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鎮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4年工作回顧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一年來,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以及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為主線,全面落實黨中央和省市縣決策部署,在縣委、縣政府和鎮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不移講政治、謀發展、惠民生,全力以赴興產業、保安全、樹形象,干成了一些原先不敢想、看似干不成的大事要事,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了新成效。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預算8362萬元、增長8.2%,固定資產投資4.21億元、增長32%,規模工業增加值2.69億元,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7.28億元。
一年來,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齊心協力抓項目、優服務,產業強鎮集聚新動能
招商引資質效雙升。綜合運用敲門招商、以商招商、協會招商,圍繞主導產業和優勢資源強鏈補鏈擴鏈,新引進省外億元以上項目9個,完成年度任務225%,其中鎂鋁輕合金項目1個,汽車零部件項目1個,到位資金21.95億元。重點項目優質服務。完成征地拆遷任務,廊道工程于年底前如期完工、S219老山段完成施工、專線18座塔基和2條施工便道順利施工。全力服務鎂基短流程壓鑄中心項目、寶鎂物流園項目等配套工程。項目建設蹄疾步穩。推進招商項目落地見效,安能金屬、鴻昇機械等4個重點項目建成投產。鑄鑫機械、鴻博二期等項目建設按時序推進。加大企業培育力度,新增規上企業3家、限上商貿企業2家,盤活閑置企業3家,實施技改項目5個。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強化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爭取專項債資金1500萬元,實施電網工程3個,硬化提升工程5個。開展園區提檔擴容行動,拆除園區民房7戶,擴增建設用地155畝。強化人才支撐,新建池州市鄉級人才驛站,引進國內高層次人才3人、海外高層次人才3人、創新團隊1個。
(二)多維發力抓建設、促提升,鄉村振興擘畫新圖景
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聚焦特色種植養殖,完成稻魚綜合種養1000畝、九華黃精1070畝。依托鄉村振興產業園,招引六匹狼農業公司,搭建產業聯盟,建設規模化的種植養殖基地、加工廠區以及倉儲展銷中心,打造現代農業綜合服務體,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59萬元。深化和美鄉村建設。打造宜居宜業“新樣板”,投入1400余萬元,建成常洲村安置區,交付宅基地48個、安置房15間,常洲村黨群服務中心綜合體正式啟用。挖掘“范滕”文化,建成楊梅橋村滕家沖和美鄉村點,穩步推進十里崗村里六房和美鄉村點建設。全面美化鎮村環境。開展美麗集鎮專項提升行動,集中整治亂搭亂建、亂堆亂放,更新廣告標牌5塊、清理垃圾24噸、拆除不規范店招21個、規劃車位146個、修補路牙石及綠化護欄489米。創建和美家園2個、美麗宜居自然村莊5個、和美人家示范戶18戶,改廁202口,打造秀美新河新畫卷。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積極爭取鄉村振興銜接資金289萬元,實施銜接資金項目4個。精準幫扶持續發力,累計發放特色種養業、雨露計劃、交通補貼、光伏分配收益等各類補助資金59.89萬元,開發公益性崗位36個。全力做好防返貧動態監測,全年新增監測對象3戶5人,風險消除3戶9人,2024年脫貧人口人均收入2.23萬元,較上年增幅9.7%。
(三)凝心聚力抓治理、守底線,和諧社會展現新局面
生態底色更加鮮明。嚴格落實環保責任,常態化開展環保“三同時”審查,實施礦山揚塵污染、工業煙塵污染、港口碼頭污染專項整治行動,高標準完成省環保督察信訪件整改2件。壓實河長制、林長制責任,清理河湖“四亂”問題26個,清理垃圾19.15噸、圍網1038米,完成森林撫育1713畝、封山育林500畝、人工造林303畝,義務植樹4.5萬株。安全生產緊抓不放。深入實施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開展煙花爆竹、小火亡人、有限空間、“一廠多租”、燃氣安全等安全隱患專項整治行動,督查檢查18次,摸排整改事故隱患1090個。完善“大應急”體系,防汛期間,組建應急隊伍12支370余人,高溫下堅守防汛一線30余天,巡堤查險500余次,消除隱患點10處,實現平安度汛。基層治理探索創新。深化“三治”融合基層治理模式,成立履規踐約隊伍11支,優選網格員60名,開展履職培訓14次,常態化排查化解矛盾糾紛319件。完善綜治中心運行機制,“民疑民問”三日回復,矛盾糾紛閉環推進,信訪事項專班化解,截至目前,化解群眾來訪136件、市長熱線147件。
(四)用情用力抓實事、暖民心,美好生活增顯新成色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著力完善交通路網,新建“四好農村路”3.1公里、道路養護11公里,強化道路安全,新建園區交通信號燈1處,新增路燈76盞,實施農村公路安全隱患治理7.2公里。完善水利設施,爭取項目資金180萬元,實施溝渠硬化3.5公里,全力配合實施東山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和東山水庫灌區、童埠圩灌區改造工程。社會事業繁榮發展。堅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做好“非遺文化+”文章,舉辦龍船調文藝匯演活動20余場,春節期間,開展“龍船送祝福、非遺鬧新春”系列活動。依托新河文創園、法治文化廣場等載體,開展法治書畫展、法治圖片展等特色法治宣傳12次,營造尊法學法、崇德向善的社會風氣。豐富文娛活動,組織群眾參加池州市廣場舞大賽,獲市三等獎。民生保障全面落實。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完成適老化改造10戶,新河敬老院宋志剛獲評“全國民政系統勞動模范”稱號。實施就業優先戰略,舉辦專場招聘會6場,提供崗位665個,申請創業貸款合計220萬元。嚴格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低保特困人員動態調整127人次,發放城鄉低保、殘疾人兩項補貼、特困人員供養、高齡老人補貼等資金440萬元。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5.4%。
