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縣市場監管局切實履行市場監管部門監管職責。現將相關工作匯報如下:
一、2023年工作完成情況
(一)加強黨的建設
1、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不斷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壓緊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印發《局黨委委員聯系基層黨組織工作制度》。規范“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
2、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堅持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全面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作為貫穿全年的政治任務,系統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摘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市場監管領域的重要講話精神,按要求開展交流研討。堅持黨管媒體原則,出臺《青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新聞信息宣傳考核獎勵辦法》。開設“科長大講堂”10期,不斷提高全體職工政治理論水平。
3、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一以貫之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深化糾治“四風”。全面貫徹落實全省、全市持續深化“一改兩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大會和全縣持續深化“一改兩為”暨營商環境工作會議精神,扎實推進市場監管系統行風建設三年攻堅專項行動。
4、推進基層市場監管所標準化建設。根據基層市場監管所標準化建設三年規劃,先后完成了陵陽所、木鎮所的原地升級改造、酉華所的整體搬遷。落實了丁橋、杜村、喬木、新河、楊田鎮5處新設辦公場所,原開發區所由開發區搬遷至新河鎮,更名為新河所;楊田所由原朱備鎮搬遷至楊田鎮;丁橋、杜村、喬木3個新設所人員、車輛全部到位,正式運轉。8個所現已完成標準化建設驗收。按步推進城關、廟前、朱備3個市場監管所標準化建設,年底進行驗收達標。
(二)持續創優營商環境
1、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召開市場監管領域營商環境提升重點工作推進會,推動縣級“創優營商環境對標提升舉措”任務清單落實。將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召開鄉鎮、開發區企業開辦注銷免費幫辦代辦服務點業務培訓班。開展助企紓困工作,深入110余戶企業開展一對一精準服務。推進各類市場主體年報工作,內資企業年報率達93.51%,外資企業100%,個體工商戶98.79%,農村專業合作社95.08%。1-10月,全縣新登記企業878戶,同比去年增長29.5%,新登記個體工商戶2501戶,同比去年增長14.9%。全縣現有企業7050戶,個體工商戶24005戶,農村專業合作社338戶。
2、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持續推進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在全市率先設立縣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召開青陽縣知識產權聯席會議。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行動,召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政銀企對接會,截至10月底辦理商標權、專利權質押38筆,融資30903.5萬元。深入各鄉鎮召開知識產權創新工作培訓會議,開展規上企業的高價值專利培育工作,申報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使用企業2家,申報池州市知識產權優勢企業4家,新增2家企業辦理知識產權保險業務。1-9月,新增有效發明專利37件、發明專利轉移轉化36件,新增PCT(通過《專利合作條約》提交國際專利申請)申請5件,新增注冊商標459件。安徽方興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第9791928號圖形”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為近兩年安徽省首件中國馳名商標。
3、實施質量強縣戰略。經過資料申報、現場評審、陳述答辯環節,在同批次參創縣區中,以第一名成績成功創建安徽省“質量強縣”,獲得市質量委員會賀信表彰。積極開展推進質量強省建設工作成效突出地方申報工作。推深做實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開展產品質量技術幫扶巡回問診進萬企活動。完成了2022年度青陽縣質量提升獎勵扶持獎補資金申報工作,共計43戶企業申報獎補項目52條,獎補資金共計68.7萬元。開展“質量月”宣傳活動,召開全縣質量發展大會暨“質量月”啟動儀式,組織37家企業舉辦質量主題宣貫培訓會。
4、實施標準化戰略。新建0.05級數字壓力計標準裝置、驗光鏡片箱檢定裝置、眼鏡片頂焦度一級標準裝置等3項計量標準,復核壓縮天然氣(CNG)加氣機檢定裝置,烘干式水分測定儀檢定裝置,出租車計價器(本機)檢定裝置,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檢定裝置,PH(酸度計)檢定裝置等5項計量標準。青陽縣澗泉葛粉加工有限公司參與修訂《食用葛根粉質量通則》國家標準,實現我縣在食品領域參與國標零的突破。安徽友力節能設備有限公司主持制定了《茶葉壓扁機》機械行業標準。青陽縣情緣谷旅游有限公司參與制定了《聚氯乙烯復合織物膜材嬉水池》輕工行業標準。青陽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持制定《鮮食黑糯玉米雙季栽培技術規程》地方標準。
