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青陽縣市場監管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中央和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省市縣持續深化“一改兩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大會等會議精神,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任務,立足部門職責職能,全力打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透明高效的營商環境、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干事創業的工作環境,為開創現代化“九華圣境、靈秀青陽”新局面貢獻市場監管力量。
(一)堅持黨建引領,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
1、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貫穿全年工作。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不斷增強“政治三力”。切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范組織生活,加強基層黨組織與模范機關建設。全面落實“小個專”黨建責任,實現黨的組織、黨建工作在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專業市場“兩個全覆蓋”。
2、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壓實領導班子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落實“一崗雙責”,強化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監督管理。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通過加強理論學習、開展節假日期間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變思想。常用態化開展談心談話,掌握干部職工思想動態,從源頭上預防遏制腐敗滋生,堅持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3、深化意識形態工作。堅持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宣傳思想領域的指導地位,弘揚主流價值觀念。豐富新聞宣傳形式,加強信息稿件審核,規范信息公開和微信公眾號平臺運行。強化網絡輿情監測處置能力,嚴格遵守保密制度。
4、全力服務中心工作。貫徹落實省、市、縣持續深化“一改兩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大會會議精神,針對“六重六輕”問題突出表現,堅持“五做到”“五提升”。結合部門職能,做好“雙招雙引”“招大引強”與后續跟蹤服務工作,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定期開展局包村、選派村及聯系脫貧戶幫扶工作,強化未成年保護和弱勢群體慰問走訪,加強聯系社區、包保小區、責任路段共創共建,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落地生根。推進掃黑除惡常態化制度化,加強矛盾糾紛隱患排查化解,主動解決身邊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做好信訪維穩工作。
(二)推進統一大市場建設,打造透明高效的營商環境
1、優化注冊窗口服務。持續推深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證照分離”和“一業一證一碼”等改革,推行歇業備案制度,開展強制注銷和“除名制”工作,推進“企業注銷+行政許可注銷”聯動辦理。對標“創優營商環境對標提升舉措”任務清單,完成企業開辦注銷領域重點任務,確保市場主體有效增長。
2、強化市場主體監管。完善事中事后監管機制,科學謀劃“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加大無照經營查處力度,強化部門信息共享。完善市場主體信用監管,規范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工作,開展信用提升行動,助力市場主體紓困解難。
3、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扎實推進知識產權強縣建設,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育工程,優化機電裝備制造、非金屬新材料、有色金屬深加工、鎂業等主導產業領域的專利布局和專利儲備。實施知名商標品牌培育計劃,支持重點企業建立品牌管理體系,促進國內商標注冊和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積極申報認定馳名商標。發揮政府、銀行、擔保、保險及評估機構的作用,實施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行動,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工作。持續開展“鐵拳行動”等知識產權保護行動,加大案件辦理力度,嚴厲打擊商標侵權、商標惡意注冊、非正常專利申請等行為。
4、實施質量強縣戰略。爭創省級質量強縣,做好現場陳述答辯環節工作。督促引導企業嚴格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加強質量主題宣傳和培訓,組織開展質量月等活動。做好2022年度質量提升獎補資金的申報與兌現工作。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為企業提供及時、高效的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綜合服務。
5、實施標準化發展戰略。貫徹落實《關于全面推進標準化發展實施方案》,激活標準化發展活力,優化標準化治理結構,增強標準化治理效能。申報2項黃精類市級地方標準,新建0.05級數字壓力計標準裝置、驗光儀頂焦度標準裝置或心電圖檢定裝置兩項計量標準,申報伸長率試驗儀省級地方計量技術規范。
