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情況。
(一)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縣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總額52.04億元,較上年增長7.23%;負債總額5.36億元,較上年增長15.73%;凈資產46.68億元,較上年增長6.33%。
|
2023年末資產分布情況表
|
|
資產分類
|
金額(萬元)
|
占比(%)
|
|
流動資產
|
68,336.86
|
13.13
|
|
固定資產
|
90,998.72
|
17.49
|
|
在建工程
|
23,843.04
|
4.58
|
|
無形資產
|
3,423.10
|
0.66
|
|
公共基礎設施等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
|
325,590.13
|
62.56
|
|
政府儲備物資
|
263.11
|
0.05
|
|
保障性住房
|
5,831.86
|
1.12
|
|
其他資產
|
2,132.75
|
0.41
|
|
合計
|
520419.57
|
100
|
|
2023年末固定資產構成情況表
|
|
資產分類
|
金額
(萬元)
|
占比(%)
|
|
|
土地、房屋及建筑物
|
65,349.12
|
71.81
|
|
|
其中:房屋
|
61,464.97
|
67.54
|
|
|
通用設備
|
20,574.88
|
22.61
|
|
|
其中:車輛
|
2,160.33
|
2.37
|
|
|
專用設備
|
3,671.35
|
4.03
|
|
|
文物和陳列品
|
17.18
|
0.02
|
|
|
圖書檔案
|
768.57
|
0.84
|
|
|
家具、用具、裝具及動植物
|
4288.96
|
4.71
|
|
|
合計
|
90998.71
|
100
|
|
(二)縣屬國有企業。
全縣共有各類縣屬國有企業46家,其中:縣國資委直接監管縣建投集團及其控股子公司24家、縣鄉投集團及其控股子公司8家;其他各部門監管14家。2023 年末全縣國有企業資產總額為145.63億元,負債總額為66.39億元,所有者權益為79.24億元,凈利潤2.27億元。
(三)金融類企業。
我縣縣屬國有控股金融類企業1家——青陽縣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10月,注冊資本1.96億元,縣建投集團、省再擔保公司和市銀通擔保公司分別占股58%、32%和10%。參股金融類企業2家,分別是縣建投集團參股安徽青陽九華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占股9.7%;縣建投集團下屬子公司參股安徽青陽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占股5.69%。截止2023年末,國有資本權益2.52億元,其中擔保公司 1.85億元,農商行0.46億元,九華村鎮銀行 0.21億元。
二、管理情況
(一)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
1.管理范圍全面化。資產管理從“小資產”到“大資產”覆蓋,根據新的政府會計制度,在現有6大類資產的基礎上,將公共基礎設施資產、政府儲備物資、保障性住房、文物文化資產4大類別納入資產管理系統,使資產管理更全面、更規范。同時,指導督促各資產管理單位履行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職責,定期組織全縣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全面開展清產核資,通過資產盤點、清理、核實,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2.管理方式標簽化。為了使固定資產在日常管理、使用、處置中更方便、更規范,要求各單位在進一步完善資產基礎信息的基礎上,給固定資產貼上標簽。資產標簽是資產的“身份證”,包含了資產編號、資產名稱、規格型號、使用人、存放地、購置日期等重要信息,在資產日常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粘貼資產標簽是保證固定資產賬實相符、安全、完整的重要手段之一,確保每項資產都有據可查,防范資產流失風險。