(三)加強“三品一特”安全監管
1、嚴守食品安全底線。全面推進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實,全縣663名包保干部對3687家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實行包保,包保督導完成率達100%。嚴格督促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開出池州市食品企業未落實主體責任首張罰單。深入開展“食安守護”專項行動,加大“兩超一非”問題治理,立案查處各類食品違法違規案件316件,完成食用農產品和食品監督抽檢512批次。建設食品生產企業“實訓基地”4家,獲市局授牌2家,培育示范小作坊4家、規范化農村食品經營店22家。完成生產企業“透明車間”建設4家,實現可視化監管。全面開展制止餐飲浪費專項行動,立案查處餐飲單位未采取措施防止食品浪費案件23起。以學校、養老院、醫院、機關食堂等為重點,開展集中用餐單位食品安全問題專項治理行動。完成“萬步有約”健走激勵大賽等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任務。
2、加強藥品安全監管。以藥品安全鞏固提升行動為主線,以疫苗、特殊藥品、無菌和植入性醫療器械、兒童化妝品等為重點品種,以單體藥店、農村偏遠地區醫療機構、網絡銷售等為重點區域,深入開展藥械化監管工作。先后開展藥品春風行動、醫療美容藥械、防疫藥械、醫療器械質量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藥品經營和使用、藥械網絡銷售、化妝品“一號多用”等專項整治,推動醫療機構執業藥師注冊工作,推廣“化妝品監管”APP。加強藥品風險輿情分析結果應用,舉一反三,以點帶面,在全縣深入開展處方藥未憑處方銷售大排查。截至目前,累計檢查藥械化經營使用單位536家次,辦理各類藥械化案件64件,責令整改54家次,完成整改47家次。完成全年基本藥物10批次的抽檢任務,上報藥品不良反應402例、醫療器械不良事件85例、化妝品不良反應55例。
3、加強產品質量監管。開展“春耕護農”農資化肥質量專項監督抽檢,抽檢化肥樣品6批次,發現案源2起。抽檢成品油15組、電動自行車5組、消防產品5組、食品相關產品4組。持續推進燃氣器具專項整治“回頭看”行動,抽檢燃氣灶具6組、調壓閥7組、報警器2組、軟管6組,液化氣4組。完成鄉鎮醫療機構血壓計、公私營加油機等強制檢定3029臺次,非強制檢定115臺。民生實驗室完成快檢10648組。省級黃精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通過省局專家組現場審查論證,順利獲得批籌。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與市場監督檢驗所獲2022年度全省縣級法定計量檢定機構能力提升行動先進單位表彰。
4、保障特種設備安全。先后開展春季和夏季安全生產大排查、電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動(2023-2025)、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等整治行動,檢查企業690戶次、設備1616臺,發現安全隱患650條,下達指令書185份,已整改安全隱患621條。我局牽頭的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檢查小組協同住建、消防等部門對340戶開展餐飲場所燃氣檢查(發現隱患42處,已整改19處),檢查液化氣氣瓶充裝單位5家(含1家車用氣瓶充裝單位)。成立重大項目黨員專班,提前介入安徽寶鎂輕合金項目建設,提前介入全程跟蹤服務,推動特種設備登記、安裝、檢驗檢測等工作。開展電梯困人、液化氣泄漏、索道機械故障等應急救援演練3場,舉辦叉車作業人員、安全管理員安全教育培訓班共6場,培訓叉車作業人員、安全管理員共600余人,實現鄉鎮特種設備安全培訓全覆蓋。落實特種設備生產單位、使用安全主體責任,印制分發《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臺賬》1400份,舉辦特種設備生產、使用重點企業落實“兩個規定”培訓會,完成全縣509家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2621臺設備的三類人員填報。
(四)維護市場秩序穩定
1、強化消費維權。成立信訪投訴舉報中心,出臺《關于進一步規范消費者投訴舉報工作的規定》,對涉及消費的信訪件、12345熱線、12315熱線進行統一流轉處置。針對央視“315”晚會曝光的假“泰國香米”開展緊急排查,妥善處置城西醫院、大自然地板等信訪件、南溪府邸電梯投訴等重點市長熱線。截至10月底受理12315平臺投訴熱線1002件,12345市長熱線356件,信訪件8件。積極開展放心消費創建活動,申報省級放心消費創建示范單位3家,市級放心單位2家、縣級放心單位26家,新增無理由退貨承諾單位580家、ODR單位11家。
2、強化綜合執法。開展元旦春節兩節期間打假專項行動,立案90起。開展藥品“春風行動”“藥安鄉村”等行動,立案查處藥械化案件64件,移交公安機關3件,其中2件為大要案。開展2023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報送典型案例共28例,入選市局典型案例14次,入選省局典型案例4次。開展政府規范性文件公平競爭審查工作,增量審查共通過17件,存量清理35件其中廢止1件。
3、規范市場秩序。常態化推進佛教商業化整治“回頭看”工作,檢查五九公路、縣道X005沿線及九子巖風景區經營戶200余戶。加強節日市場綜合整治,加強景區門票與明碼標價監管,開展暑期校外培訓機構、醫療機構收費行為、檢驗檢測機構、認證機構認證行為專項檢查,開展網絡商品交易、互聯網廣告等網絡監測7700余次,開展了食鹽、天價月餅專項整治,煙花爆竹“打非”專項行動。