與此同時,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宗教、檔案、老干部和關心下一代等事業也取得新進步。
(五)不遺余力抓作風、提效能,自身建設呈現新氣象
政治建設深入推進。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折不扣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落實省市縣工作要求,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扎實抓好審計反饋問題整改,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見效。法治建設貫穿始終。自覺接受人大監督和社會監督,受理人大代表建議658件,主動公開政務信息762條,點擊量達10萬余次。嚴格執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研究部署相關事項37次,開展合法性審查2次、社會穩定風險評估7次、依法評估13次。效能建設有效提升。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深入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大力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全年“三公”經費同比下降5.1%。
各位代表!這些成績來之不易、成之惟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舉旗定向、科學指引的結果,是縣委、縣政府和鎮黨委總攬全局、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鎮人民團結奮斗、辛勤付出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鎮人民政府,向全鎮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向奮戰在各條戰線上的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向在新河投資創業的企業家、建設者以及關心支持新河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須努力;會心不遠,要登絕頂莫辭勞。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我鎮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一些困難和瓶頸:一是經濟發展質效不高。我鎮企業多為傳統產業,缺乏大項目帶動,園區發展受規劃、土地、資金等要素資源限制。二是現代農業發展規模不大。我鎮農業特色產業仍然存在規模較小、品牌不響、產業化經營水平不高等問題,亟待提升檔次和水平。三是民生改善力度不夠。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還不夠到位,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基層治理等方面仍有短板弱項。四是少數干部改革創新、狠抓落實的能力有待提升。
二、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新河加快趕超跨越的關鍵之年。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學習領悟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河篇章。
綜合考慮,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780萬元,同比增長5%;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5億元,同比增長7%;新增“五上”企業8個。重點抓好以下4個方面工作:
(一)堅持擴投資、強招引、優環境,交出產業強鎮“高分答卷”
全速推進項目建設。貫徹“寶鎂無小事,怎么支持都不為過”的理念,繼續服務“一號工程”,確保寶鎂廊道、鎂基短流程壓鑄中心、寶鎂物流園等配套工程如期建成。開展S219省道工程2標段征遷、川氣東送工程協調服務等工作。加強項目調度,聚焦鑄鑫機械、鴻博二期等在建項目,緊盯時間節點、倒排工期,確保早建成、早達效。推進九華富康、真信涂料、樂旺配件、瑞馨閥門等企業技改擴規、增資擴產。向存量謀空間,推進僵尸企業、落后產能、閑置用地騰籠換鳥,促進“老樹發新芽”。
全力沖刺招商引資。樹牢“大招商、招大商”理念,動態更新主導產業招商圖譜,圍繞鎂鋁輕合金材料、汽車零部件、現代機電裝備等新興產業,積極開展敲門招商、以商招商、協會招商,重點突破延鏈補鏈強鏈的大項目、支撐性引領性的好項目,確保引進省外億元項目8個、到位資金22億元。
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深入實施規上工業“擴規模、優結構、提質量”三年行動,強化企業培育,新增“五上”企業8個。高標準實施園區專項債項目,加快推進園區綠化硬化、供水供電、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要素保障,推進標準地建設,平整建設土地150畝,為企業落戶拓展空間。優化人才服務,實施新河鎮人才驛站二期工程,常態化提供政策解讀、就業指導、招聘宣傳等人才服務。
(二)堅持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交出鄉村振興“滿意答卷”
高水平謀劃發展藍圖。結合各村特點,明確村級發展定位,推動常洲、烏龍、陀龍、老山等村打造寶鎂優質服務區,推動楊梅橋、周橋、新建等村打造和美鄉村示范區,推動十里崗打造基層治理、園區服務中心區,推動團結、洪山、向陽等村打造特色種植養殖示范區,實現多元化、全方位發展。
高質量發展現代農業。立足新河鎮農業資源優勢,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做好特色種植養殖“農頭工尾”文章,種植九華黃精660畝,皖南土雞規模化養殖,引進、建設水稻育秧中心、稻蝦混養實驗室、農業生產體驗等產業化項目。深耕鄉村振興產業園建設,發揮現代農業服務綜合體作用,整合鎮域種植養殖、產品加工、倉儲展銷資源,進一步壯大集體經濟。深化農村改革,完成二輪土地延包工作。
