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一)規模工業增加值。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0.7%,三縣一區排名第二,分別高于全省、全市平均增速2.2、1.5個百分點。
(二)規模企業數。當月納規企業1戶【久航鍛造】,累計新增規企19戶,并列全市三縣一區第一,現有規企數202戶,規企數全市第一。
(三)工業投資。完成工業投資40.2億元、增長3.5%,高于全市13.3個百分點,三縣一區排名第一;其中,制造業投資39.1億元、增長2.6%,高于全市0.5個百分點,三縣一區排名第二;技改投資15.1億元、增長42.5%,高于全市31.1個百分點,三縣一區排名第二。
二、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一)總體情況
全縣經濟運行接續向好,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111.4億元、增長16.3%,增速居全市第一;累計用電43055萬千瓦時、增長9.4%。從月度監測看,當月產值16.5億元、增長17%,當月用電6762.4萬千瓦時、增長15.1%。
(二)重點產業情況
1.鎂鋁輕合金產業拉動作用明顯。當月產值4.6億元、增長130.3%,累計產值29.4億元、增長132.2%,占全縣規企總產值比重26.4%,較去年同期提高13個百分點,拉動規企產值增長17.5個百分點。當月用電903.4萬千瓦時、增長79.4%,累計用電4130萬千瓦時、增長28.4%。金林新材料、安徽寶鎂、億盛源新材料、安能金屬4家企業,分別實現產值10.7億元、5.2億元、2.5億元、1億元,較去年同期新增產值達17.7億元。
需要關注的問題:再生資源回收“反向開票”需大量業務人員,受業務人員不足影響,部分權重企業生產不及預期。如,金林新材料第一條陽極板生產線月均業務人員40人,累計業務人數已達280人;第二條生產線銅桿線開工,月均新增業務人員169人,年內4個月內需新增676人,企業反饋難度很大。
2.現代機電裝備產業穩增長動能不足。累計產值38.6億元、增長0.8%,增幅連續5個月下滑。累計用電19188.5萬千瓦時、增長9.5%。用電量高于產值增長主要原因:當前國內鐵產品價格下降10%,受此影響68戶規企中,產值下降企業33戶,下降面高達48.5%。
需要關注的問題:一是產值前10企業累計產值27.2億元,新增產值3798萬元,僅增長1.4%,拉動力明顯不足。二是7戶年度“小升規”企業累計產值1.2億元,戶均產值1768萬元,只有68戶企業平均產值5676萬元的31%,成長性企業發展不快。三是泫氏鑄造高爐技改主體工程建設已基本完成,但受資金影響遲遲不能投產。
3.高端鈣基產業對年度指標影響逐步加深。當月產值4.3億元、下降7.1%,累計產值31.6億元、下降6.1%,占全縣規企產值比重28.3%,較去年同期下降6.8個百分點。當月用電2410萬千瓦時、增長1%,累計用電17147萬千瓦時、增長7.8%。
需要關注的問題:一是8戶政策性關閉爐窯企業,1-3季度產值將減少2億元,下拉全縣規企產值增長1.62個百分點;全年產值減少3億元、下拉全縣規企產值增長1.75個百分點。二是受市場需求不足影響,行業內卷嚴重,氧化鈣產品價格下降20%左右,29戶爐窯企業累計產值14.7億元,下降7.5%;價格下滑傳導至白云石、石灰石價格下降10-30%,16戶規模礦山累計產值8.18億元、下降14.1%。
(三)規下企業情況
目前全縣規下在庫樣本企業46戶,規下樣本村5個,上半年報數企業26家累計上報產值4476萬元、增長54.7%,規下工業增加值增長4.1%,較一季度下降4.5個百分點。主要原因:國家統計局賦予各樣本企業“權數”調整較大。其中,規上退庫企業權數擴大,導致下拉作用明顯,新增企業意立金屬、佰事特累計產值1995.7萬元,但二季度“權數”由8調整至1,貢獻力較一季度大幅拉低。
三、下步工作打算
對標三季度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0.5%、全年增長11%的發展預期,聚焦重點領域與關鍵環節,精準施策、靶向發力,推動全縣經濟運行穩中有進、持續向好。
(一)強化重點企業幫扶。一是重點推進金林新材料第二條銅桿生產線9月份開工,全年產值突破20億元,力爭達到25億元。二是督促寶鎂輕合金加快釋放產能,確保全年產值突破10億元,力爭完成14億元年度預期。三是支持勝遠電源積極爭取總部訂單,力爭年度產值27億元、超過去年同期。四是加快億盛源達產達效,年度實現產值6億元以上,力爭8億元。五是支持京工建、安能金屬克服原材料收購面臨的困難,最大限度釋放產能。六是深入篩查符合條件的潛力企業,精準動員、申報輔導,力爭10月底前每個樣本村新增2戶規下樣本企業。
(二)強化規模企業培育。一是指導本原新材料、同佑智能、鑫葆源、欣鵬新材料4戶累計產值超1000萬的企業加快生產,力爭10月納規。二是指導潤興復合材料、國風礦業、南野金屬、鑫力達4戶銷售收入距離2000萬元差距較大的企業,加快建設及生產進度,力爭10月份產值達到2000萬元,11月1日前提交納規材料。三是以1-7月產值1000萬元以上規下企業為重點,建立“小升規”企業培育庫,力爭入庫企業20戶以上。
(三)強化重大項目攻堅。一是全力推進鑫力達科技、國風礦業、三思模具、鴻錦精密、欣昊鞋業、立達超微等項目建設,做好要素保障工作,加快項目投產進程。二是抓好制造業項目納統,爭取9月份推動鑫葆源新材料、金澤順金屬、強威工具、安通新材料、前峰工貿5個項目入統,四季度推動真信涂料、水之藍環保、帆銘機械、卓億新材料4個項目入統,為制造業投資持續增長提供支撐。三是做好“十五五”規劃工業項目謀劃,力爭更多項目進入國家、省、市規劃項目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