4、推進依法行政。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推行輕微免罰事項清單,2023年以來,全局共辦理一般程序案件499件,其中行政提醒、警告97戶次,不予處罰案件32件。實施法治宣傳教育第八個五年規劃,積極開展憲法、民法典及部門法規宣傳,加強消費維權、食品藥械、安全生產、文明創建、平安建設等領域普法力度。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青陽縣市場監管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中央和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省市縣持續深化“一改兩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大會等會議精神,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任務,立足部門職責職能,全力打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透明高效的營商環境、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干事創業的工作環境,為開創現代化“九華圣境、靈秀青陽”新局面貢獻市場監管力量。
(一)堅持黨建引領
1、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貫穿全年工作,持續推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切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按要求做好省委巡視、縣委巡察整改工作。
2、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壓實領導班子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落實“一崗雙責”,強化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監督管理,常態化開展談心談話。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常態化開展節假日期間警示教育。
3、深化意識形態工作。堅持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宣傳思想領域的指導地位,豐富新聞宣傳形式,嚴格執行信息稿件審核制度,規范信息公開和微信公眾號平臺運行。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弘揚主流價值觀念。強化網絡輿情監測處置能力,嚴格遵守保密制度。
4、全力服務中心工作。結合部門職能,做好“雙招雙引”“招大引強”與后續跟蹤服務工作。定期開展局包村、選派村及聯系脫貧戶幫扶工作,強化未成年人保護和弱勢群體慰問走訪。常態化開展文明創建工作,加強聯系社區、包保小區、責任路段共創共建。推進掃黑除惡常態化制度化,做好矛盾糾紛隱患排查化解與信訪維穩工作,推進平安建設群眾知曉率滿意度“雙提升”。全力保障重大活動市場監管領域安全,做好旅游市場佛教商業化整治“回頭看”和節日應急值班值守工作。
(二)推進統一大市場建設
-
優化注冊窗口服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扎實開展行風建設提升行動。加強對窗口人員的監督管理,著重加強業務能力和服務質量的培訓,嚴格對照營商環境考核評議細則狠抓任務落實。規范中介服務的宣傳。引導推進省級“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全面推開“強制注銷”“證前指導”服務、“全省通辦”、跨縣區“一照多址”和“一證多址”、持續推進個轉企、個體工商戶“一屏注銷”、股權轉讓一窗辦等項改革。
-
強化市場主體監管。完善事中事后監管機制,科學謀劃“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加大無照經營查處力度,強化部門信息共享。完善市場主體信用監管,規范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工作,開展信用提升行動,助力市場主體紓困解難。
3、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實施知識產權強縣戰略。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育工程,優化鎂鋁輕合金、機電裝備制造、非金屬新材料、有色金屬深加工四大主導產業領域的專利布局和專利儲備。實施知名商標品牌培育計劃,大力促進國內商標注冊和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積極申報認定馳名商標。推進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加強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司法保護力度。加大知識產權案件繁簡分流力度,提高知識產權案件審判質效。開展重點領域、核心產業、關鍵環節行政執法專項行動,提高協作水平和保護效率。加快知識產權轉化運用,實施專利導航工程、專利轉化專項工程、地理標志運用工程,持續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行動。充分發揮政府、銀行、擔保、保險及評估機構的作用,完善知識產權質押風險補償機制,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工作。打造九華黃精區域公共品牌,鼓勵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使用“九華黃精”國家地標保護產品標識。提升企業知識產權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
4、實施質量強縣戰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為企業提供及時、高效的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綜合服務。加強質量主題宣傳和培訓,組織開展質量月等群眾性質量主題活動。組織開展第二屆青陽縣人民政府質量獎評選,做好2023年度質量提升獎補資金的兌現工作。
