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青陽縣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糧食平安保障能力,根據“誰起草、誰解讀”的原則,現由縣發改委對此政策作如下解讀:
一、決策背景和依據
黨的二十大提出,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在此背景下,糧食產業作為國家糧食安全重要基石,應該抓住轉型升級、提質上檔的重大機遇,加快推動邁向高質量發展,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根據《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池州市支持產業發展資金管理辦法及七個產業發展政策的通知》、《池州市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獎補政策》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二、制定意義和總體考慮
該實施方案主要總結了如何切實抓好我縣糧食和油料生產工作,穩定提升糧食作物面積,科學改進種糧技術,以達到農業豐收成果為目標。加快推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是有效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挑戰、強化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設的根本途徑,對于維護國家安全尤為重要。
三、工作目標
強化責任落實,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確保全面落實 全縣糧食播種面積任務。在年度任務落實到位的基礎上,鞏固并 逐步恢復雙季稻生產,較上年度增加1萬畝以上;因地制宜擴大小 麥面積20%以上;擴大再生稻面積20%以上,穩定提升我縣糧食生產水平。
四、主要任務
該實施方案主要任務:我縣要積極落實市級下達的年度糧食播種面積,產量播種面積的目標任務,與各鄉鎮積極協調對接,由各鄉鎮將任務分解至村組、地塊,將任務嚴格落實到位;充分認識到早稻生產的特殊重要性,按照其按照“行政人員分片保面積,技術人員分 區包技術”的原則,穩住政策、穩住項目、穩住措施,確保雙季 早稻面積在上年基礎上,增加1萬畝以上,提高我縣農田的產出率;對待耕地,要在保護耕地的基礎上提高耕地的質量,禁止將耕地閑置,荒廢永久性基本農田,禁止將耕地轉為它用而從事漁業,林果業等,對非法破壞耕作土地等行為要堅決抵制。在提高耕地質量上,要重點保護好已經建立的高標準農田,引進新興技術實時檢測農田質量,利用科學種植技術,綠色肥料技術等提高土地肥力又能做到無污染。推進“按圖索糧”和訂單化生產,推行全產業鏈開發,促進農民增收,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防止出現“賣糧難”。圍繞“穩糧食面積、擴油菜面 積、提糧油單產、增種植效益”目標,開展精耕細作工作,提高糧食單產提升,以小面積高產帶動大面積均衡增產。對待災情災害方面,加強領導,建立機制,成立應對災害的應對小組,能保證災害發生時能及時開展抗災工作;積極與應急管理局等相關單位配合,科學的研判氣象災害,及時作出應對措施,提高防御力。
五、保障措施
各牽頭責任單位起到主導作用,積極與相關單位,鄉鎮機關積極配合,發揮統籌協調的作用。全面落實中央、省市支持糧食產業開展的多項資金有利政策,提供良好的資金支持。對于相關的糧食企業要多走訪與調研,積極幫助糧食企業面臨的困難提供解決方案,牽頭引線,增強對糧食企業的服務意識,切實幫助糧食企業開展工作。
解讀機構:縣發改委糧食與物資儲備科
咨詢電話:5021467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主辦單位:青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單位:青陽縣數據資源管理局
運維電話:0566-5038187 不良信息舉報 中國互聯網協會
皖ICP備05015023號-1 皖公網安備 34172302000005號 網站標識碼:3417230025 本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