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國家、省、市、縣相關要求,進一步加強回應社會關切工作,提升政府公信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條 社會關切點由黨政辦負責搜集整理。回應意見由相關單位會同黨政辦負責起草。
第二條 黨政辦建立健全輿情收集、研判和回應機制。業務單位要密切關注重要政務相關輿情,及時敏銳捕捉外界對公眾關注事件的疑慮、誤解,加強分析研判。
第三條 按照“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的要求,深入推進政府信息公開,正確對待輿論監督,做到不缺位、不失語、不被動,牢牢抓住信息發布主動權。以主動做好重要政策措施解讀、妥善回應公眾質疑及時澄清不實傳言、權威發布重大突發事件信息為重點,建立重要政府信息及熱點問題有序發布機制,讓政府信息發布成為制度性安排,增強信息發布的實效,增強信息發布的權威性、時效性,更好地回應公眾關切。
第四條 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尊重宣傳和輿情發展規律,把握時、度、效,科學處置、主動回應群眾關切,提高輿情工作的統籌能力、管理能力和引導能力。在政務輿情的收集與回應上,要注重源頭防范、源頭治理、源頭處置,做到政務輿情第一時間收集、第一時間報送、第一時間整理分析研判處置、第一時間向社會回應,力爭有用有效。
第五條 完善主動發布機制。圍繞中心工作,針對公眾關切,主動及時、全面、準確地發布權威信息,特別是重要會議、重要活動、重要決策部署,事業發展重要動態,重大突發事件及其應對處置情況等方面的信息。
第六條 對發布的政府信息,要依法依規做好保密審查,涉及其他行政機關的,應與有關行政機關溝通確認,確保發布的政府信息準確一致。
第七條 要進一步加強回應社會關切的公開載體建設。充分發揮政府信息平臺作用。要著力建設基于新媒體的政務信息發布和與公眾互動交流新渠道。
第八條 建立專家解讀機制。重要政策法規出臺后,政策起草的牽頭業務單位要主動會同相關單位及時組織專家通過多種方式做好科學解讀,讓公眾更好地知曉、理解政府經濟社會發展政策和改革舉措。
第九條 要通過網上發布消息、組織專家解讀等形式及時予以回應,解疑釋惑,澄清事實,消除謠言。回應公眾關切要以事實說話,避免空洞說教,真正起到正面引導作用。要統籌運用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政務微博微信等發布信息,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微博微信等媒體的作用,擴大發布信息的受眾面,增強影響力。
第十條 加強業務培訓學習。信息公開工作人員、網站工作人員、政務微博微信具體負責人員要加強工作學習,及時參加上級組織的相關培訓,提升個人業務水平。
第十一條 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主辦單位:青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單位:青陽縣數據資源管理局
運維電話:0566-5038187 不良信息舉報 中國互聯網協會
皖ICP備05015023號-1 皖公網安備 34172302000005號 網站標識碼:3417230025 本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