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青陽縣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公共資源交易管理中心的精心指導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對標全國統一大市場部署要求,著力打造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今年以來,中心牽頭的招投標領域營商環境工作連續3個季度位居全市第一,推動我縣公共資源交易工作高質量發展。
2024年,我縣公共資源交易共1390項次,總成交額215352.44萬元。其中建設工程84項次,預算金額161107.50萬元,中標金額148388.36萬元,節約資金12719.14萬元,資金節約率7.89%;政府采購1229項次,預算金額12835.09萬元,中標金額11546.65萬元(其中電子賣場1158項次,中標金額1941.74萬元),節約資金1288.44萬元,資金節約率10.04%;產權交易45項次,預算金額為13060.86萬元,成交金額13435.78萬元,增值資金374.92萬元,溢價率2.87%;土地礦產交易32項次,預算金額為41981.66萬元,成交金額41981.66萬元。
一、圍繞重點項目,提升服務效能
(一)重點項目提前介入。主動與縣發改、住建、交通、水利等部門對接,及時掌握全縣重點工程、重點項目申報、立項情況,為招標采購單位提供招投標政策咨詢服務,協助業主單位提前做好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和招標計劃提前發布工作。在交易大廳設立“重點項目快捷受理窗口”,對教育、民生等重點項目優先辦理進場交易,確保 “零跑腿”、“零等待”。今年以來,完成預算1000萬元以上的重點項目交易37項次,交易金額129420.35萬元。
(二)緊急工程全程服務。對縣委縣政府安排的緊急工程項目,進入“綠色通道”,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壓縮工作流程和時間,突破八小時工作制,實行延時服務、容缺受理、專人跟蹤服務,做到“隨時辦、立即辦、加快辦”,提前預排開評標時間和場地,為項目早開工、早建成贏得時間。
二、聚焦平臺建設,規范交易行為
(一)嚴格見證服務管理。嚴格執行全市公共資源交易“打招呼”登記報告和招標人代表廉政提醒制度,持續優化內部見證服務,發現不良交易行為,及時糾正上報。今年以來,共向行業監管部門移送15個項目48條招標異常線索。進一步規范競爭主體交易活動,嚴格執行《池州市公共資源交易競爭主體及相關人員不良記錄及披露管理辦法(試行)》,上報競爭主體及相關人員不良記錄信息29條。
(二)規范專家抽取管理。加強省公共資源交易評標評審專家抽取終端管理,設立評標評審專家抽取室,實施24小時全天候監控,安排責任心強、熟悉業務的正式在編人員負責專家抽取,并對抽取過程刻盤存檔,確保專家抽取工作科學、規范、保密。今年以來,抽取專家729人次,其中平臺交易項目605人次,非平臺交易項目124人次。嚴格執行《安徽省公共資源交易評標評審專家履職考評工作規范》,如實記錄評標專家履職表現,今年以來,對10名專家給予扣分處理。
(三)嚴格招標代理機構管理。依據《池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代理機構管理辦法》,實行一標一考核,按月披露代理機構服務質量,推動代理機構誠信經營、規范操作。今年以來,共對42家招標代理機構進行考核,7家優秀的代理機構得到加分獎勵,16家存在不良行為代理機構進行扣分處理,其中暫停公共資源交易系統操作權限2家,約談代理機構法人代表4人次。
(四)加強檔案管理和數據分析。高標準改造檔案室,添置密集架10組,積極開發交易項目檔案信息資源,滿足交易項目檔案的利用需求。今年以來,共歸檔檔案40卷,為相關單位提供檔案查詢服務30次。及時對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分析,形成每月工作簡報和半年交易數據分析報告,為縣委縣政府在全縣經濟發展決策中提供數據參考。
三、拓寬服務舉措,優化營商環境
(一)嚴格招標文件審核。嚴格落實招標計劃提前發布和招標文件標前公示制度,督促招標采購人落實招標文件公平競爭性審查等內部監督機制,協助行業主管部門對招標文件進行會商,破除交易隱形壁壘。在此基礎上,對預算5000萬元以上政府性投資、國有資金占控股或主導地位的建設工程,在開展招標活動前,招標方案必須經過縣政府同意,相關單位對項目立項、資金、土地等要素落實情況把關,防止項目“帶病”招標。
(二)推進“雙盲”遠程異地評標。根據省、市統一部署,建成遠程異地評標室1間,升級改造“雙盲”評標工位5個、隔夜評標休息室2間,實現項目評標評審能夠統籌全省專家和工位資源,隨機抽取專家、匹配工位,同時有效遏制評標評審中出現的“專家小圈子”等現象。今年8月份以來,已成功開展23場“雙盲”遠程異地評標,其中主場7次、客場16次。
(三)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全面推廣保函替代保證金,保函替代率達90%以上。自2024年3月1日起,全面停收政府投資項目投標保證金,對政府投資項目以外的,鼓勵招標人取消投標保證金或鼓勵對在“信用中國”標注為“守信激勵對象”的投標人免收保證金,不斷提升市場主體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四)加大信息宣傳力度。積極宣傳我縣招投標領域營商環境好經驗、好做法,建立信息宣傳激勵機制,調動干部職工寫作的積極性、主動性。2024年以來發布宣傳信息60條,其中4條被人民網采用,2條被《安徽日報》客戶端采用,20條被省公共資源交易監管網采用,3條被《池州日報》采用,2條被市《池州市創建一流營商環境工作簡報》采用,29條被縣級媒體采用。
四、堅持問題導向,抓好三項整改
