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青陽縣2023年化學農藥減量化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3-05-02 16:46
來源:青陽縣農業農村水利局 字號:[默認 大 超大]
局屬有關二級機構、各鄉鎮農業服務站:
為有序推進全縣化學農藥減量化行動,促進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根據池州市農業農村局《關于印發池州市到2025年化學農藥減量化行動方案的通知》和《關于印發池州市 2023 年化學農藥減量化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和工作目標,我局制定了《青陽縣 2023 年化學農藥減量化行動實施方案》,請各相關單位認真貫徹執行,強化責任落實和工作推進,確保各項目標任務完成。
附件:青陽縣2023 年化學農藥減量化行動實施方案
青陽縣農業農村水利局
2023 年4月10日
抄送:池州市農業農村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青陽縣2023年化學農藥減量化行動實施方案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深入實施“兩強一增”行動,緊緊圍繞穩定糧食生產,聚焦“全程、綠色”導向,明確“控、替、精、統”技術路線,結合組織實施2023年全縣防病治蟲保豐收行動,根據池州市農業農村局《關于印發池州市到2025年化學農藥減量化行動方案的通知》和《關于印發池州市2023年化學農藥減量化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和工作目標,有序推進2023年全縣化學農藥減量化工作,促進種植業生產方式全面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一、工作目標
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方針為指導,開展農作物病蟲草害綜合防控,不斷提升科學安全用藥水平,提高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覆蓋率,實現我縣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 57%,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 54%,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率達到 80%,繼續保持化學農藥使用量負增長。
二、主要任務
(一)推進病蟲監測預警。貫徹落實《農作物病蟲害監測與預報管理辦法》,穩定專業隊伍,確保農技人員在崗履責。建立健全測報網絡,完善農作物重大病蟲草鼠疫情監測網點布局,加密布設田間監測站點,加強小麥赤霉病、草地貪夜蛾、水稻“兩遷”害蟲、水稻穗期病害等重大病蟲,以及農田雜草和紅火蟻等植物疫情的監測調查。推廣應用害蟲性誘自動監測工具,示范應用智能化監測預報設備。加強系統調查和大田普查,準確把握重大病蟲發生趨勢,及時研判遷飛性、流行性、爆發性的重大病蟲疫情發生形勢,準確發布預警信息,明確防控重點對象、關鍵區域和最佳時間,科學指導防控行動。
(二)推進病蟲綠色防控。繼續抓好陵陽鎮黃石溪村茶園不施化學農藥示范點建設。按照主要農作物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57%以上的標準,結合當地主要作物布局和特色,分作物、分層級建立病蟲綠色防控示范基地,推廣生態控制、理化誘控、生物防治、高效低風險農藥等綠色防控措施,分區域、分作物建立綠色防控技術模式。加快推進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集成一批農作物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技術模式。開展現場觀摩會,示范帶動各種技術模式大面積推廣應用。在重大病蟲防控關鍵時期,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病蟲疫情防控指導和技術培訓,落實防控工作措施,提高技術到位率。
(三)推進病蟲統防統治。要加大政策支持執行力度,發揮好中央財政農業生產救災資金引導作用,扶持發展一批裝備精良、技術先進、管理規范、年防治服務面積1萬畝以上的專業化防治組織,發揮其防病治蟲主力軍和示范帶動作用。加大購買服務支持力度,大力推行統防統治,確保統防統治覆蓋率達54%。提高防治效果和效率,加強服務組織建檔立卡,引導病蟲害專業化服務組織在全國農藥械信息管理系統中注冊登記備案,規范統防統治服務行為,引導統防統治組織從代防代治向承包防治轉變,從化學防治為主向全程綠色防控轉變,依托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建設一批專業應急防治隊伍,提高突發病蟲害應急處置能力。
(四)推進安全科學用藥。開展油菜菌核病、小麥赤霉病、水稻二化螟、稻田雜草等藥劑對比試驗以及生物農藥、種子處理劑等試驗示范,篩選出高效低風險藥劑。大力推廣2023-2024年池州市主要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治推薦藥劑和植保無人機等高效施藥器械,加強常用藥劑防效和病蟲草害抗藥性監測評估,為制定科學用藥策略、實現精準用藥和抗藥性綜合治理提供支撐。強化科學安全用藥指導,突出抓好豇豆、韭菜、芹菜“三棵菜”等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指導生產者對癥選藥、適時適量用藥,嚴防違規用藥。要將禁限用農藥和科學安全用藥列為農民培訓必學內容,開展科學安全用藥技術培訓,切實提升全縣農藥科學安全使用水平。
(五)加強農藥使用調查監測。持續實施種植業農藥使用監測調查工作,做好木鎮、酉華、蓉城、陵陽、廟前5個鄉鎮50戶(每個鄉鎮10戶)農藥使用定點調查戶化學農藥使用監測調查。系統開展農藥使用種類、使用量、使用強度等監測。加強對農藥使用監測調查人員和調查農戶的指導培訓,指導農戶及時準確記錄使用情況,加強對農戶提供數據的審核、分析,確保數據的科學性、真實性。建立農藥使用監測數據報告制度,用好農藥使用數據監管平臺,為農藥科學使用、安全使用、減量使用提供支撐。
(六)推進農藥使用監管。強化省農藥數字監督管理平臺應用培訓指導,扎實推進農藥購買實名制。擴大農藥經營標準門店試點,充分發揮其在規范經營、門店布局、實名制購買、電子臺賬和使用指導等方面的示范引領作用。開展禁限用農藥專項整治,加強行業指導、網格化管理和執法檢查工作。強化農藥執法監督,推行落實農藥使用檔案記錄。如實記載農藥使用種類、用量、時間、地點等信息。加大農藥市場質量抽查力度,依法打擊制售假劣農藥行為。推進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體系建設,穩步提高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率達80%。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相關單位要把化學農藥減量化工作作為保障農業生產安全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推動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明確目標任務,細化工作措施,確保穩步推進。
(二)強化資金投入。各相關單位要積極爭取財政投入,充分利用農業生產救災補助資金、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補助資金等防治資金投入,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切實推進化學農藥減化。
(三)強化宣傳引導。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微信、網絡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化學農藥減量化工作對促進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意義,引導農業生產者的積極配合參與,爭取社會各界關心與技持,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四)強化監測評估。各相關單位要加強與統計部門溝通協調,建立工作協商機制。農藥使用量數據上報前,要與統計部門共同協調審核、統一口徑,確保數據真實科學,為今后制定農藥減量化方案和決策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