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國家、省、市各項決策部署和穩經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縣經濟運行呈現積極變化,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一、綜 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產總值1749437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49047萬元,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742957萬元,增長8.0%;第三產業增加值857433萬元,增長4.0%。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76195元,比上年增加5038元。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8.7:42.9:48.4變化為8.5:42.5:49.0。
2022年全縣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萬元
|
指 標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
地區生產總值
|
1749437
|
5.7
|
|
第一產業
|
149047
|
4.2
|
|
第二產業
|
742957
|
8.0
|
|
工業
|
634251
|
8.3
|
|
建筑業
|
109051
|
6.1
|
|
第三產業
|
857433
|
4.0
|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104001
|
-0.1
|
|
批發和零售業
|
188420
|
7.7
|
|
住宿和餐飲業
|
68329
|
4.6
|
|
金融業
|
59015
|
9.3
|
|
房地產業
|
74382
|
-5.5
|
|
營業性服務業
|
193745
|
3.5
|
|
非營業性服務業
|
164077
|
6.1
|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3515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097人。
二、農 業
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51596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4.6%。全年糧食種植面積29.38萬畝,比上年增長0.94%;全縣糧食總產量10.8萬噸,比上年增長1.43%;全年糧食平均單產367.64公斤/畝,比上年增長0.49%,糧食種植面積、總產量和平均畝產實現“三增長”。蔬菜產量39986噸,增長4.1%;生豬出欄85847頭,增長0.14%;肉類產量20398噸,下降0.48%。
2022年全縣主要農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萬噸
|
產品名稱
|
產 量
|
比上年增長%
|
|
糧 食
|
10.8
|
1.43
|
|
其中:稻谷
|
9.98
|
0.6
|
|
小麥
|
0.21
|
0
|
|
油 料
|
0.8273
|
53.9
|
|
其中:油菜籽
|
0.8109
|
55.7
|
|
棉 花
|
0.0039
|
-7.1
|
|
肉 類
|
2.0398
|
-0.48
|
|
禽 蛋
|
1.9939
|
1.12
|
|
蔬菜及食用菌
|
4.0184
|
4.2
|
三、工業和建筑業
2022年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3%。全縣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2戶,當年新增25戶,產值超億元企業38 戶,超5億元企業 2戶;規模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2.2%;工業增加值能耗0.6411噸標準煤/萬元。規模以上工業中,農副產品加工業產值增長4.5 %;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產值增長45.9%;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產值增長14.3%;計算機通信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產值下降0.09 %;通用設備制造業產值增長22.5%;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產值增長21.5%;汽車制造業增長7.6%;紡織服裝、服飾業產值增長0.5 %;造紙及紙制品業下降0.4%;主要工業品產量增長不一。閥門2.4萬噸,增長2.6 %;石灰石1341.4萬噸,增長12.8 %;服裝147.1萬件,增長8.5%;鑄鐵件4.9萬噸,下降19.3 %;銅材6599噸,增長45%;通信及電子網絡用電纜20732對千米,下降15.1 %。
2022年全縣主要工業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
產品名稱
|
單位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
石灰石
|
萬噸
|
1341.4
|
12.8
|
|
紗
|
噸
|
1347.0
|
-38.6
|
|
閥門
|
噸
|
24006.6
|
2.6
|
|
石灰
|
噸
|
4891317.0
|
6.8
|
|
鑄鐵件
|
噸
|
48811.3
|
-19.3
|
|
服裝
|
萬件
|
147.1
|
8.5
|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445923.0
|
-8.2
|
|
銅材
|
噸
|
6599.0
|
45.0
|
|
鑄鋼件
|
噸
|
2548.4
|
-2.1
|
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109051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6.1%。63家資質等級以內建筑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221066萬元,增長23.5%;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03萬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積58萬平方米。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其中工業投資增長25.8%。投資在庫項目260個,其中5000萬以上165個,5000萬以下95個。商品房銷售面積180499平方米,下降51.0%;商品房銷售額129166萬元,下降51.0%。
五、國內貿易、對外經濟和旅游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1692萬元,下降2.2%。其中批發業零售額42331萬元,零售業零售額595911萬元,住宿業零售額19209萬元,餐飲業零售額144240萬元。
全縣共有89戶限額以上調查單位,其中:34戶聯網直報企業,55戶直報個體戶(包含3戶產業活動單位),全年實現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65763萬元,下降13.6%。
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1100萬美元,增長36.7%,其中進口7564萬美元,出口3546萬美元。全年實際利用外資21萬美元,下降86.1%。
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1321萬人次,下降4.3%,其中入境游客0.03萬人,下降88.5%。實現旅游總收入1667884萬元,下降4.5%。
六、交通和郵電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04001萬元,比上年下降0.1%。
2022年客運量1026.85萬人次,客運周轉量7521.6萬人公里。公路貨運量1350.32萬噸,公路貨運周轉量75278.23萬噸公里,青陽縣城區公交線路5條,農村客運公交線路39條,出租汽車352臺。截止2022年12月底我縣境內公路總里程 1597.85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1.4公里、國省道241.82公里、縣道224.008公里、鄉道437.441公里、村道643.188公里。
