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關鍵之年。縣交通運輸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在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項目標任務,現將2022年工作完成情況和2023年工作安排匯報如下。
一、2022年工作完成情況
(一)聚焦“十四五”交通綜合發展規劃,推動交通運輸長遠發展
一是交通綜合規劃有章可循。經過多次研究調整規劃方案及征求縣直單位與公眾意見,《青陽縣“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方案6月28日正式出臺。一批交通重點規劃相繼落地,明確了十四五期間乃至更長時期我縣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藍圖愿景。二是項目前期攻堅行動扎實推進。S219青陽蛤蟆嶺至石臺六都段公路改建工程已完成主要前期工作;S358青石公路(青陽段)改建工程前期已經全部完成,項目施工標已于8月10日開標;開展G3京臺高速青陽北互通工程前期工作;S468涇縣桃花潭至青陽朱備段改造工程已取得可研、初設批復,完成施工圖設計;S221鎂都大道正在開展前期工作。
(二)統籌項目實施,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一是在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G318南陵界至青陽段改建工程(二期工程)南陵至石安段1月28日正式通車;S228五溪右橋危舊橋梁改造工程已全面通車;G3京臺高速青陽出口區域交通優化提升工程全面完工。二是農村公路建設持續推進。全年累計完成自然村通硬化路和聯網路16.585公里、財政銜接資金交通項目5個批次計劃8.035公里、縣鄉道養護工程65.3公里、農村公路生命安全防護工程21.332公里建設;農村公路危橋改造7座,已完成4座,余下3座預計年內完工。三是農村公路管養水平逐步提高。2022年縣道養護里程222.7公里,投入養護經費177萬元。積極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對縣內農村公路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共排查農村公路里程1306公里,累計排查隱患152處,應急處置道路邊坡塌方險情1處,清理東厚路山體塌方落石約120立方米,有效保障人民群眾出行便利和生命財產安全。
(三)筑牢安全底線,增強風險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
一是壓緊壓實安全監管責任。以安全生產15條硬措施為抓手,先后召開會議7次研究部署安全生產重難點工作,印發工作實施意見等指導性文件46份。二是組織開展各類宣貫活動。組織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培訓會13場,通過公共交通車載體及各類交通設施播放宣傳標語3.1萬余次,制作懸掛橫幅110余幅,發放宣傳資料4500余份。三是加強風險隱患排查治理。組織開展綜合檢查8次,排查安全隱患122處,已整改122處,整改率100%。四是提升突發事件應對能力。組織開展緊急疏散、消防等各類應急演練4次;利用微信工作群向系統干職工和社會群眾發布安全提示、預警信息2400余條;充分做好了各重要時節和重點時段的交通運輸保障工作,保證了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穩定。五是深入推進“平安交通”創建。全力做好信訪維穩工作,全面細致排查處置隱患,今年累計辦理信訪件342件,接待群眾來訪14批次48人次,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四)緊扣民生需求,提升交通運輸服務品質
一是深化公共交通發展。推動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建設。不斷完善青陽縣創建“安徽省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申報材料;研究城鄉公交服務考核辦法,提升公共交通服務水平。二是著力推動“客貨郵”融合發展。積極構建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電商服務體系和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網絡,農村交通運輸“路、站、運、郵”四位一體協調發展,全縣物流服務覆蓋11個鄉鎮,鎮村農村物流節點覆蓋率達到100%。三是規范引導運輸行業發展。推進我縣智慧駕培監管平臺建設向縱深領域健康發展,組織全縣駕培企業開展智慧駕培平臺系統試運行。建立重點貨運源頭單位核查公示制度,強化礦山運輸車輛管控,全縣共同確認備案車輛830輛。四是提升交通運輸保障。1-8月份,全縣共完成公路貨運量884.73萬噸,公路貨運周轉量為49316.09萬噸公里,同比上升1.91%,位于全市第2位;1-9月份,全縣共完成客運量813.88萬人次,客運周轉量5562.45萬人公里。
(五)落實行業治理,不斷推進交通運輸管理現代化。
一是開展客運市場治理,打擊非法營運。以旅游市場、校車安全領域為重點開展各類客運檢查,2022年以來,共檢查出租汽車2694輛次,客運車輛310輛次、公交車280輛次。查處涉嫌違規出租汽車15起、查處非法營運車輛3起。深入推進道路運輸市場質量信譽考核,建設信用交通。二是加強超限超載車輛治理。2022年以來,共查處超限超載車輛164臺,全年共計立案處罰191起,罰款122萬元。扎實開展整治重型自卸貨車非法改裝專項行動,全縣已整改安裝環保蓋1199輛車,發放合格證車輛665輛。三是認真落實市生態環境問題清單整改。常態化督促童埠碼頭、青通河碼頭等五家碼頭企業落實防塵抑塵措施。四是積優化營商環境。認真開展“局長走流程”活動,精簡辦事流程,落實惠民惠企政策。2022年我局納入包保聯系重點項目1個,為企業解決營商環境各類問題6個。
