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助力鄉村振興。近年來,青陽縣杜村鄉扎實推進黨建與人居環境整治的深度整合,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鄉村振興中的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形成“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擦亮了鄉村振興的新底色。
黨建引領推動思想觀念轉變。杜村鄉始終堅持以黨建引領,多點發力助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落實落細,緊扣工作重點和服務群眾需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利用每月主題黨日開展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并通過微講堂、遠程教育等途徑切實筑牢黨員群眾思想的“主陣地”,高標準開展村黨組織書記“擂臺比武”活動,推動“示范帶強基”,并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檢驗干部作風的主戰場,各村黨支部書記充分發揮“頭雁作用”,在自覺做好家前屋后環境整治工作的同時,充分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帶領廣大黨員積極參與到村里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當中。定期召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會,出臺實施《杜村鄉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在組織領導、宣傳發動、強化措施等方面做出細化,建立“日報告、周調度”機制,及時發現問題并做好整改。同時組織法律志愿者深入學校、企業、村組,針對不同群體分類宣講,吸納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老干部等不同資源加入“人民調解室”,通過以案釋法、現身說法,提升群眾法治觀念,實現社會治理“以法護航”。
黨建引領保障重點項目落地。為拉近黨群距離,廣泛收集社情民意,聚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好事實事辦到群眾的心坎上,有效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杜村鄉創新“黨群屋場夜話”工作法,以農閑時分話家常的方式將黨群急難愁盼問題摸出來,并不斷健全完善“收集、分析、辦理、反饋”機制,針對“夜話”現場大家提的問題和疑惑,鄉村兩級通過“夜場綜合受理、鄉村分類代辦、辦結上門反饋”的方式及時給予解決,現場無法解決的登記備案,及時吹響“緊急哨”,協調相關部門限期辦理,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例如,在鎮華村夜話現場,有村民反映農貿市場攤位設置不夠規范有序,影響市容市貌等問題,現場工作人員立即記錄并及時反饋到鄉相關部門。經過相關部門的努力改造,現在農貿市場攤位已重新統一設置,整個市場的面貌得到有效提升,同時集鎮活動場所也得到了擴建。面對美麗鄉村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長效管護問題,群眾民主推選了責任心強的黨員牽頭任服務區組織員、鄉村能人擔任服務區監督員,并成立志愿服務隊。截至目前,已開展黨群屋場夜話100余場,各類志愿服務活動300余次,解決民生實事90件,評選出“星級文明戶”“好婆婆”“好媳婦”“好鄰居”等40余戶,進一步引導了群眾參與自治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也在全鄉營造了向上向善的好風氣。
黨建引領強化常態長效管理。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是基礎,保持是關鍵,杜村鄉堅持把建立長效機制作為工作重心,通過制定文明公約和評先評星章程,開展“美麗庭院”“文明衛生戶”、衛生“紅黑榜”等活動評比和公示,營造互看互比互學的良好氛圍,培養群眾形成衛生保潔意識和習慣。建立以財政資金為引導、社會捐助資金為補充、群眾共管為基礎的多元化管護資金投入機制,將美麗鄉村長效管護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結合鄉人居環境管護工作,直接支付或補助支付部分人居環境管護費用,并將美麗鄉村日常管護工作納入千分制考核,鄉美麗辦每季度從設施管護、綠化養護和環境保護3個方面評比打分,年終評比表彰,以獎代補。同時為進一步激發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023年,杜村鄉積極探索積分管理運用機制,通過建立“道德銀行·積分超市”,對文明行為進行量化管理,打造首家以“質樸五陽·德潤河南”為品牌的“道德銀行”,比照銀行儲蓄形式,一戶一存折,使無形的道德變成了有形的積分存入存折,通過積分進行日常生活用品兌換。“道德銀行”開張后第一天,10余戶村民自發開展了人居環境整治活動,讓村組衛生實現了凈、美、齊的華麗轉身。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主辦單位:青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單位:青陽縣數據資源管理局
運維電話:0566-5038187 不良信息舉報 中國互聯網協會
皖ICP備05015023號-1 皖公網安備 34172302000005號 網站標識碼:3417230025 本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