國庫集中支付,直接撥付到相關鄉鎮、牽頭部門和企業;相關單位根據相關文件要求制定實施方案開展工作,建立完整的項目檔案資料。
(三)績效評價。縣農業農村水利局負責農作物秸稈獎補資 金績效評價等績效管理工作,會同縣財政局加強獎補資金管理。
四、監管方式
(一)壓實工作責任。縣農業農村水利局負責組織實施秸稈 綜合利用獎補資金的申報及初審??h農業農村水利局聯合縣財政 局或委托第三方對補貼資金進行統計核實,牽頭組織相關核查,確定獎補項目和資金,提出資金安排意見;縣財政局負責對獎補資金分配使用進行監督管理,按照安排意見及時撥付資金;縣審計局負責加強對獎補資金的審計監督。
(二)嚴格資金管理。縣(鄉)財政、農業農村水利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在資金分配、審核等工作中,存在違反規定分配資金、 向不符合條件的單位、個人(或項目)分配資金或者擅自超出規定的范圍、標準分配或使用資金等,以及存在其他濫用職權、玩 忽職守、徇私舞弊等違法違紀行為的,依法依規追究相關責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對虛報冒領、騙取套取、擠占挪用秸稈獎補資金單位和個人,一經查實應追回秸稈獎補資金,并按有關規定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對惡意騙補的企業,依法予以處理,且三年內不允許申報秸稈綜合利用獎補項目;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三)建立審核制度。建立健全秸稈綜合利用情況審核制度,獎補資金重點項目檔案及相關臺賬。加強秸稈獎補政策宣傳,及時做好秸稈獎補資金的公開公示工作,及時在縣政府網站公開秸稈綜合利用獎補政策,并對擬獎補對象、獎補資金分配結果等按要求進行公示,確保公開透明、陽光操作,接受社會監督。
主辦單位:青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單位:青陽縣數據資源管理局
運維電話:0566-5038187
不良信息舉報
中國互聯網協會
皖ICP備05015023號-1
皖公網安備 34172302000005號 網站標識碼:3417230025 本站支持IPV6訪問
網站無障礙
長輩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