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縣市場監管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決履行法治建設職責,提高政治站位,認真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任務要求,推動全局形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局面。現將相關工作匯報如下:
一、2024年度工作完成情況
(一)加強黨的建設。
強化政治思想引領。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壓實班子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印發《青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黨委工作規則》,開展領導干部分層分級家訪、支部書記集中談話、青年職工座談會、新考錄人員廉政談話,舉辦“科長大講堂”12期。
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將巡視巡察整改貫穿全年工作,嚴整形式主義作風,精簡文風會風,推進基層減負工作。扎實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對全縣58家學校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全覆蓋監督檢查,完成相關問題閉環整改150個,立案查處5件,督促指導8家學校食堂完成暑期改造升級。推進15件群眾身邊具體實事市場監管領域相關整治,檢查夜市肉制品經營戶71戶,對全縣87家電動自行車經營、維修單位非標電動自行車開展逐戶集中清理,抽檢10批次,立案調查8起,發現非法加裝行為1起,實現非標電動自行車全部清零。開展農村自來水收費問題專項檢查,責令三家水廠對多收水費予以退還。
-
持續創優營商環境。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企業年報改革創新,內資、外資、農民專業合作社、個體工商戶年報率分別達 94.69%、97.83%、99.69%、92.11%。落實“一業一查”部門聯合抽查,實施抽查計劃77項,抽查相關主體425戶。開展無照經營督查,抽查市場主體260余戶。全縣全年新增市場主體3515家,實有各類市場主體3.23萬家,完成個轉企43家。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運用。持續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及“入園惠企”活動,指導協助企業完成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項目42件,實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授信金額達6.3961億元。預計全年新增有效發明專利68件,同比增長44.7%;發明專利萬人擁有量達17.9,全年增速可達20%。3家企業獲得“池州市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稱號。
實施高質量發展戰略。開展推進質量強省建設工作成效突出地方申報工作,質量強縣建設工作在全省質量強縣(市、區)工作座談會中作經驗交流。兌現質量提升獎補資金市級免申即享類91萬元。指導服務3家企業主持或參與國家、行業或團體標準制定,指導2家企業獲得CNAS實驗室認證。持續推進安徽省黃精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建設,初步完成實驗室硬件裝修改造與專業技術人員學習培訓。
(三)加強“四個安全”監管
1.加強食品安全監管。以校園食品安全突出問題整治、嚴打肉類產品違法犯罪、罐車運輸食用植物油亂象問題清理排查、“特供酒”清源打鏈、“食安守護”攻堅等專項整治行動為主線,著力排查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問題,查處案件298起,完成食品監督抽檢310批次、食用農產品210批次,風險檢測29批次。對農貿市場開辦者、校園食堂、升學宴承辦單位、奶茶飲品、鹵熟制品小作坊分批次開展食品安全培訓,全力保障兩會、中高考及重大活動食品安全。
2.加強藥品安全監管。深入開展藥品安全鞏固提升行動,持續開展未憑處方銷售處方藥專項整治,完成基本藥品監督抽檢10批次,查處藥械化案件55起。舉辦藥品醫療器械法律法規培訓班,修訂藥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指導幫助2家中藥材種植加工企業申報第六屆“十大皖藥”產業示范基地,2家黃精繁育基地申報安徽省首批植物類道地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順利通過驗收。
3.加強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推進工業產品生產、銷售單位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加強燃氣灶具、消防產品、電動自行車等重點產品監管力度,完成市縣級產品質量抽檢117組,指導2家企業開展缺陷產品召回3萬余件。
4.嚴守特種設備安全底線。開展特種設備安全生產大排查、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加大叉車、電梯、壓力容器隱患排查力度,檢查特種設備使用單位888家、設備2020臺,下達監察指令書172份,排查整改隱患433處,辦理案件13起。推動住宅老舊電梯維修改造更新,7臺電梯已簽訂建設合同等待財政撥款。開展淘汰類生物質鍋爐專項整治,注銷2蒸噸及以下生物質鍋爐13臺。舉辦叉車考證人員專項培訓,與鄉鎮政府聯合舉辦特種設備培訓11場,組織開展了小區電梯困人救援應急演練。
(四)維護民生領域市場秩序
1.維護市場秩序。強化民生領域價格監管,開展了農村自來水收費問題專項檢查、殯葬服務領域收費專項檢查、直播電商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行動。開展電子計價秤計量專項整治行動,對集貿市場主辦者進行專題行政約談,對全縣16家金店電子天平實現強制檢定全覆蓋,強制檢定電子計價秤1218臺。
2.保護消費者權益。制定《青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輿情監測與處置預案》,引入市場監管領域輿情監測系統。編印《青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消費者投訴舉報工作手冊》,受理各類投訴、舉報及咨詢1537件,受理及調處率均為100%。加強“放心消費示范街區”“放心消費示范單位”培育工作,新增線下實體店7日無理由退貨承諾單位240家。成立了首家以退役軍人為骨干的“海民消費維權工作站”。
3.規范行政執法。開展元旦春節“兩節打假”、藥品安全“春風行動”“藥安鄉村”行動、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醫療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等專項執法行動,全年立案459件,移送公安部門案件2件,入選市局典型案例 3件,省局以上1件。
