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陽縣縣級政府權責清單目錄(2023年版)
|
|
縣民政局
|
|
序號
|
事項
類型
|
事項名稱
|
子項名稱
|
備注
|
|
1
|
行政許可
|
社會團體成立、變更、注銷登記及修改章程核準
|
|
|
|
2
|
行政許可
|
民辦非企業單位成立、變更、注銷登記及修改章程核準
|
|
|
|
3
|
行政許可
|
宗教活動場所法人成立、變更、注銷登記
|
|
|
|
4
|
行政許可
|
慈善組織公開募捐資格審批
|
|
|
|
5
|
行政許可
|
殯葬設施建設審批
|
|
鄉級權限按照皖政〔2022〕112號文件有關規定承接實施
|
|
6
|
行政許可
|
地名命名、更名審批
|
|
省級、設區的市級、縣級有關部門(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義的住宅區、樓宇的命名、更名,由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批準;交通運輸、水利、電力、通信、氣象等設施的命名、更名,由有關主管部門批準。)
|
|
7
|
行政處罰
|
對涂改、出租、出借《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或者出租、出借社會團體印章等八類情形的處罰
|
對涂改、出租、出借《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或者出租、出借社會團體印章的處罰
|
|
|
對超出章程規定的宗旨和業務范圍進行活動的處罰
|
|
|
對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規定接受監督檢查的處罰
|
|
|
對不按照規定辦理變更登記的處罰
|
|
|
對違反規定設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或者對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疏于管理,造成嚴重后果的處罰
|
|
|
對從事營利性的經營活動的處罰
|
|
|
對侵占、私分、挪用社會團體資產或者所接受的捐贈、資助的處罰
|
|
|
對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收取費用、籌集資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贈、資助的處罰
|
|
|
8
|
行政處罰
|
對社會團體自取得《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之日起1年未開展活動的處罰
|
|
|
|
9
|
行政處罰
|
對籌備期間開展籌備以外的活動,或者未經登記,擅自以社會團體名義進行活動,以及被撤銷登記的社會團體繼續以社會團體名義進行活動的處罰
|
|
|
|
10
|
行政處罰
|
對涂改、出租、出借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或者出租、出借民辦非企業單位印章等八類情形的處罰
|
對涂改、出租、出借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或者出租、出借民辦非企業單位印章的處罰
|
|
|
對超出其章程規定的宗旨和業務范圍進行活動的處罰
|
|
|
對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規定接受監督檢查的處罰
|
|
|
對不按照規定辦理變更登記的處罰
|
|
|
對設立分支機構的處罰
|
|
|
對從事營利性的經營活動的處罰
|
|
|
對侵占、私分、挪用民辦非企業單位的資產或者所接受的捐贈、資助的處罰
|
|
|
對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收取費用、籌集資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贈、資助的處罰
|
|
|
11
|
行政處罰
|
對未經登記,擅自以民辦非企業單位名義進行活動的,或者被撤銷登記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繼續以民辦非企業單位名義進行活動的處罰
|
|
|
|
12
|
行政處罰
|
對故意損毀或者擅自移動界樁或者其他行政區域界線標志物的處罰
|
|
|
|
13
|
行政處罰
|
對擅自編制行政區域界線詳圖,或者繪制的地圖的行政區域界線的畫法與行政區域界線詳圖的畫法不一致的處罰
|
|
|
|
14
|
行政處罰
|
對采取虛報、隱瞞、偽造等手段,騙取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等兩類情形的處罰
|
對采取虛報、隱瞞、偽造等手段,騙取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處罰
|
鄉級權限按照皖政〔2022〕112號文件有關規定承接實施
|
|
對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期間家庭收入情況好轉,不按規定告知管理審批機關,繼續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處罰
|
鄉級權限按照皖政〔2022〕112號文件有關規定承接實施
|
|
15
|
行政處罰
|
對未經批準,擅自興建殯葬設施的處罰
|
|
鄉級權限按照皖政〔2022〕112號文件有關規定承接實施
|
|
16
|
