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與非法集資案件手段不斷演變,形式越來越隱蔽。為進一步提升社會公眾對電信網絡詐騙和非法集資活動的警覺性,增強人民群眾的風險意識,守護大家的合法權益,我局組織開展反詐防非專項宣傳活動。
精準發力,瞄準宣傳重點。一方面,深入剖析當前高發電信詐騙案件的類型與手法,明確以企業財務人員等易受騙群體作為重點宣傳對象,結合其工作生活場景開展“精準滴灌”,圍繞冒充熟人領導、冒充軍警購物、虛假貸款等高發類案開展重點宣傳,以真實案例揭露詐騙步驟與話術本質,著力提升公眾的風險辨識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切實守護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另一方面,緊密圍繞非法集資的違法性、欺騙性和危害性核心特征,系統宣傳其常見包裝形式、運作模式及社會后果,強化《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等法律法規普及,提高群眾的識別能力,避免切身利益受到損害,同時,注重區分對象,面向不同受眾開展宣傳教育,針對受害人文化水平較低的特點,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具體案例說“法”、講“法”, 使廣大群眾認清非法集資的性質和危害,增強識別和防范非法集資的能力。
多維觸達,豐富宣傳形式。一是以“雙隨機、一公開”為依托,在進企檢查的同時開展宣傳活動。我局今年以來對多家企業實施“一對一”上門宣講,通過現場發放《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簡明讀本、防非反詐宣傳單頁等形式,宣揚“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詐騙”,為企業員工敲響警鐘,厚植全民防非、主動拒非的良好社會氛圍,筑牢財產安全防線。二是在微信群里發布反詐防非提示,讓各企業財務人員、代理記賬人員警惕電信網絡詐騙與非法集資,覆蓋人數50余人,覆蓋企業20余戶,有效提升了關鍵崗位人員的風險意識和辨別能力,從源頭上為企業資金安全筑牢防線。
久久為功,確保宣傳實效。以5·15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宣傳日、6月防范非法金融活動宣傳月、歲末年初等重要節點為依托,開展常態化宣傳活動,全面提升企業員工識騙、防騙能力。著力提升早發現、早識別、早預警能力,堅持打防結合、打早打小、綜合施策,堅決遏制詐騙和非法集資高發態勢,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和大規模群體性事件的底線。堅持以“群眾看得懂、聽得進、有觸動”為目標,努力實現“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實效,推動反詐防非工作持續深化。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主辦單位:青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單位:青陽縣數據資源管理局
運維電話:0566-5038187 不良信息舉報 中國互聯網協會
皖ICP備05015023號-1 皖公網安備 34172302000005號 網站標識碼:3417230025 本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