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鄉鎮人民政府,縣開發區管委會,縣“15分鐘醫保服務圈”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現將《青陽縣“15分鐘醫保服務圈”暨市級醫療保障基層服務示范點建設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青陽縣“15分鐘醫保服務圈”建設領導小組
2023年5月8日
青陽縣“15分鐘醫保服務圈”暨市級醫療保障
基層服務示范點建設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提升醫保公共服務精細化管理水平,扎實推進我縣“15分鐘醫保服務圈”建設,根據《池州市“15分鐘醫保服務圈”暨市級醫療保障基層服務示范點建設方案》(池醫服組〔2023〕1號)文件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及建設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堅持因地制宜、統籌協調、資源整合、上下聯動,堅持以點帶面、示范引領,推進實施功能齊全、服務優質、便民高效的“15分鐘醫保服務圈”,推動醫保服務下沉到鄉(鎮)、村(社區),實現醫保公共服務“就近辦”“便攜辦”“規范辦”“精準辦”,提高基層群眾醫保公共服務的可及性、便捷性,持續提升我縣醫保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增強參保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二)建設目標。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醫保公共服務清單和辦事指南為標準,按照市級“15分鐘醫保服務圈”示范點建設標準及功能定位要求,以點帶面逐步推進全縣“15分鐘醫保服務圈”建設,提升縣域醫保整體服務能力和水平。總的建設目標是:
——到2023年9月底,建成市級鄉(鎮)醫療保障基層服務示范點2個、村級醫療保障基層服務示范點4個。
——到2023年底,建成4個鄉(鎮)“15分鐘醫保服務圈”醫保服務點,33個村“15分鐘醫保服務圈”醫保服務點。
——到2024年底,實現鄉(鎮)、村(社區)“15分鐘醫保服務圈”全覆蓋,全縣基層醫保公共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一體化、便利化水平明顯提升。
二、建設內容
(一)場地建設。充分利用鄉(鎮)、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現有社保經辦服務窗口,按照《池州市市級醫療保障基層服務示范點建設標準》,因地制宜進行適當改造,符合集中式、開放式工作環境要求,提供“一門進、一站式”服務。醫保服務場所統一配置必要的宣傳標識,公開基層示范點醫保經辦服務事項,形成相對獨立的醫保服務單元。
(二)網絡建設。實施醫保基層服務示范點醫保網絡建設,配置醫保自助設備,根據建設序時進度,及時與市醫療保障局對接,強化醫保信息技術支持,做好示范點的醫保網絡建設。
(三)人員安排。利用鄉(鎮)、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現有社保經辦服務工作人員,組織開展人員政策及醫保經辦業務培訓,明確1名專(兼)職醫保經辦服務人員,滿足醫保基層服務示范點工作需要。
(四)服務標準。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將《池州市醫療保障基層服務點經辦政務服務事項清單》落實到基層服務示范點,規范經辦服務規程,完善經辦服務管理制度,提高經辦服務質效。
三、方法步驟
(一)準備階段(2023年4月3日-4月15日)
1.成立組織。成立由縣政府分管負責同志為組長、各鄉鎮及相關縣直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青陽縣“15分鐘醫保服務圈”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實施、協調推進建設工作。
2.制定方案。根據市領導小組部署要求,深入開展調研,廣泛征求意見,制定方案,明確建設工作目標、建設內容、進度安排、保障措施等,扎實推進建設工作。
3.示范申報。組織鄉鎮積極申報市級示范點建設,經縣醫療保障局審核后,上報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審定。
(二)實施階段(分三個階段進行)
1.市級示范點建設(2023年4月16日-4月30日)
(1)組織實施。對照市級示范點建設標準和要求,2023年4月底前完成2個鄉(鎮)、2個村的基層服務示范點建設。
(2)組織驗收。縣醫療保障局組織對2個鄉(鎮)、2個村的基層服務示范點建設進行驗收,配合市醫療保障局組織復審。
2.2023年服務點建設(2023年5月15日-11月30日)
(1)鄉鎮申報。組織各鄉鎮申報2023年“15分鐘醫保服務圈”鄉(鎮)、村基層服務示范點,縣醫療保障局組織開展現場評估,確定年度建設點。
(2)組織實施。經縣醫療保障局審核確定的鄉(鎮)、村基層服務點,參照市級示范點建設標準和要求進行建設,2023年11月底前完成。
(3)組織驗收。縣醫療保障局組織對鄉(鎮)、村基層服務點建設進行驗收,報市醫療保障局備案。
3.2023年服務點建設(2024年2月15日-10月20日)
(1)組織實施。按照年度群覆蓋建設要求,參照市級示范點建設標準,縣醫療保障局組織實施鄉(鎮)、村基層服務點建設,2024年10月底前完成。
(2)組織驗收。縣醫療保障局組織對鄉(鎮)、村基層服務點建設進行驗收,報市醫療保障局備案。
(三)指導評估(根據項目建設進度進行)
1.加強指導。根據項目建設情況,縣醫療保障局會同縣直有關部門對首批服務點建設情況進行實時跟蹤,加強工作指導,確保項目建設按照標準、規范實施。
2.組織評估。根據項目建設任務及序時進度安排,縣醫療保障局會同縣直相關部門、建設鄉鎮對項目建設情況開展評估,鄉鎮互查互評,相互學習借鑒、取長補短,高質量推進項目建設。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為扎實推進項目建設,成立工作專班,進一步細化任務、明確職責,加強項目建設工作指導、督查和協調。組織開展基層服務站點人員業務培訓,積極對接基層站點醫保信息化建設,確保項目建設落地見效。
(二)落實保障措施。縣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調度項目建設序時進度和問題解決。加強項目建設資金保障,將醫保基層站點網絡運行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足額保障。鄉鎮政府按照項目建設要求,切實強化項目建設協同配合,因地制宜落實建設場地,選優配好專(兼)職工作人員,落實人員待遇。縣醫療保障局具體負責項目建設實施,根據項目建設標準和要求,強化上下聯動,加強工作指導協調,在完成項目建設的同時,持續加強項目建設運行管理、人員培訓、業務指導,確保項目建設落地見效、高效運行。
(三)強化宣傳引導。縣醫療保障局、各鄉鎮要切實加大“15分鐘醫保服務圈”服務范圍、服務內容等相關政策宣傳,合理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多渠道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持續改進和完善醫保公共服務,不斷提升基層醫保服務站點的服務質量和水平,更好地為農村群眾提供優質、便捷、高效的醫保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