(六)加強黨的建設,努力建設人民滿意交通。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常態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注重意識形態主陣地建設。強化黨建主體責任,落實“一改兩為五做到”要求,深化作風建設,推動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全面覆蓋、“一崗雙責”有效落實。加強黨風廉政教育,將黨紀黨規作為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納入中心理論組學習、廉政黨課、黨員學習培訓的重要內容,開展各類學習32次,黨風廉政教育3次。全面從嚴治黨,持續抓好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落實。進一步優化辦事流程,暢通監督渠道,積極處理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反饋事項,辦結率100%。繼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用實際行動不斷提升群眾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
二、2023年工作安排
(一)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區域綜合交通樞紐
穩步推進重點項目建設。集中力量開展S358青石公路(青陽段)改建工程、S219青陽蛤蟆嶺至石臺六都段改建工程(一期)2個國省干線重點項目建設,計劃2023年完成投資4.7億元。鞏固提升“四好農村路”建設。2023年計劃實施縣鄉道升級改造10.284公里、自然村通硬化路和聯網路12.447公里、村道安防18.592公里、農村公路養護65.332公里,完成農村公路危橋改造1座。深化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2023年計劃啟動G330老山非現場執法卡點、S219陵陽非現場執法卡點、S219新河非現場執法卡點、S461丁橋非現場執法卡點等4處非現場執法卡點前期工作,同時計劃建設2個交通綜合服務站、10對農村候車亭,更新新能源公交車27輛。強化項目謀劃和儲備。深入研究國家政策,抓好重大項目前期和計劃管理,計劃開展G3京臺高速青陽北互通立交項目、通用機場、G330蛤蟆嶺至蓉城段改建工程、S468涇縣桃花潭至青陽朱備段改造工程、S461西湖至丁橋段改造工程、S463南陵至丁橋段改造工程、青通河航道通過能力提升工程等重點項目前期工作,確保“在建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
(二)強化行業管理,規范運輸市場秩序
一是扎實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強交通卡口管理,加強重點場所督導檢查,加強道路運輸企業車輛管控,組織交通運輸行業風險職業人群按照規定頻次定期開展核酸采樣。二是開展客運市場秩序整治。對全縣非法營運車輛,主要是車站三角洲“黑車"出沒地常態化巡查,打擊非法營運專項整治行動,規范道路客運及出租汽車市場秩序;同時落實佛教商業化治理工作要求,結合景區客運季節性特點,針對廟會、節假日等重點時段,開展聯合執法,在景區客運站周邊等地段大力查處非法營運。三是持續開展礦產品運輸整治。加強源頭治超和路面管控;強化路面管控,加大超限超載貨運車輛整治力度。加強礦山、加工企業源頭管理,落實車輛出廠沖洗措施。四是加強駕培維修企業監管。有效推進質量信譽體系建設,規范駕校培訓教學行為。
(三)強化“平安交通”,確保交通運輸行業穩定。按照“三管三必須”的要求,以落實安全生產15條硬措施為抓手,采取安全監管“六個一”工作法,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堅決遏制各類重特大事故發生,守牢安全發展的紅線。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堅決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著力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四)強化黨建引領,提升綜合交通治理效能。
強化政治引領,加強理論武裝。把旗幟鮮明講政治貫穿于交通運輸工作全過程各方面,不斷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推動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大力弘揚以“開路先鋒”精神為魂的新時代交通精神,深化“溫馨交通”文明創建。
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嚴肅紀律作風。壓緊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重點任務、重要工作抓細抓實。推深做實模范機關建設,全面建強抓實基層黨支部。始終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持續落實交通運輸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深化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持續增強干部隊伍適應現代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要求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風,積極打造法治部門、信用交通、陽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