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縣紅光村積極推動村務公開與基層治理融合發展,試點創建“紅光供銷社”,將鄉村治理的具體事項細化分類、賦值量化、考核評分,再以評分在超市兌換生活用品,引導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有效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
建立兌換機制,積德又積分。為充分調動村民整治鄉村衛生、參與村務的積極性,以“小積分”兌出宜居鄉村“新風貌”,紅光村建立了以村黨組織書記為組長、村民代表為成員的領導小組,每個村民組推薦黨員和有威望的群眾參與,召開板凳會議討論通過評選方案《紅光村“信用超市”積分管理辦法》。以戶為單位,開展評估評分,評分結果在村務公開欄及時公示,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圍繞“遵紀守法、尊老愛幼、保護環境、鄰里和睦、支持村兩委工作、參與公益、創業致富”等方面設立正面清單七大類29條、負面清單七大類20條,將村民的行為評價賦分,讓道德行為可量化可評價,進而實現以德促治,使無形的道德變成了有形的積分存入存折,通過積分進行日常生活用品兌換,進一步引導群眾形成道德自覺,通過上下聯動,逐步構建基層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融合的現代化鄉村治理體系。
彰顯社會效益,積得又積極。從實際統計數據看,每年紅光村“積分大戶”可兌換200-300元的生活用品,一年的洗衣、洗碗等支出費用基本不用自付,農戶親身體會到黨的好政策,支持和參與度很高。弘揚文明道德風尚和淳樸鄉風民俗,單靠村規民約很難達到效果。紅光村通過信用超市,對一些家庭的不良行為,如不遵紀守法、不贍養老人、門前臟亂差等現象進行曝光,觸動村民的自尊心,同時紅光村對不盡贍養、撫養義務的農戶實行信用超市“一票否決”制——即該戶終身不能參與信用超市評選。村民小組按期公布“信用超市”評選結果,對積分高的家庭進行獎勵,進一步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靶庞贸小蓖菩幸詠恚t光村進一步弘揚村民崇德向善的文明風尚,讓德者有得、參與者受益,村民都爭當良好道德品質的“代言人”。
拓寬民意渠道,積智又積治。通過多次召開信用超市評選活動,村民發言的人數變多了,表達心聲的嗓音變大了,討論的內容也更加豐富了,形成了“有事敞開說,有事大家議”的濃厚氛圍,對進一步暢通社情民意渠道、完善重大事項集體決策、落實結果跟蹤反饋等制度,積極推行村級重大事務決策“四議兩公開”發揮了正向推力。村民們從最初說家長里短、雞毛蒜皮的糾紛,發展到說村組的發展、建設和規劃,實現村級層面的有效治理,為實現村務和小微權力全面有效公開搭建了嶄新的平臺。信用超市充分發揮協商陣地、聯系紐帶、溝通橋梁的作用,針對關系群眾切實利益的實際問題,拓展公開渠道,搭建新的公開平臺,努力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讓公開真正走進群眾的心坎里。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主辦單位:青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單位:青陽縣數據資源管理局
運維電話:0566-5038187 不良信息舉報 中國互聯網協會
皖ICP備05015023號-1 皖公網安備 34172302000005號 網站標識碼:3417230025 本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