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幼兒園前為什么要上托育?
父母在家帶寶寶難道不一樣嗎?
托育中心與幼兒園的區別在哪里?
0-3歲是寶寶成長的黃金期,一個人出生時腦重量約350-400克,第一年年末時,嬰兒腦重就已經接近成人腦重的60%;第二年年末時,約為出生時的3倍,約占成人腦重的75%;到3歲時,嬰兒腦重已接近成人腦重的范圍,以后發育速度就變慢了。
因此,寶寶在出生后2~3年內,無論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良好的育兒刺激對大腦的功能和結構都有重要的影響。
●什么是托育?
作為學前教育領域的新興行業,托育是介于早教中心和幼兒園之間的學前機構,是“醫、養、教”的融合,其中“養育”是主體,“醫療”是護航,“教育”是載體。
目前托育機構采取的是備案登記制度,主要由民政(非營利性)、市場監管(營利性)、衛健等部門管理。
●托育中心和幼兒園有什么區別?
1、招收的對象不一樣
幼兒園招收的對象,主要以3~6歲的學前幼兒為主;而托育中心招收的對象,則是0~3歲的嬰幼兒,進行的是科學的幼兒早期教育和照護服務。
2、教學的內容不一樣
幼兒園的教學內容,對所有的兒童教授統一的內容。相對來說,托育中心的教學,會更具有特殊性及專業性。主要是通過科學系統的游戲,來觀察、了解并開發孩子的天性和個性,以此給予他們正確且適當的引導。
3、教育的目的不一樣
幼兒園的教育,主要是為了小學入學做準備,助力培養孩子能力的全面發展;而托育中心進行的是嬰幼兒的啟蒙教育,旨在了解嬰幼兒的天性和成長規律,同時照護孩子身心方面的健康發展。
4、開放的時間不一樣
幼兒園的開放時間是周一到周五的正常上下學時間,而托育中心的時間就比較靈活,一般可以進行日托、半日托和計時托等服務,方便根據家長的需要自行選擇。
●孩子那么小,為什么要上托育?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通過研究指出:如果把人在17歲時測得的智商定為100%,那么其中50%在3歲前發生。
由此可見,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時,抓住3歲前這個黃金期,刺激寶寶大腦發育,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進食方面
1-2歲是幼兒自主進食的黃金時段,也是培養幼兒排便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關鍵期。按弗洛伊德的說法,2-3歲是幼兒的肛門期,此階段應著重幼兒大、小便等自理能力的訓練。
◆家庭:家長喂食,讓寶寶產生依賴,而且進食習慣不好,有的還得追著寶寶到處跑,或者一頓飯吃上一兩個小時。
◆托育中心:老師會訓練幼兒正確使用餐具,并形成良好的用餐習慣。
睡眠方面
◆家庭:隨意性強,睡醒時間沒有規律。有時上午睡有時下午睡,有時一次睡1小時有時一次睡整個下午。
◆托育中心:每日12點午睡,睡眠時間為3小時,安排科學合理,既能保證幼兒充足的睡眠,又能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提高孩子社交能力
1-3歲是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此階段若缺乏與同齡人交往的機會,將導致幼兒形成膽怯、孤僻、嬌氣、依賴性強等不良性格特征。
◆家庭:大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孩子在家基本跟大人交往,缺乏跟同齡人交往的機會,即使去公共場所玩耍,也是在家長的庇護之下,幼兒不能夠獨立的進行社會交往。
◆托育中心:提供適合幼兒的集體環境,讓幼兒自然而然與其他幼兒互動,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老師會組織豐富的集體游戲,引導和鼓勵幼兒敢于表達、主動交往。
寶寶的成長發育只有一次,對于0~3歲處在腦發育關鍵期的嬰幼兒來說,他們的發育更為重要。所以,寶爸寶媽們一定要好好把握機會,幫助寶寶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