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雙合村西塘組的周大爺擰開水龍頭,清冽的自來水嘩嘩流淌。望著煥然一新的管道,他感慨道:“幾年前的自來水管道改造后,水清了,水流也大了,我們可以24小時用上自來水了,再不用為斷水發愁了!”而在通往黃山村的方向,嶄新的村路延伸到遠方,村民騎著農用車平穩駛過,車輪下再不見往日顛簸揚起的塵土。這些溫暖瞬間,正是木鎮鎮以“一事一議”小支點撬動民生大幸福的生動縮影。
惠民政策暖民心。“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是國家為破解村級公益事業建設難題開出的“良方”,是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推進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的重要舉措。其核心在于“民主議事、群眾受益、財政獎補”。即由村民通過民主程序商議決定迫切需要建設的村級公益項目,政府則按政策規定給予相應的財政資金獎補支持。這一政策將“政府想干”與“群眾想要”無縫對接,破解了村級公益事業“事難議、議難決、決難行”的困境,成為激活鄉村內生動力、凝聚民心的金鑰匙。
從項目清單到幸福答卷。木鎮鎮緊抓政策機遇,為10個村積極爭取了涵蓋道路、飲水、溝渠灌溉、路燈亮化等方面的“一事一議”項目,從多個維度為鄉村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將政策春風化為了具體行動。目前,武圣、雙合、新竹、長勝、黃山等5個村超5公里的道路已修繕完成,不僅進一步提升鄉村“顏值”與出行品質,更為農產品運輸開辟暢通渠道,助力農副產品走出鄉村,拓寬村民增收致富的路徑;雙合村、雙云村涉及15個村民組的自來水管道改造徹底告別“銹水管、時斷水”的歷史。新鋪設的8050米主管道如血脈延伸,8800米入戶管道將清水送入千家萬戶。擰開水龍頭的那一刻,是幾代村民期盼成真的安心與喜悅;南河村、越路村實現880米的溝渠硬化,增加5個村民組的排澇、灌溉面積,滿足當地農戶汛期、旱季的排澇、灌溉需求,實現農作物產量增長;雙云村山崗組、七沖組和楊沖組56盞路燈的新建,曾經夜晚漆黑、靜謐小山村也燃起了“星星之火”,在這光亮下,村里的大爺大媽歡快地跳起了熱鬧的廣場舞。今年7月份,雙云村的自來水項目也在緊鑼密鼓的施工中。
小項目織就大民生網絡。一條路、一盞路燈、一管清水,這些散落在十個村的“點”,正由“一事一議”的絲線串聯,編織成覆蓋木鎮鎮的民生幸福“網”。從“出行難”到“通途暢”,村路的鋪設,形成內暢外聯的鄉村脈絡。它不僅解決了“出行難”的問題,更拉近了城鄉距離,暢通了發展血脈;從“喝水愁”到“水無憂”,管網改造惠及千家萬戶,從源頭守護了村民“舌尖上的安全”,為鄉村振興注入“健康源動力”;從“夜里黑”到“亮堂堂”,不僅創造休閑健身的場所,更是傳承文化、舉辦活動、凝聚鄉情的精神高地,讓文明鄉風浸潤心田。民心所向,星火成炬。當雙云的廣場響起歡快樂曲,當雙合的清泉流進灶臺,當新竹村的貨車滿載糧食駛向市場——“一事一議”這把鑰匙,打開了通往民心的幸福之門。這些項目的落地實施,將全面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優化人居環境,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奠定堅實基礎,讓廣大村民共享發展成果,實實在在提升群眾的獲得感與滿意度。
下一步,木鎮鎮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主動作為,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以更實的舉措、更大的力度,持續解鎖民生幸福密碼,讓發展的陽光雨露遍灑大地,溫暖每一位百姓的心田。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主辦單位:青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單位:青陽縣數據資源管理局
運維電話:0566-5038187 不良信息舉報 中國互聯網協會
皖ICP備05015023號-1 皖公網安備 34172302000005號 網站標識碼:3417230025 本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