(一)配合開展省委巡視反饋問題整改。聚焦省委巡視反饋的“園林綠化工程招投標監督有欠缺和工程建設領域風險突出”等方面2個問題,配合縣紀委監委積極推進問題整改,印發《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重大風險防控辦法》和《關于進一步規范非依法必須招標項目交易活動的通知》,印制《招標采購應知應會手冊》宣傳單頁1500份,發放至招標招標采購單位,引導其項目依法進場交易。舉辦2期全縣公共資源交易業務培訓班,先后委派業務骨干到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林業局、縣教體局、酉華鎮以及縣建投集團開展招投標法律法規培訓。針對我縣國有企業主要負責人在招投標領域違紀違法問題,為壓緊壓實招標人主體責任,防范化解工程建設領域的廉政風險,起草了《關于進一步落實招標人主體責任規范招標投標活動的通知》,待縣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后印發。
(二)牽頭開展工程建設領域招標投標管理專項審計反饋問題整改。配合市審計組對我縣開展為期2個月的招標投標管理專項審計,針對市審計局反饋的7個方面65個問題,印發了《整改方案》,制定了162項整改措施,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任務52項,正在推進13項。
(三)配合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考核反饋問題整改。針對2023年全省考核評估中,反饋的“個別項目招投標程序不規范”的問題,幫助招標單位分析問題原因,細化整改措施,并在該單位開展專題業務輔導,面對面交流,點對點解答,確保點上問題改到位。同時舉一反三,會同縣農業農村局,對全縣11個鄉鎮今年以來財政銜接資金場外交易項目檔案資料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問題24個,提出整改建議 10 條。
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縣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將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精神,進一步對標招投標領域創優營商環境工作指標,穩步推進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工作,全力服務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一)實行標前公平競爭審查。繼續推行招標文件標前公示制度,倒逼招標人科學合理制定項目招標文件。按照“一標一審”原則,要求招標采購人在編制招標采購文件時,先行開展公平競爭審查后,監管部門再對公平競爭等行為點會商審查,破除市場準入壁壘。對預算2000萬以上采用綜合評分法的工程建設項目,縣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召開專題會議,對招標文件進行會商,會商意見反饋給招標人,切實維護潛在投標人的合法權益。
(二)全面實施“雙盲”遠程異地評標。嚴格對照《安徽省公共資源交易“雙盲”遠程異地評標評審工作規范(試行)》,對符合“雙盲”條件的項目,全部實行“雙盲”評審,防止評審專家信息泄露,降低專家被“圍獵”風險,切實保障評標評審陽光公正。
(三)深化交易協同監管。完善信息聯通共享和公開機制,邀請行業主管部門和綜合監管部門全程參與重大項目開評標監督。優化見證服務工作,對發現的違法違規問題,及時上報,并協助監管部門調查處置。積極推行標前會審、標中見證、標后履約檢查機制,實現項目交易全流程公開管理,提高交易見證和監管精準度。
二、創優平臺服務舉措
(一)夯實交易平臺數字化基礎。依托不見面開標、遠程異地調度、數字見證、交易全程痕跡記錄,評審過程風險提示等手段,縱深推動交易過程數字化,全面形成交易行為方便快捷、安全可靠、數據留痕、流程可溯。
(二)推進交易服務標準化。深化市縣一體化管理,運用全市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規則、平臺服務管理規范、操作流程及招標文件范本,消除人為設置的限制和壁壘,為交易主體創造公平、高效的市場環境。
(三)強化交易現場見證服務。實行交易項目“一項目一見證”制度,如實記錄公告公示信息發布及時性、專家抽取操作合法性、評標過程合規性、中標結果公示準確性、資料歸檔完整性等環節,推動各方交易主體依法依規進行公共資源交易活動。
(四)提升招標代理服務水平。嚴格落實《池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代理機構管理辦法》,開展招標代理機構星級評定,定期在市中心門戶網站醒目位置公開服務質量信息。著力開展代理機構業務培訓,提升從業人員服務水平。
(五)加強隊伍建設。持續開展內部業務人員輪訓,助推業務人員掌握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能。發揮“黨員示范崗”作用,進一步落實窗口服務滿意度評價制度,不斷提升文明優質服務水平。
三、提升黨建工作水平
(一)進一步強化黨建工作。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指導公共資源交易工作,嚴格執行“第一議題”、“三重一大”制度和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按照“四強”黨支部的要求,抓好機關支部規范化建設。把牢正確輿論導向,守牢意識形態陣地。深化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干部職工法治觀念。
(二)筑牢交易廉政防線。全面履行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不定期開展黨紀黨規學習,組織干部職工觀看廉政教育電教片、庭審視頻等,通過鮮活的案例,警醒黨員干部職工敬畏黨紀法規。在交易場所醒目位置打造廉潔文化墻,警示交易參與各方主體守住底線、筑牢防線、不踩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