高品質建設和美鄉村。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建成十里崗村里六房和美鄉村點,建設美麗宜居村莊6個。鞏固美麗集鎮建設成果,實施集鎮整治提升工程,新建公共充電樁、撇洪溝安全護欄。深入挖掘“范滕”文化,結合滕子京墓、間歇泉等自然資源,打造鄉村旅游示范線。
(三)堅持守底線、筑防線、強治理、交出安全穩定“平安答卷”
守牢生態紅線。系統推進工業、生活、農業面源污染協同治理,深入開展秸稈禁燒、揚塵治理等整治行動,系統解決好油煙、垃圾、污水等群眾“家門口”生態環境問題。加大企業環保監管力度,拓展“環保管家”覆蓋面,一體貫通隱患排查、溯源治理、積案攻堅責任鏈條。全面落實林長制,實施林下種植312畝、人工造林290畝,提高林木資源質量。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常態化開展河湖“四亂”專項整治行動,提高河湖管護水平。
守穩安全底線。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常態化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健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深化消防、森林防火、燃氣、建筑施工、煙花爆竹、道路交通等重點領域隱患排查,嚴防安全事故發生。構建“大應急”體系,加強應急隊伍建設,提升應急救援能力。
把牢穩定防線。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學習借鑒“六尺巷”工作法,深化“三治”融合的基層治理體系,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力度,把矛盾化解在源頭、問題解決在當地、隱患消除在萌芽。強化陣地建設,新建村級法治廣場2處,織密農村天網,新增監控40個。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反邪教、禁毒、反詐騙等工作,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
(四)堅持惠民生、解民憂、促和諧,交出一心為民“暖心答卷”
辦好民生實事。立足發展所需和群眾所盼,遴選、實施民生實事項目10個,讓暖民心行動落到實處。突出就業優先導向,加大重點群體就業扶持力度,開展農村勞動力培訓和實用技能培訓。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做好非遺結合文章,用活龍船調特色載體,常態化開展文藝匯演活動,營造良好社會風尚。
優化公共服務。做優養老服務,鞏固優質醫養結合示范中心建設成果,實施養老服務中心提升工程。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新建“四好農村路”2.4公里,道路安防整治1.1公里,溝渠硬化500米、溝渠清淤1500米、山塘維修2處、重建泄洪閘3處、蓄水池1處,全面完成東山水庫灌區、童埠圩灌區建設協調工作。
筑牢民生保障。實施精準救助,全面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參保率。關注特困群體,保障婦女、兒童、老人權益,加大各類人員核查力度,全面落實低保、特困供養、殘疾人保障等救助政策。加強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因人因戶落實幫扶措施,精準消除返貧致貧風險,用足用好到戶項目、公益性崗位、小額信貸等政策措施,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
三、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重任在肩,惟有擔當。我們要始終堅持黨對政府工作的全面領導,鍥而不舍加強自身建設,堅決當好執行者、行動派、實干家,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一)鑄牢忠誠之基。始終堅持把黨的建設放在首位,深學細悟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高質量落實“第一議題”制度,真正做到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二)厲行法治之舉。堅持依法行政,將法治理念貫穿政府工作各個環節、各個領域,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堅持民主集中制,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推動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加強政府信息公開,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依法接受人大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三)恪守為民之責。堅持人民至上,厚植人民情懷,始終站在群眾立場上想問題、辦事情,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辦好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用政府的擔當作為換來千家萬戶的歲月靜好、幸福安康。
(四)永葆清廉之心。堅決扛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切實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鞏固黨紀學習教育成果,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堅持政府過“緊日子”,群眾過“好日子”,嚴控“三公”經費,大力糾“四風”、樹新風、優作風,讓干部更清正、政府更清廉、政治更清明。
(五)砥礪實干之志。為政之要,貴在落實、重在實干。持續增強爭先意識,樹立正確政績觀,堅持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確保各項工作定必干、干必成、成必優,鍛造“事事馬上辦、個個敢擔當”的工作作風。
各位代表!藍圖繪就,正當揚帆破浪;任重道遠,還需策馬揚鞭。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砥礪前行中踐行鏗鏘的誓言,在拼搏奮斗中書寫時代的華章,為奮力譜寫現代化美好新河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