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愜意的北河沿岸走一走、欣賞靜謐柔和的燈光,到寬闊敞亮的健身廣場上跳一場優美的廣場舞,到綠樹成蔭、有花壇相伴的健身步道散散步、健健身……每到夜幕降臨,木鎮鎮越來越多的居民選擇走出家門,感受夜晚的獨特魅力,而文化休閑,則賦予了夜晚更多的內涵。今年以來,木鎮鎮聚焦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積極舉辦各種文化活動,群眾文化活動異彩紛呈的喜人局面,極大地增強了群眾文化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
硬件升級,多樣文化套餐供群眾選擇。加大鎮村兩級投入,文化設施不斷完善。今年7月份,木鎮鎮文化站完成了升級改造,建成藏書3000余冊的圖書閱覽室,配有智能一體機的科學普及室,可容納300余人的文化大禮堂等5大文化活動功能區,再加上去年建成的全民健身廣場,完全能夠滿足轄區內群眾的文化以及體育需求。今年以來,全鎮共開展文化活動24場,協助縣級部門做好公益性活動共30余場,其中完成兩輪“萬戲進萬村”共24場演出,完成“送電影下鄉”10場,配合縣文化館到村完成3場文藝演出;在春節、元宵、清明和端午等傳統節日開展了以“我們的節日·精神的家園”主題活動;群眾自編自導的文藝演出3場;書法繪畫3場……文化活動異彩紛呈,群眾生活有滋有味。
互聯網+,群眾點單定制文化活動。8月份,實踐云平臺收到了一個“點單”,內容是“開展暑期‘讀書小達人’活動”。實踐所的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聯合村找到點單人,并按照他的要求在村里舉辦了一場讀書活動。原來村里的文化文藝志愿隊伍給老人們開展了“智慧助老-手機實操”培訓,包括給老人們演示了連接無線網絡、微信添加好友、如何使用抖音等內容, 其中就包括了通過“看青陽”APP點單的操作。“放暑假,孩子們都回來了。我不想他們天天玩手機。我聽村里的干部說,在這里把想要開展的活動輸進去就可以了,我就委托他們幫我發了一條。沒想到他們真的來了!”除去平臺點單,人大代表建議、微信群“點單”等線上線下方式齊進,“你點單,我接單”的模式,讓文化志愿服務與群眾需求“無縫對接”,今年以來“接單”的文化活動已達數十場,服務群眾200余人。
聚焦特定人群,文化服務精準供給。今年暑假,木鎮鎮轄區內的孩子們有了新的去處。在新建成的文化站內,孩子們看書、寫作業、下棋,好不快活。文化站升級改造的完成,成為了孩子們的文化新陣地、精神新“糧倉”。同時,木鎮文化站還面向轄區青少年免費開展“暑期潤童心·快樂一夏”青少年暑期公益活動。文化站聯合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婦聯、司法所等多部門創新活動舉辦方式,讓青少年度過了一個有意義、有內容且安全的暑期生活。活動涵蓋了防溺水課堂、《未成年人保護法》普法小課堂、二十四節氣手工制作、“一書換一書,舊書換新友”、“掃黃打非·綠書簽”、讀書分享會等等活動共計8次,每次活動都有二十余人參加。除了聚焦暑期中的青少年,農村留守老人也成了文化服務重點關注對象。9月底,木鎮鎮文化站聯合永樂黃梅劇團舉辦了一場黃梅戲專場,通過大喇叭、微信群、張貼公告等方式宣傳了此次演出。“村里的老人都喜歡看唱戲的,這次我們特意請了車輛接送老人去看戲。”河北村文化管理員說到。此次演出觀眾共計200余人,均是來自各村的留守老人,演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賞。
下一步,木鎮鎮將以“大地歡歌”“四季春晚”以及“悅動池州”等主題為契機,創新活動舉辦方式,不斷豐富文化內涵,讓群眾文化生活煥發生機和活力。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主辦單位:青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單位:青陽縣數據資源管理局
運維電話:0566-5038187 不良信息舉報 中國互聯網協會
皖ICP備05015023號-1 皖公網安備 34172302000005號 網站標識碼:3417230025 本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