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五育并舉提素養 融合育人促發展
發布時間:2024-07-18 08:42
來源:縣委宣傳部微信公眾號 字號:[默認 大 超大]
近年來,青陽縣進一步落實“五育并舉”,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把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和優質教材建設作為重要任務,注重學生整體素養提升,促進學生健康人格養成,形成了學前教育普惠發展、義務教育優質發展、高中教育內涵發展、職業教育特色發展的良好教育局面。
2023年5月21日,青陽縣舉辦全縣教體系統“學習二十大,師生心向黨”五育并舉育人成果展演活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展示我縣五育并舉育人成效,從競賽展演情況、確定實驗校情況、特色經驗做法等方面共評選出青陽縣第一批“五育并舉”育人成果獎21個,其中德育類5個、智育類4個、體育類5個、美育類4個、勞育類3個。
德育為先,培育時代新人
完善“五育并舉”育人體系、推進“大思政課”建設……近年來,青陽縣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和自然資源豐富的優勢,常態化開展紅色尋訪、勞動教育、科技創新等校外實踐研學活動,將課堂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書桌延伸到自然,打造行走的、有風景的社會課堂,讓學生們在觀察探索中體驗收獲,助力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如何讓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停留在個別的活動層面,而是真正融入學校教學管理全過程,青陽縣不斷探索和實踐,健全心理健康工作網絡,構建全過程、全方位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格局。在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的同時,加強學校心理輔導室建設,開展預警和干預工作,重視排查發現與測評。并且配齊配強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組織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業務培訓與督導,注重加強全體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與技能培訓。
智育為重,實現提質增效
實施“青藍工程”促進教師培養,深化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創建成果,加大音體美教師招聘力度,積極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開展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和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機制……一項項措施在青陽落地開花,推動著全縣優質教育均衡發展。同時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通過實施名師名校長引領、學術委員會領航,形成以師德為核心、以研究為中心、以研興教的良好氛圍。依托“名校長工作室”“名師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等平臺開展名師、優秀教師、名班主任培養工程,提升教師綜合素養。
體育為基,培養陽光少年
2016年,廟前鎮中心小學以全國普及校園足球運動為契機,打造足球特色校園,通過參加特色培訓、聘請專業化教練、完善校園設施、舉辦校園足球班級聯賽等措施,學校足球運動氛圍日漸濃厚。2018年以來,校男女足球隊連續4年代表青陽縣參加全市校園足球聯賽,并取得了較為優異的成績。學校更先后被評選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亞運足球夢想學校、縣少體校足球訓練基地。
據了解,青陽縣已經建立校內競賽、校際聯賽、選拔性競賽為一體的中小學體育競賽體系,構建了縣、校兩級體育競賽制度和選拔性競賽體系。通過建成分學段、分等級的校園體育競賽機制,組織了全縣中小學運動會和足球賽,促進各類體育競賽活動全員化、常態化、品牌化發展。2023年培養國家游泳二級運動員4名,成功創建“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基地”。
美育為要,彰顯文化力量
油菜花盛開的季節,青陽縣朱備學校邀請到青陽農民畫省級非遺傳承人張平安,與學校小學部的學生們一起走出教室,上一堂田野采風繪春課。
在油菜花田中,張平安指導學生們仔細地觀察油菜花的莖、葉、花和形狀,認真記錄層層花海掩映下的遠處小屋和高高聳立的山峰,用手中的畫筆將眼前的春天美景復刻在畫紙上。通過繪春活動,不僅培養了學生們的審美能力和藝術創造力,同時還進一步推進了農民畫“非遺”保護傳承工作。
為提高學生審美素養,青陽縣各校緊扣各學段美育課程目標,開發具有青陽特點、地域特色的地方課程,除了構建以音樂、美術、書法、戲曲等藝術課程為主體,中小幼相互銜接的美育課程體系,還以“青陽腔”為基礎,開展戲曲進校園、進課堂活動。
勞育為本,錘煉高尚品格
公雞打鳴,孔雀開屏,雞鴨成群……每個上學的早晨,青陽縣實驗小學的微型“動物園”里便熱鬧起來,清掃,添水、投喂……一個個小“飼養員”在勞動中不僅培養了自己的觀察力和責任心,更讓一顆顆珍愛生命的“種子”在心間發芽成長。
據了解,為了鍛煉學生勞動動手能力,該校于2023年將校園內一塊閑置的角落打造為勞動種植基地,為每個班級劃分了菜地,從松土澆水,到捉蟲除草,再到栽苗,全部由學生和老師自己動手完成,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如今菜園已經成了孩子們心目中名副其實的樂園。當前全校已形成“班班有基地、個個有特色”勞動場地建設新格局。
場地多樣化、課程本土化、社團精品化、評價多元化……在推進勞動教育的過程中,青陽縣各中小學結合師資力量、教學條件等實際情況,不斷探索具有青陽特色的勞動教育模式。截至目前,我縣共有省級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1處,市級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2處,縣級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4處。該縣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嚴格落實勞動教育課程設置要求,充分利用現有勞動與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推進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全面提升育人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