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縣被確定為“鄉村著名行動”先行區以來,積極開展“鄉村著名行動”,讓鄉村釋放資源需求活力,充分發揮地名服務作用。
設標“入”手,為鄉村道路增加“能見度”。夯實路名網,完善新增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地名設標。主城區71條道路新設置燈箱式路名牌18塊,單立柱式T形牌240塊。以S219青美路(蓉城至朱備旅游大道)為軸線,在27個居民點、蓮峰云海、九子巖、將軍湖3個旅游景區,新設地名牌30個。地名牌上設置二維碼,二維碼包含居民點的基本情況,周邊土特產品的推介,所在村、鎮的圖文簡介,所涉景區的音畫介紹,青陽縣簡述等方面的文本、微視頻等宣傳資料。
采集“著”手,為全域旅游繪好“活地圖”。通過高德地圖管家、百度地圖軟件和小程序采集上圖572個,其中自然地理實體采集上圖102條,鄉村居民點采集上圖108條,道路街巷采集上圖62條,公共服務設施采集上圖229條,旅游景點采集上圖39條,興趣點采集上圖32條,及時報錯116個。縣民政、文旅部門還共同開發了“一部手機游青陽”二維碼,打開手機掃一掃,旅游、美食、特產等一應俱全,對居民生活帶來極大便利。
命名“下”手,為鄉村振興添加“加速器”。對酉華、廟前、朱備、喬木、杜村等鄉鎮的21條村道實施命名。注重發揮“地名+品名”效應,先后培育九華黃精、黃石溪毛峰、東堡石磨麻油等地理標志農產品。目前,九華黃精全產業鏈產值已突破17億元,黃石溪毛峰的產值達1.15億元,東堡石磨麻油獲批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安徽老字號等稱號。這些無名路的命名,加上地名標志的特色農產品,有力驅動當地鄉村產業的發展,為“地名+賦能產業振興”帶來新的活力。
信息來源:青陽縣民政局
撰稿:姚佐平
初審:施愈偉
審簽:李 平
發布:張 俁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主辦單位:青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單位:青陽縣數據資源管理局
運維電話:0566-5038187 不良信息舉報 中國互聯網協會
皖ICP備05015023號-1 皖公網安備 34172302000005號 網站標識碼:3417230025 本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