全縣郵電業務總收入25570.6萬元,增長9.9%。其中郵政業務收入5630.3萬元,增長22.6%;電信業務收入19940.3萬元,增長6.8%。年末移動電話用戶290554戶,互聯網用戶113533戶,5G移動電話用戶133902戶。
七、財政和金融
全年財政收入204922萬元,增長8.1%。其中地方一般收入119093萬元,增長11.2%;上劃中央收入84329萬元,增長2.3%。地方收入中,稅收收入77094萬元,下降7.2%;非稅收入41999萬元,增長74.5%。全部財政收入中,稅收收入174494萬元,增長13.7%,占全部財政收入的85.2%;其中,增值稅增長14.2%,企業所得稅增長9.4%。全年財政支出283375萬元,增長10.6%。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9639萬元,增長10.7%;科學技術支出2656萬元,增長6.1%;衛生和健康支出24990萬元,下降22.0%;農林水事務支出51529萬元,增長12.7%;教育支出37220萬元,增長10.6%;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49779萬元,增長64.3;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4959萬元,增長71.9%。
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本外幣口徑,下同)2827330萬元,增長10.9%。其中住戶存款2231468萬元,增長16.9%;金融機構貸款余額2045178萬元,增長18.6%。其中,住戶貸款余額934435萬元,增長7.1%;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余額1110743萬元,增長30.3%。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2022年末全縣共有小學29所(包含5處教學點),專任教師895人,在校學生1350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全縣有普通中學16所,專任教師1142人。其中,普通初中12所,在校學生7801人,專任教師645人,初中學齡人口入學率10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9.33%;普通高中4所,在校學生6897人,專任教師497人。職業高中1所,專任教師86人,在校學生1712人。幼兒園25所,專任教師256人,在園幼兒5955人。
2022年全縣各類教育發展情況
單位:人
|
指 標
|
招生數
|
在校生數
|
畢業生數
|
|
職業高中
|
1185
|
1712
|
643
|
|
普通高中
|
2264
|
6897
|
2266
|
|
初 中
|
2329
|
7801
|
2963
|
|
小 學
|
2350
|
13501
|
2265
|
新申請馬德里商標 1件。全縣商標有效注冊量4393件(該數據為截至9月末數據,10-12月份數據暫未反饋),有效發明專利299件,萬人擁有量達13.02。
九、文化、體育和衛生
2022年末,全縣共有博物館1個,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文化館(數字文化館)1個,圖書館 1個,為國家一級館;青陽腔博物館1個,影劇院1個,數字影劇院1個,鄉鎮綜合文化體育服務中心11個,農家書屋126個(其中:村級110個,社區7個、學校 9個),農民文化樂園 9個,縣開發區農民工文化園(開發區職工文體中心)1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9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8項,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5項。縣圖書館年末圖書館總藏書量 120000冊,有效借書證數達17202個。
2022年,全縣更新村農家書屋圖書 6700余冊,完成110個數字農家書屋建設,實現村級農家書屋數字化全覆蓋。舉辦“喜迎二十大 共筑中國夢”朗讀大賽、“貫徹二十大,奮進新征程”殘疾人讀書達人演講比賽、第七屆“書香飄農村”農家書屋經典誦讀等線上線下各類閱讀推廣活動140余場。
全縣衛生計生(健康)機構182個,其中:縣級公立醫院2個、鄉鎮衛生院13個、社區衛生機構3個、村衛生室114個、民營醫院7家、門診部及診所36個,疾病預防控制、衛生健康執法監督各2個,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及血吸蟲防治機構各1個。在崗職工總數2014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759人,每千人口醫生數2.89人,開設病床1667張,每千人口床位數6.72 張。2022年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千分之4.61;嬰兒死亡率千分之3.46;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100%,2022年出生人口總數為1102人;死亡數1752人;女性初婚共486人,其中:19歲及以下0人,19歲及23歲間64人,23歲及以上422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2022年,全縣人口出生率3.98‰,比上年下降1.1個千分點;死亡率6.33‰,上升0.92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2.35‰,比上年下降2.02個千分點。
年末全縣總戶數84212戶,年末戶籍人口271384人。其中男性人口139284人,占51.3%;女性人口132100人,占48.3%;平均每戶家庭人口3.2人;鄉村人口173829人,占64.1%。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27元,比上年增長9.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21元,比上年增長10.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668元,比上年增長8.8%。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人數7.42萬人,待遇領取5.06萬人。2022年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16989人,職工基本醫療保險31460人。農村低保年末保障人數7186人,城市低保年末保障人數902人。年末全縣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務機構16個,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務機構床位數1941張。
注:
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生產總值和三次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國家統計局對三次產業和行業實行相對分離的劃分標準,第一產業指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第二產業指工業(不含開采專業及輔助活動,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和建筑業,第三產業指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
4.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范圍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及房地產開發投資;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業的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業和餐飲業單位;資質等級以上建筑企業是指依據建設部《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及《建筑業企業資質等級標準》,領取《建筑業企業資質證書》的企業。
5.2012年四季度,國家統計局實施了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改革,統一了城鄉居民收入名稱、分類和統計標準。從2014年一季度開始,國家統計局安徽省調查總隊正式公布一體化調查數據,與原口徑數據不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