二、2024年工作亮點
推動法治政府建設。落實“五免之城”相關政策,探索柔性執法模式,建立處罰決定、信用修復、合規建設“三書同達”機制,幫助745家失信企業實施信用修復。修訂《青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規范行政處罰工作的暫行規定》,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出臺了《青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平競爭審查工作實施方案》。開展案卷全面評查工作,積極開展食品藥品、安全生產、平安建設、文明餐桌等志愿宣傳。單位主要負責人獲全國“八五”普法中期表現突出個人通報表揚。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局的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一是法律人才隊伍有待進一步加強。法律專業人才缺乏,依法行政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二是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方面存在不足。法制宣傳力度還不夠,基層普法陣地建設還不到位,普法人員隊伍工作接續性不夠強,宣傳效果有待進一步增強。
四、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青陽縣市場監管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錨定“加快打造兩個副中心、爭當全省縣域經濟發展排頭兵”發展定位,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為開創現代化“九華圣境、靈秀青陽”新局面貢獻市場監管力量。
(一)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改進工作作風。將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持續開展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學習教育。壓實黨委班子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突出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常態化開展廉政警示教育,筑牢黨員干部廉潔自律的思想防線。持續推進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推進省委巡視縣委巡察整改成果轉化運用。持之以恒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推動節約型機關建設,推動“過緊日子”常態化。優化工作運轉機制與隊伍結構,加強干部管理和能力建設,提升干部履職能力和水平。
(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構建統一大市場。統籌發展和安全、便利與規范、效率與質量,深化市場準入、準營和退出“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優化“個轉企”登記,推動長三角地區企業遷移便利化和電子檔案信息共享共用。強化政風行風建設,打造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登記審批服務體系。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落實“五免之城”相關政策,探索柔性執法模式,推進“雙隨機、一公開”“一業一查”部門聯合監管,持續推進處罰決定、信用修復、合規建設“三書同達”機制。
(三)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完成黃精產品省級質檢中心建設,完成人員培訓、運轉機制建立等前期工作,確保9月前通過省局驗收。加強九華黃精地理標志保護運用,力爭授權5家。全力推進“黃石溪”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證明商標申請工作。推進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實施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行動、高價值專利培育工程,優化主導產業領域的專利布局和專利儲備,力爭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20%。推進鎂基新材料產業質量強鏈工作,提高質量基礎設施服務產業升級效能。積極爭取質量強省建設工作成效突出地方督查激勵。
(四)堅持守牢安全底線,加強“三品一特”監管。全面梳理現有食品政策、法規、管理制度,結合本縣實際探索建立食品安全全鏈條全領域現代化監管體系,推進落實藥品安全“黨政同責”,督促落實生產和銷售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完善特種設備“一單四制”等重大事故隱患治理督辦制度。深入開展校園食堂、夜市及肉制品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督促企業落實疫苗、麻醉和精神類藥品等重點品種藥品信息追溯工作,推進“規范藥房(庫)”建設、小作坊、小餐飲質量安全提升工作。持續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電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動,強化市場監管系統城鎮燃氣安全和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工作。加強“食品安全宣傳周”“安全生產月”“質量月”等節點普法宣傳力度,常態化開展“你點我檢”“隨機查餐廳”等群眾監督活動,加強重點行業從業與監管人員培訓,提升輿情監測、應急處置和重大活動安全保障能力。
(五)加強民生領域監管執法,維護市場秩序穩定。常態化開展元旦春節“兩節打假”、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醫療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等專項執法。開展電子計價秤、加油(氣)機、出租車計價器等民生計量檢定,加大民生領域價格監管,完善農村供水、轉供電、管道燃氣、旅游景區等經營主體庫,加大義務教育、醫療服務、殯葬等領域收費檢查力度,開展直播電商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行動。推進“放心消費街區”“放心消費單位”培育等民生實事,發揮12345、12315熱線輿情哨所作用,規范信訪、投訴、舉報受理處置工作,著力解決群眾反映突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