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是我縣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商務工作事關國計民生,事關全縣經濟發展大局,結合我縣商務工作實際,特制定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擴內需、促出口、保增長”為中心,積極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不斷創新商務工作機制,突出市場建設,拓展外貿市場,完善市場功能,激活社會消費,加大行業監管力度,規范成品油、酒類流通等市場秩序,凈化市場消費環境,促進縣域經濟健康、快速、持續發展。
二、總體目標
力爭到“十四五”末,全縣商務發展水平顯著提高,結構進一步優化,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平臺建設進一步提升。
商貿流通有新發展?!笆奈濉逼陂g,新增培育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10家以上,到2025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80億元,年均增長10%左右。
對外貿易有新提升?!笆奈濉逼陂g,新增培育20家以上有外貿自營出口業績企業,到2025年,外貿進出口總額力爭達到1億美元,年均增長10%左右。
利用外資有增加?!笆奈濉逼陂g,新引進4~5家外資企業投資服務業,到2025年,利用外資爭達到1.85億美元,年均增長7.5%左右。
電子商務有新進展?!笆奈濉逼陂g,全縣網購網銷交易額年均增長不低于30%,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1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率達到95%,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率超過70%,建成1個輻射周邊縣市的省級電子商務創業培訓基地,形成3-5個電子商務產業集群,打造“買全國、賣全國”的電子商務名縣。
三、主要任務
(一)著力培育市場主體,打造商貿流通載體
完善縣、鄉(鎮)、村(社區)三級商貿網點建設規劃,推進城鄉商貿一體化發展。圍繞商貿龍頭企業,大力實施縣鄉流通再造工程,發展中心商業區、大型綜合超市或連鎖超市、大型農產品綜合批零市場、餐飲娛樂夜市街、物流配送中心、專業市場等,打造快捷、高效的商貿流通載體。到2025年,全縣建成10個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綜合超市或連鎖超市、2家大型專業市場,在各鄉鎮區新建或改造5個農(集)貿市場、6個面積50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超市,鞏固發展300個標準化農家店或便民店。規范成品油銷售及標準化建設,全縣新建加油站(點)10座以上,使成品油分銷網絡覆蓋全縣。
(二)培育競爭優勢,推進對外貿易新突破
一是著力培育市場主體,壯大進出口隊伍。著力培育市場主體,加強出口基地建設,引導各類企業發展對外貿易,壯大外貿企業隊伍;大力開拓出口市場,實施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鞏固和擴大傳統市場、開拓新型市場,在組織企業參加“廣交會”、“歐亞博覽會”、“中國—東盟博覽會”等展會的基礎上,鼓勵企業開拓東盟、中東、南美、非洲等新興市場。二是優化出口結構,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大力培育有地方特色的出口產業集群,重點支持機電、高新技術、非礦加工等產業帶動性強和就業貢獻大的產品。“十四五”期間要新增電子類產品出口,鞏固提升機電產品、農產品出口比例。三是實施品牌發展戰略,提升出口產品的質量和附加值。加大產品研發力度,培育出口品牌,不斷提高出口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減少粗放型、低附加值產品出口,以適銷對路產品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
(三)搭建電商體系,推動電子商務工作健康發展
一是積極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項目,搭建我縣電商產業發展體系。二是借助“品牌強商”、“網絡聯商”專項行動,加大我縣優勢資源、品牌產品推廣力度。三是創新發展思路,探索線上線下融合新業態。四是提升服務水平,破解制約商貿流通發展的瓶頸。持續開展各類多層次高技能培訓,提升電商人才服務水平。
(四)促進商貿旅游服務業發展
一是發展現代服務業,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以服務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在大力推動商品消費的同時,提高傳統服務業質量,拓展服務業領域,拉動服務消費。立足青陽作為皖南旅游接待基地的優勢,針對青陽服務業發展水平較低,提升商貿服務業檔次,明確休閑旅游重點區域,布局一批特色餐飲和商業街區、養生度假功能區,合理建設青陽縣住宿餐飲業及其它新型服務業。二是大力發展旅游業,拉動社會消費。圍繞皖南國際旅游文化示范區,建設“一核三線三片”泛旅游示范區,以縣城旅游接待基地為核心,實施青九線、青朱陵線、蓉十杜線(358省道)等旅游交通干線網絡建設,推進禪境修身旅游區、佛國田園旅游區、富貴陵陽文化旅游區建設,增強縣域旅游產業核心競爭力;加快與九華山相互補充的景區景點建設,堅持“禮佛在九華,修身在青陽”的發展定位,加快旅游接待設施建設,加快旅游商品研發生產和城區大型旅游專業市場建設。突出打造“禮佛、觀光、休閑、養生”四大特色產品和特色旅游商品,重點支持佛教工藝品、農特產品、特色旅游紀念品的發展。
四、保障體系
(一)強化組織領導
建立部門聯席會議機制,對涉及全縣商務發展的重大政策、重點規劃和關鍵項目進行集體研究,真正形成上下一條心、部門各司其職、鄉鎮全力以赴、企業積極參與抓商務工作的新格局。
(二)強化人才支撐
建立人才培養體系,積極探索完善人才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為促進我縣商務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
(三)強化資金投入
建立商務發展專項基金,同時整合相關部門的項目資金,為全縣商貿基礎設施、電子信息、品牌樹立、市場開拓、外貿出口、質量體系、應急儲備等重點項目實施提供保障。
(四)強化商務信用
繼續深入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創造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環境。抓好社會信用和誠信體系建設,繼續推動“誠信興商”主題活動深入開展,建立企業(個人)信用檔案,創立信用品牌,抑制惡性競爭。
(五)強化考核考評
將商務工作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納入年度工作考核,建立健全考核考評機制,推動“十四五”商務工作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