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生態環境監管。建強鄉村兩級巡查隊伍,加大巡查頻率及范圍,聚焦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入河排污口、工業園區等重點區域,開展全方位、無死角的巡查排查工作,做到生態環境問題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處置、第一時間解決,切實提升生態環境監管能力水平。同時,在排查巡查中由點及面,深入摸排同類問題,在問題處理后定期檢查,建立“回頭看”常態化機制,從“一個問題”向“一類問題”延伸,做到舉一反三、徹底整改,不斷補齊生態環保工作的短板和漏洞,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
提升人居環境質量。緊緊圍繞“生態宜居、興業富民、文明和諧”的建設目標,深入開展愛家凈美與村莊清潔等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積極推廣鄉村治理積分制。組織動員11個行政村的黨員干部、網格員、公益崗和志愿者等人員,以村組垃圾清運、整治生活垃圾死角為重點,緊盯田間地頭、河道溝渠、房前屋后等主要區域開展全面整治,對積存垃圾、雜草雜物、亂堆亂建等頑瘴痼疾進行集中清理,確保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扎實推進、取得實效。不斷鞏固美麗鄉村民生工程建設成果,對已建成的22個中心村項目常態化運行管護,推動農村人居環境上檔升級,確保和美鄉村建設走深走實。
厚植綠色發展理念。以全鄉1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為依托,通過線上“兩微一端”平臺與線下宣傳標語、單頁等形式,大力宣傳生態環境保護的政策法規與經驗做法,以看得見的環境提升實效將“人人重視、人人參與”的環保理念厚植村民心間,形成監督合力。同時,結合“一約四會”、黨員“1+1”亮牌工程等工作,樹立村民身邊的環保先進典型,發揮模范引領作用,自覺清理房前屋后及周邊環境衛生,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不斷提高群眾參與環境整治的主動性,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提升,共同走好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