3.管理系統一體化。將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融入預算管理一體化,進一步優化資產配置和使用管理,使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有機融合,利用全鏈條管理體系更加準確地完成核算工作,確保資產管理責任可查、有據可依。在全市率先運行縣級公物倉,加強資產流轉,讓“閑”的資產“動”起來。出臺了《青陽縣縣級單位公物倉管理暫行辦法》,細化責任分工,建立政府部門間資產調劑機制,將全縣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進行“一盤棋”統籌謀劃,全力做好閑置資產盤活“文章”。各部門閑置、超標、低效運轉、可重復使用資產,統一納入公物倉集中管理、集中調撥,進一步加強了閑置資產盤活力度,最大限度發揮資產效能,推動資產的有效利用。自2023年6 月第一筆資產入倉,全年共12個單位15批次205件資產通過公物倉流轉,價值791.76萬元。
4.管理程序規范化。根據縣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實際,嚴格執行《青陽縣縣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管理辦法》,全面規范國有資產處置行為,明確處置權限,規范履行審批、資產評估等程序,資產轉讓、出售等一律通過公開方式處置,實行“收支兩條線”,資產處置收入及時、足額上繳財政非稅收入專戶。2023年度,我縣共處置資產53批次,其中30批次分別為無償劃撥968.80萬元、置換35.66萬元、對外捐贈19.42萬元、報廢541.88萬元,23項資產進場交易,評估掛牌價1453.69萬元,成交價1590.89萬元,溢價137.2萬元,溢價率9.44%。
(二)縣屬國有企業管理。
1.抓好重點事項監管。嚴格執行《青陽縣縣屬國有企業重大事項管理暫行辦法》,共受理并辦結各類重大事項32件,其中備案8件、核準7件、審核并報政府審批17件 ,包括2023年度投資計劃和融資計劃、重要資產處置等。推動績效考核工作制度化常態化,組織開展縣建投2023年度黨建和經營業績考核,并根據縣委縣政府年度工作要求,結合企業發展規劃及整體經濟趨勢,參考2023年度各項目標任務完成情況,下達2024年度任務指標。
2.抓好重點產業布局。進一步實施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按照“四個一批”(即:“發展壯大一批、合資合作一批、出售轉讓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工作要求,組建青陽鄉村振興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推進國有企業橫向聯合、縱向整合,打造資源共建共享平臺。圍繞全縣經濟發展重點戰略,推動國有資本與產業聯動調整,引導縣屬國有企業積極培育戰略性新型產業,國有經濟向高端鈣基新材料產業、鎂鋁輕合金產業、特色農業產業、文旅產業等布局,國有資本重點投資方向和領域不斷優化。
3.抓好重點項目謀劃。根據國有資產布局,縣屬集團公司充分發揮國企排頭兵作用,在突出主責主業的前提下,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縣建投集團在原有的物業管理、房地產開發、港口、旅游、工程施工、建材等業態下,新開辟充電樁、光伏發電、冷鏈物流等業務,縣鄉投集團積極參與和美鄉村建設,實施謀劃國儲林項目、全域旅游項目、特色農業產業項目等。
4.抓好市場化改革。分層深化所有制改革,支持縣屬集團公司與其他資本合作,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深入研究謀劃,因企施策、因業施策,實現股權多元化,截至目前,縣建投集團共參股公司11家,如安徽寶鎂輕合金有限公司、青陽東九華文化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參股投資的同時,通過提名管理層、監事會人選的方式,對參股企業實施更加市場化的差異性管控,不斷提升混合所有制企業運營治理水平。
(三)金融類企業管理。
1.聚焦規范經營。加強對國有企業的監管,保障企業國有資產經營活動規范有序,指導企業對擔保操作層面的合規性、抵質押效率等問題分門別類制定處置方案。從在保企業自身生產經營和市場環境入手,縣擔保公司參照商業銀行信貸資產五級分類管理辦法對在保企業進行資產質量分類,并根據分類合理安排保后管理頻次,做到風險早發現、早控制。
2.聚焦創新服務。根據中央和省市縣文件精神,鼓勵擔保公司聚焦普惠金融主職主業,提升服務水平。2023年縣擔保公司充分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功能作用,創新擔保方式、開發業務新品種、擴大反擔保抵質押范圍、拓寬業務覆蓋面。進一步推進新型政銀擔業務合作機制,大力推廣“總對總”、“園區貸”等批量擔保業務,不斷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助力三農。
3.聚焦完善機制。為確保國有金融企業健康、有序發展,指導縣擔保公司建立“三重一大”決策程序機制,并通過構建內審、財務管理、作風建設、人才培養等一系列制度體系,完善固定資產、安全生產、法律事務等管理辦法,加強內部控制;督促縣擔保公司開展人員考核、選任,保證國有金融企業依法依規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