行政處罰
|
對墓穴占地面積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標準的處罰
|
|
鄉級權限按照皖政〔2022〕112號文件有關規定承接實施
|
|
17
|
行政處罰
|
對制造、銷售不符合國家技術標準的殯葬設備等二類情形的處罰
|
對制造、銷售不符合國家技術標準的殯葬設備的處罰
|
|
|
對制造、銷售封建迷信殯葬用品的處罰
|
鄉級權限按照皖政〔2022〕112號文件有關規定承接實施
|
|
18
|
行政處罰
|
對慈善組織未按照慈善宗旨開展活動等三類情形的處罰
|
對未按照慈善宗旨開展活動的處罰
|
|
|
對私分、挪用、截留或者侵占慈善財產的處罰
|
|
|
對接受附加違反法律法規或者違背社會公德條件的捐贈,或者對受益人附加違反法律法規或者違背社會公德的條件的處罰
|
|
|
19
|
行政處罰
|
對慈善組織違反規定造成慈善財產損失等七類情形的處罰
|
對慈善組織違反規定造成慈善財產損失的處罰
|
|
|
對將不得用于投資的財產用于投資的處罰
|
|
|
對擅自改變捐贈財產用途的處罰
|
|
|
19
|
行政處罰
|
對慈善組織違反規定造成慈善財產損失等七類情形的處罰
|
對開展慈善活動的年度支出或者管理費用的標準違反規定的處罰
|
|
|
對未依法履行信息公開義務的處罰
|
|
|
對未依法報送年度工作報告、財務會計報告或者報備募捐方案的處罰
|
|
|
對泄露捐贈人、志愿者、受益人個人隱私以及捐贈人、慈善信托的委托人不同意公開的姓名、名稱、住所、通訊方式等信息的處罰
|
|
|
20
|
行政處罰
|
對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者個人開展公開募捐等四類情形的處罰
|
對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者個人開展公開募捐的處罰
|
|
|
對通過虛構事實等方式欺騙、誘導募捐對象實施捐贈的處罰
|
|
|
對向單位或者個人攤派或者變相攤派的處罰
|
|
|
對妨礙公共秩序、企業生產經營或者居民生活的處罰
|
|
|
21
|
行政處罰
|
對慈善組織不依法向捐贈人開具捐贈票據、不依法向志愿者出具志愿服務記錄證明或者不及時主動向捐贈人反饋有關情況的處罰
|
|
|
|
22
|
行政處罰
|
對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將信托財產及其收益用于非慈善目的等兩類情形的處罰
|
對將信托財產及其收益用于非慈善目的處罰
|
|
|
對未按照規定將信托事務處理情況及財務狀況向民政部門報告或者向社會公開的處罰
|
|
|
23
|
行政處罰
|
對受贈人未征得捐贈人的許可,擅自改變捐贈財產的性質、用途的處罰
|
|
|
|
24
|
行政處罰
|
對挪用、侵占或者貪污捐贈款物的處罰
|
|
鄉級權限按照皖政〔2022〕112號和青政〔2023〕9號文件有關規定承接實施。
|
|
25
|
行政處罰
|
對采取虛報、隱瞞、偽造等手段,騙取社會救助資金、物資或者服務的處罰
|
|
鄉級權限按照皖政〔2022〕112號文件有關規定承接實施
|
|
26
|
行政處罰
|
對偽造、變造、出租、出借公開募捐資格證書等六類情形的處罰
|
對偽造、變造、出租、出借公開募捐資格證書的處罰
|
|
|
對未依照本辦法進行備案的處罰
|
|
|
對未按照募捐方案確定的時間、期限、地域范圍、方式進行募捐的處罰
|
|
|
對開展公開募捐未在募捐活動現場或者募捐活動載體的顯著位置公布募捐活動信息的處罰
|
|
|
對開展公開募捐取得的捐贈財產未納入慈善組織統一核算和賬戶管理的處罰
|
|
|
對開展投資活動時有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
|
|
|
27
|
行政處罰
|
對養老機構未建立入院評估制度或者未按照規定開展評估活動等九類行為的處罰
|
|
|
|
28
|
行政處罰
|
對志愿服務組織、志愿者向志愿服務對象收取或者變相收取報酬的處罰
|
|
鄉級權限按照皖政〔2022〕112號文件有關規定承接實施
|
|
29
|
行政處罰
|
對彩票代銷者委托他人代銷彩票或者轉借、出租、出售彩票投注專用設備等五類行為的處罰
|
|
|
|
30
|
行政強制
|
封存《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印章和財務憑證
|
|
|
|
31
|
行政強制
|
封存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印章和財務憑證
|
|
|
|
32
|
行政確認
|
慈善組織認定
|
|
|
|
33
|
行政確認
|
婚姻登記
|
|
|
|
34
|
行政確認
|
收養登記
|
|
|
|
35
|
其他權力
|
社會團體的年度檢查
|
|
|
|
36
|
其他權力
|
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年度檢查
|
|
|
|
37
|
其他權力
|
最低生活保障審核
|
|
鄉級權限按照皖政〔2022〕112號文件有關規定承接實施
|
|
38
|
其他權力
|
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待遇審核
|
|
鄉級權限按照皖政〔2022〕112號文件有關規定承接實施
|
|
39
|
其他權力
|
臨時救助審核
|
|
鄉級權限按照皖政〔2022〕112號文件有關規定承接實施
|
|
40
|
其他權力
|
孤兒基本生活費審核
|
|
鄉級權限按照皖政〔2022〕112號文件有關規定承接實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