5、實施標準化發展戰略。貫徹落實《關于全面推進標準化發展實施方案》,激活標準化發展活力,優化標準化治理結構,增強標準化治理效能。推進省級黃精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建設,完成實驗樓改造和儀器設備安裝、調試工作,新建驗光儀頂焦度標準裝置、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檢定裝置2項標準。
(三)強化“三品一特”監管
1、嚴守食品安全底線。繼續推動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工作機制,督促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確保包保干部檢查覆蓋率達100%,食品安全風險分級檢查覆蓋率達100%。完成食用農產品和食品監督抽檢任務,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周”等各類食品安全宣傳培訓活動。在食品生產環節,規范使用“安徽省食品綜合監管平臺”,對生產企業和小作坊開展全覆蓋、常態化風險隱患排查。督促企業深化“兩書一單兩報告”制度,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抽查考核覆蓋率達100%。完成重點推進單位食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繼續開展生產企業規范提升和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動。在食品流通環節,開展春秋季開學學校周邊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高溫季節食品安全專項檢查、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等專項整治行動。推進規范化農村食品經營店、特殊食品經營專柜專區示范店建設,完成特殊食品經營抽查考核任務。在餐飲服務環節,強化升學宴、年夜飯食品安全監管,開展學校食堂、養老機構食堂專項整治行動。有序推進餐飲單位“色標管理”工作,強化入網餐飲服務監管,完成餐飲服務“兩庫一平臺”抽查考核任務。
2、加強藥械安全監管。持續開展藥品安全鞏固提升行動,加大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個體診所和零售藥店監管力度,開展藥品經營和使用單位、化妝品經營使用單位檢查,加大對危害藥械化質量安全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實現藥械安全風險分級檢查全覆蓋,做好藥械、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審核上報工作。
3、保障特種設備安全。推進特種設備生產單位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特種設備使用單位落實使用安全主體責任,建立健全主要負責人負總責,安全總監、安全員分級負責的責任體系,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開展電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動(2023-2025),常態化開展未注冊、停用設備安全監督檢查。加大索道、電梯、起重機械、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安全檢查力度,督促重點企業特種設備隱患整改。開展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加大對氣瓶充裝單位的監管工作。
4、提升產品質量安全。堅持產品生產企業巡查和回訪制度,開展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獲證企業的事中事后監管,加強對產品不合格企業的后處理工作。加強家用燃氣器具產品質量監管,開展燃氣灶具、閥門、軟管、燃氣報警器等產品質量抽檢。
(四)強化綜合監管執法
1、強化消費維權保護。充分發揮信訪投訴舉報中心協調作用,及時、正面、專業、規范處置消費投訴舉報事項,避免普通消費糾紛上升為輿情事件、信訪事項。全面深化全縣放心消費創建工作,做好省、市、縣級放心消費示范單位申報認定工作,按要求發展無理由退貨單位與ODR單位。
2、規范公平競爭執法。嚴厲打擊侵權假冒、虛假宣傳、違法廣告、哄抬物價、消費欺詐、缺斤少兩等違法行為,開展2024年度元旦春節市場打假專項行動。立足部門職能開展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掃黃打非”專項行動、掃黑除惡市場流通領域整治、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加大打擊傳銷規范直銷力度,開展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專項執法,做好規范性文件公平競爭審查工作。
3、強化市場規范整治。結合縣級文明城市實地創建,加強農貿市場、校園周邊、城鄉接合部等重點區域綜合整治。開展認證機構的認證行為、水電氣企業涉企收費“雙隨機”檢查,加強暑期校外培訓機構培訓廣告與收費問題清理整治。強化網絡交易與廣告監管。
4、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健全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繼續實施法治宣傳教育第八個五年規劃,積極開展憲法、民法典及部門法規宣傳力度。開展常態化學法活動,提升執法隊伍專業水平,努力實現辦案法律、政治、社會效果有機統一。
(五)提升干部隊伍形象
1、強化單位內務管理。嚴格執行公務接待、招標采購、費用報銷等財務制度,規范考勤簽到、值班值守、公車使用、議事決策等管理流程。加強“節約型機關”建設,開展文明單位與文明城市創建,統籌推進衛生健康、擁軍優屬、平安建設等各項工作。
2、強化干部隊伍管理。進一步理順機構職責,調整人員配置,優化隊伍結構,提升工作效能。創新培訓方式,拓寬培訓渠道,加強干部能力建設,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作用,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群團活動與志愿服務,增強隊伍凝聚力及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