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3日,縣政府印發了(《青陽縣“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的通知》)。根據“誰起草、誰解讀”的原則,現由縣殘聯對此政策作如下解讀:
一、決策背景和依據
根據省、市《“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及《青陽縣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為推動我縣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保障殘疾人平等權利,增進殘疾人民生福祉,滿足殘疾人美好生活需要。縣殘聯結合我縣實際,組織編制了《青陽縣“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
二、制定意義和總體考慮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殘疾人事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省、市、縣決策部署,更好保障殘疾人民生、促進殘疾人發展。
三、研判和起草過程
縣殘聯參考《池州市“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中編制背景、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及保障措施四大部分。縣殘聯著重在重點任務上進行細致研究和分解,在發展盲人按摩提升項目和建設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機構上確定具體工作任務量;因客觀條件限制,在殘疾人康復項目上刪除“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培育”的相關表述,在殘疾人教育上刪除了“特殊教育學校辦學”的相關表述等。6月底縣殘聯起草《東至縣“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9月2日,縣殘聯向縣殘工委成員單位征求意見,縣殘聯根據反饋意見又進行了討論完善,形成了《青陽縣“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
四、工作目標
到2025年,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取得實效,殘疾人生活品質得到新改善,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多層次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基本建立,殘疾人基本民生實現穩定保障,重度殘疾人得到更好照護。多層次的殘疾人就業支持體系基本形成,殘疾人實現較為充分較高質量的就業。均等化的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備,殘疾人康復服務更加精準有效,殘疾人思想道德素養、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水平明顯提高。殘疾人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平等權利得到更好實現。無障礙環境持續優化,殘疾人事業基礎保障條件明顯改善,質量效益有效提升。
到2035年,殘疾人事業與全縣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與基本實現現代化目標相適應。殘疾人物質生活更為寬裕,精神生活更為豐富,與社會平均水平的差距顯著縮小。平等包容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殘疾人充分享有平等參與、公平發展的權利,殘疾人的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
五、主要任務
《規劃》立足青陽縣情,緊扣“一個主題、兩條主線”(以推動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為主線),設置11項主要指標,提出4項重點任務和5項保障措施,設置9個重點項目專欄。
4項重點任務:前三大任務為依次遞進關系,在殘疾人基本社會保障、就業創業、康復教育等與殘疾人生活息息相關的方面部署具體任務措施,讓殘疾人生活得更有保障、更有尊嚴、更有品質。最后一項任務以保障殘疾人平等權利為目標,提出為殘疾人構建更加友好的發展環境。
一是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讓殘疾人生活更有保障。1.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2.強化殘疾人社會救助保障;3.改善殘疾人托養和照護服務;4.提高殘疾人社會保險覆蓋率和保障水平;5.完善殘疾人社會福利制度和社會優待政策;6.保障殘疾人基本住房安全便利;7.加強重大疫情等突發公共事件中殘疾人保護。8. 開展殘疾人社會工作和家庭服務活動,增強全社會扶殘助殘氛圍。(設置殘疾人社會保障重點項目專欄,分資金類和服務類共10個項目。)
二是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讓殘疾人生活更有尊嚴。1.完善殘疾人就業創業法規政策;2.多渠道多形式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3.提升殘疾人就業創業能力;4.改善殘疾人就業服務;5.維護殘疾人就業權益。(設置殘疾人就業服務重點項目專欄,含7個項目。)
三是健全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讓殘疾人生活更有品質。1.加強殘疾人健康服務;2.提升殘疾人康復服務質量;3.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服務;4.強化殘疾預防;5.健全殘疾人教育體系;6.建立特殊教育保障機制;7.提升殘疾人公共文化體育服務;8.加快發展殘疾人慈善事業和服務產業;9.加強殘疾人服務標準化和行業管理。(設置殘疾人健康和康復服務重點項目、殘疾人教育重點項目、殘疾人文化體育服務重點項目3個專欄,分別包含5個、5個、7個項目。)
四是保障殘疾人平等權利,讓殘疾人發展環境更加友好。1.加快殘疾人事業法治化進程;2.加強殘疾人法律服務和權益維護;3.提升無障礙設施建設管理水平;4.加快發展信息無障礙;5.營造社會助殘和殘疾人自強的良好氛圍;6.加強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建設;7.促進殘疾人事業城鄉、區域協同發展;8.增強基層為殘疾人服務的能力;9.發揮殘疾人組織橋梁紐帶作用。(設置無障礙重點項目、基礎設施和信息化重點項目2個專欄,分別包含9個、5個項目。)
5項保障措施:從強化組織領導、資金保障、人才培養、責任落實和績效考評等5個方面提出具體要求。
六、創新舉措
符合條件的殘疾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比例達到100%,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覆蓋率達到100%。
七、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牢牢堅持黨對殘疾人工作的領導,不斷完善體制機制,為殘疾人事業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市場推動、殘疾人組織發揮作用的工作機制,更好發揮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的統籌協調作用,促進各有關部門履職盡責、密切協作,形成協同高效的工作合力。
(二)強化資金保障。健全多元化的投入格局。財政部門應按規定做好殘疾人事業經費保障,合理安排經費,建立殘疾人事業經費保障穩定增長機制。加強資金分配使用管理,健全監管機制,強化流程控制,提高資金使用績效。落實好殘疾人事業金融、稅收等支持政策,引導社會資本、慈善捐贈等資金,形成多渠道投入格局。
(三)強化人才培養。積極構建殘疾人服務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加強職業能力建設和職稱評定,加快培養殘疾人工作專業隊伍。對專門從事特殊教育、手語翻譯、就業服務、康復訓練、輔具適配服務和體育訓練指導等殘疾人工作者,按政策給予特殊津貼。運用科技創新助力殘疾人事業,促進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領域科學技術在殘疾人服務中的應用,開展康復、殘疾預防等基礎研究,支持智能化輔助器具、康復設備、智能手語翻譯、信息無障礙等領域關鍵技術研究和產品推廣應用。
(四)強化責任落實。各有關部門要依據本規劃,按照職責分工制定實施舉措,推動重點任務落實。要認真組織實施,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五)強化績效考評。對本規劃的實施情況,由縣政府殘工委組織開展年度監測、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進行第三方評估和社會滿意度調查。各地要將規劃實施情況納入政府工作考核。縣政府殘工委在“十四五”期末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考核,并通報考核結果。
八、下一步工作考慮
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取得實效,殘疾人生活品質得到新改善,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殘疾人事業與全縣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與基本實現現代化目標相適應。
(解讀人:許莉 咨詢電話:58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