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青陽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代表第57號建議答復的函
尊敬的劉火根代表:
您在青陽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中提出的《關于加快發展我縣旅游經濟的建議》(第57號)收悉,經研究,現就辦理情況答復如下:
近年來隨著“大黃山”建設、池黃高鐵通車,合池城際、池宣高鐵、S40寧樅高速等重大交通項目加快落地,2至4小時交通圈覆蓋長三角和中部各大城市,周邊聚集了巨大的中高端消費人群,青陽大交通綜合體系不斷建設完善,未來青陽的區位優勢將進一步凸顯,域內游客流量和結構必將進一步提升和轉變,必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我們將堅持交通牽動、協同發展,構建融入“大黃山”共進發展新動能,加快發展我縣旅游經濟。
一、積極引進文旅新業態。緊抓“大黃山”建設機遇,一體推進“景、城、山”建設。打造環九華山度假旅游集聚區,著力培育休閑度假、康養研學、運動體育三大主題業態,建成陵陽文創特色小鎮,建成九華運動休閑小鎮并入選全國96個體育特色小鎮,建成朱備禪修小鎮并入選全國最美特色小鎮50強。創新發展模式,利用文旅專項債積極推進九華秘境風景道、青通河綠道等沿線驛站、標識等節點設置工作。與池州景域集團、江西三清山文旅集團合作成立安徽青陽東九華文旅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深入推進東九華片區資源整合及文旅產業發展。加大民宿培育,開展首屆特色民宿評選,已籌備成青陽縣立民宿協會,依托徽風皖韻特色,建成九華原鄉宿集等精品民宿集聚區,其中初心三舍入選國家甲級民宿。完成東九華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五溪山色省級旅游度假區創建申報和“楊田農展中心”“遇見陵陽”等2023年度“皖美消費新場景”申報。扎實推進文旅深度融合,成功獲評安徽省首批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縣、全域旅游示范縣。
二、積極開展三大品牌創建。一是加快建設國家級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縣,對照國家、省文件要求和《建設方案》標準,鞏固提升建設成果,爭取通過國家、省文旅融合發展示范縣建設驗收。二是打造東九華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指導東九華文旅新公司,對照創建標準,修編完善規劃設計方案,按照“一核一環多組團”的思路,打造以東九華景區為核心,以休閑度假、觀光體驗、農業旅游、康養旅居為支撐的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三是創建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縣,對標學習江蘇溧陽、安徽潛山全域旅游創建經驗和做法,補短板、強弱項,力爭全城旅游創建工作有質的提升。
三、豐富旅游產品并加強產品宣傳。成功舉辦陵陽鍋子百家宴、魅力朱備鄉村沐野節、廟前美“Miao”飛行記·春日趣野節、池州青陽徒步大會等大型節慶活動7場次,創新舉辦第一屆諦聽文化節,邀請著名的《忠犬八公》動物演員、導演、影視團隊以及寵物類博主、大V等,攜寵體驗,持續開展陵陽端午溯“原”、美Miao夜游記、七夕游園會、自駕游大會、足球村超等青山之陽?九華原鄉旅游季系列活動。開展文旅營銷宣傳活動。在市局組織下,赴杭州、嘉興、湖州參加“一城山水一程詩”坐著高鐵游池州系列推廣活動,積極組織九子巖、九華后海、富貴陵陽等文旅企業參加,嘉興作為青陽主場,九子巖等景區還進行了現場推介;聯合九華山風景區赴銀川、大連舉辦“山水池州 靈秀九華”——安徽九華山·青陽文旅康養產品發布會。持續通過抖音、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宣傳青陽文旅,繼續用好抖音平臺還將適時運用直播營銷、網絡營銷、旅游攻略等時下流行的營銷方式,不斷拓展宣傳渠道,擴大宣傳規模。池黃高鐵開通后,積極組織組織九子巖、蓮峰云海等4家景區發放池黃高鐵通車文旅消費券243萬元。申報并成功創建“五洲鉆石獎——文旅國際年度金牌旅游目的地”。市級產業發展類擬兌現獎勵項目申報、2024年度文旅消費券發放情況匯總上報、第十一屆安徽文化惠民消費季特約商戶申報、“5·19中國旅游日”啟動儀式及惠民活動情況上報、縣內A級旅游景區線下窗口統計上報工作。
四、大規模融入數字經濟。這幾年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旅游領域的應用,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智慧旅游成為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深入發展大眾旅游、智慧旅游”的建設方向。面對青陽多年建成全域旅游的好基礎、面對游客對高品質旅游的新要求,縣領導班子的高度重視,啟動了智慧旅游+廣電融合大數據中心項目。持續健全“一部手機游青陽”景區講解、導覽、智能停車、線路推薦等服務,加快高德地圖一鍵智慧旅游宣傳推廣項目建設,推動全縣文旅產業形成線上銷售、線下體驗的模式由傳統型向智慧型轉變。
下一步,我們將根據您的建議,進一步加大貫徹落實力度,致力于青陽旅游發展。我們非常希望青陽旅游能繼續得到您的關注與支持,謝謝!
青陽縣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6月20日
辦復類別:A類
聯系單位及電話:青陽縣文化和旅游局 0566-5021720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主辦單位:青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單位:青陽縣數據資源管理局
運維電話:0566-5038187 不良信息舉報 中國互聯網協會
皖ICP備05015023號-1 皖公網安備 34172302000005號 網站標識碼:3417230025 本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