(三)強化“三品一特”監管,打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1、嚴守食品安全底線。繼續推動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機制,健全完善“三單一書”,督促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建立完善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繼續開展食品安全“守查保”專項行動,確保檢查覆蓋率達100%、問題處置率達100%,食品安全風險分級檢查覆蓋率達100%。完成食用農產品和食品監督抽檢任務,抽檢總體不合格率不低于2.76%;國抽和省抽核查處置任務完成率達100%、3個月內核查處置任務完成率達100%,常態化開展食品安全“你點我檢”活動。在食品生產環節,規范使用“安徽省食品綜合監管平臺”,對生產企業和小作坊開展全覆蓋、常態化風險隱患排查,完善風險隱患臺賬,突出“兩超一非”、連續抽檢不合格等問題的整治。以糕點、酒類、食用油、飲料等品種為整治重點,按序每月開展重點產品專項整治行動。督促企業深化“兩書一單兩報告”制度,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抽查考核覆蓋率達100%。完成重點推進單位食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繼續開展生產企業規范提升和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動。在食品流通環節,開展學校周邊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等專項整治行動。推進規范化農村食品經營店、特殊食品經營專柜專區示范店建設。完成特殊食品經營抽查考核任務,開展保健食品科普宣傳“三進”活動。在餐飲服務環節,針對學校食堂、養老機構食堂等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強化入網餐飲服務監管,每兩個月開展一次“隨機查餐廳”活動,全面推廣食安封簽工作,完成餐飲服務“兩庫一平臺”抽查考核任務。組織開展各類食品安全宣傳培訓活動,鼓勵引導企業爭創“食安安徽”品牌和其他各類質量品牌認證,提升行業整體發展水平。
2、加強藥械安全監管。開展中藥飲片、無菌和植入性醫療器械、藥品網絡銷售企業專項檢查。積極開展“藥品安全春風行動”,持續加大對危害藥械化質量安全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按要求完成上級藥品抽檢任務,實現藥械安全風險分級檢查全覆蓋,有質有量地開展藥械、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審核上報工作。
3、保障特種設備安全。完善加強特種設備網格化監管工作。開展特種設備監察、作業人員能力提升培訓,組織實施特種設備應急救援演練,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對未注冊、停用設備開展安全監督檢查,推進電梯維保方式改革和電梯檢驗檢測方式改革。
4、提升產品質量安全。完善生產企業檔案,堅持產品生產企業巡查和回訪制度,開展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獲證企業的事中事后監管。加強重點工業產品隱患排查治理、監督抽查和風險監測。加強對產品不合格企業的后處理工作。開展非醫用口罩、危化品、消防產品等涉及安全的產品質量專項整治。
(四)強化綜合監管執法,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1、強化消費維權保護。圍繞“提振消費信心”年主題開展3·15系列宣傳紀念活動。聚焦未成年人消費、老年消費、農村消費等民生領域,開展消費教育宣傳活動。全面深化全縣放心消費創建工作,積極培育各類經營主體參創,穩步開展示范單位認定工作,嚴控店面數量、提升建設質量,拓寬覆蓋領域、增強示范效應。倡導鼓勵更多線下實體店參與無理由退貨活動,開展無理由退貨承諾單位公示,推進活動向街區、景區、市場、商圈等領域延伸。
2、規范公平競爭執法。發揮縣“雙打”辦公室牽頭作用,扎實推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嚴厲打擊侵權假冒、虛假宣傳、違法廣告、哄抬物價、消費欺詐、缺斤少兩等違法行為。以食品、服裝鞋帽、日化用品、家用電器、汽車配件、防疫物資、地理標志產品及節日熱銷商品為重點,扎實開展兩節市場打假專項行動。聚焦食品、糧油、食品非法添加、成品油、農資、建材、醫療美容、保健品等重點領域,開展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立足部門職能開展“掃黃打非”專項行動、掃黑除惡市場流通領域整治、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加大打擊傳銷規范直銷力度,開展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專項執法,做好規范性文件公平競爭審查工作。
3、強化市場規范整治。聚焦民生領域價格監管,組織開展教育收費整治、涉企收費、明碼標價等價格稽查,持續開展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穩價保質工作。強化網絡交易監管,加大檢測機構監管力度,開展強制性認證獲證組織執法檢查。結合文明創建活動,加強農貿市場、校園周邊、城鄉接合部等重點區域綜合整治。做好佛教商業化整治“回頭看”和旅游市場節日值班值守工作。
4、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健全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繼續實施法治宣傳教育第八個五年規劃,開展常態化學法活動,提升執法隊伍專業水平,積極開展憲法、民法典及部門法規宣傳力度。完成2023年度“互聯網+”監管數據錄入。
(五)提升干部隊伍形象,營造干事創業的工作環境
1、強化單位內務管理。嚴格執行公務接待、招標采購、費用報銷等財務制度,規范考勤簽到、值班值守、公車使用、議事決策等管理流程。加強“節約型機關”建設,開展文明單位與文明城市創建,統籌推進衛生健康、擁軍優屬、平安建設等各項工作。
2、強化干部隊伍管理。進一步理順機構職責,調整人員配置,優化隊伍結構,提升工作效能。創新培訓方式,拓寬培訓渠道,加強干部能力建設,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加強職工思想道德與精神文明建設,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作用,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群團活動與志愿服務,展現單位正面形象,增強隊伍凝聚力及戰斗力。積極開展人員招錄、職級晉升、人才引進等工作,加強干部交流、提升隊伍活力。
3、強化基層基礎建設。對照省局建設指南,啟動2023年城關、朱備、廟前3個所標準化建設,充實基層執法力量,完善硬件設施設備,確保11個基層市場監管所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達標、人員到位。推行基層市場監管所“智慧化+信用化+網格化”監管,形成“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市場監管體系。推進省黃精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建設,力爭報批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