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縣法律援助質效提升年實施方案
為充分發揮法律援助在服務保障民生、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中的職能作用,進一步提升法律援助服務城鄉困難群體的工作質效,依據市司法局池司通〔2023〕2號文件精神并結合青陽縣工作實際,決定在全縣開展“法律援助質效提升年”活動,并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二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高質量實施法律援助,增強受援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目標
為經濟困難的公民和符合法定條件的其他當事人提供必要的、符合標準的法律援助和法律幫助,實現全縣辦理法律援助案件480件的工作目標。不斷提高法律援助服務質量、工作效能和社會效果,增強法律援助有效性,推動法律援助工作提質增效,提升人民群眾對法律援助的滿意度。
三、工作內容
(一)優化案件受理審核機制
1.規范窗口受理。堅持為民便民利民的服務宗旨,建立“一站式”服務模式,嚴格首問責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和AB崗制,實現申請、受理、指派一站式服務。對農民工、老年人、軍人軍屬和婦女等特殊群體,開辟“綠色通道”。降低法律援助經濟困難標準,將公民申請法律援助的經濟困難標準放寬提高到本地區最低生活保障標準2倍。
2.推行容缺受理。對有以下情形的:(1)距法定時效或者期限屆滿不足七日,需要及時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行政復議;(2)需要立即申請財產保全、證據保全或者先予執行。實行容缺受理,先受理后補交相關材料。
3.經濟困難承諾制。對經濟確實困難而獲取相關證明不方便的申請人,可以由其如實說明相關情況,并填寫經濟困難狀況承諾書(附件2),實行先承諾后核查。
4.推行法援申請轉辦服務。各鄉鎮法律援助工作站人員、法律服務機構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協助申請人向法律援助機構提交申請材料,辦理申請手續。
(二)嚴格案件質量監管機制
5.全程跟蹤辦案流程。法律援助案件承辦人員接到指派后,應及時約見受援人,詳細了解案情、告知權利義務風險、簽訂承辦機構委托協議和授權委托書,并及時向受援人通報案件辦理進展情況,法律援助機構通過辦案業務系統加強對案件全流程監管。
6.加強案件庭審旁聽與每案回訪。通過隨機普查和重點抽查相結合的方式,每月安排專人對開庭審理的法律援助案件進行旁聽;同時安排專人每月對已結民事、行政案件開展每案回訪,并做好相關情況記錄。
7.加強案件質量評估與補貼發放。嚴把案件質量關,實行二月一評、一案一評,每兩個月在第二個月的中旬對已辦結案件進行質量同行評估。評估專家根據《全國刑事法律援助服務規范》《全國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服務規范》《安徽省刑事法律援助服務規范》《安徽省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服務規范》和司法部《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質量同行評估規則》《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案件質量同行評估規則》標準,按等次進行評估打分。在第二個月下旬法律援助機構對已結案卷審查符合要求的,根據經費使用管理辦法核定發放補貼,并辦理報銷手續,發放至各承辦人員個人銀行賬戶。
(三)加強案卷檔案管理機制
8.案卷歸檔。建立案卷移交登記責任制,對不合格案卷實行零容忍。每月上旬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對承辦人員上交上月已結案件卷宗進行結案審查,對不符合歸檔要求的予以退回,承辦人員應在5日內補充有關材料或重新整理,待全部合格后方可辦理移交手續。
9.案卷借閱。因工作需要確需借閱、復印案卷的,借閱人需填寫檔案借閱單,并經法律援助分管領導批準同意,檔案管理人員需做好相應登記。
四、工作要求
各地要高度重視,根據法律援助質效提升年方案的要求,做好組織領導、宣傳實施、調度推進、典型案例報道和總結提升等工作,確保法律援助工作做實做細。同時加大對辦案效果好、典型示范型強的案例編寫、推送、宣傳力度,進一步提升法律援助工作知曉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青陽縣司法局 2023年3月2日
青陽縣司法局
2023年3月2日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主辦單位:青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單位:青陽縣數據資源管理局
運維電話:0566-5038187 不良信息舉報 中國互聯網協會
皖ICP備05015023號-1 皖公網安備 34172302000005號 網站標識碼:3417230025 本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