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五彩酉華委員工作室各位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大力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建議》已收悉。
縣政府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小微企業的發展,不斷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堅持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近年來不斷克服國內外復雜環境的影響,各項指標穩步回升,取得了較快發展。
202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0.1億元、增長6%,財政收入24.4億元、增長5.7%,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1%,預計民營經濟增加值130億元,同比增長5.9%;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69.1%,比2023年提高0.4個百分點。2024年新登記私營企業739戶,個體戶2467戶,建立“規模工業企業-省創新型企業-省專精特新企業-國家專精特小巨人企業”的培育機制,2024年共培育規模工業企業29戶,規企戶數達到192戶,新增規企戶數及規企總數均居全市第一,獲批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32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1戶。目前省級專精特新企業44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戶。主要做法:
一是強化民營企業轉型升級。引導企業做大做強,實施優質企業梯隊培育行動,2024年盤活僵尸企業10家、低效用地370畝、閑置廠房7568平方米,實施工業技改項目54個、完成投資14億元。加強與寶武資源、皖北煤電等國企合作,啟動石灰爐窯企業政策性整合,恒基、宏基鈣業等簽署協議,停工十余年的國風礦業成功盤活。開展鎂基新材料產業提升,鎂鋁輕合金規上企業達15家,年總產值突破20億元,鎂基新材料省產業創新研究院運營,成立產業行業協會,設立鎂景股權投資基金。2025年1月,縣政府以1號文件印發工業經濟“擴規模、優結構、提質量”三年攻堅行動方案,旨在引領民營企業尤其是工業企業轉型升級,切實培育新質生產力、增強核心競爭力,文件提出圍繞主導產業建鏈補鏈延鏈強鏈,著力抓龍頭、引總部、聚相關,以精準識別、精準對接、精準定位推動精準招商。到2027年底,力爭累計新引進產業項目200個以上,其中關聯度高、牽動性強的主導產業項目50個以上,并在100億元重大項目招引上取得新突破。
二是加大民營企業金融支撐。我縣已形成"政府搭臺、銀企對接、精準服務"的工作格局,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服務覆蓋面持續擴大,截至3月5日,我縣共組織走訪小微經營主體28885戶,納入申報清單和推薦清單989戶,推薦清單內獲得授信企業戶數428戶,獲得貸款戶數394戶,授信率0.43,貸款率0.4,低于全市平均0.12個百分點,累計放款15.54億元。2024年以來,縣科技工信局開展政策進企業20余次,兌現免審即享及制造強省惠企資金950萬元。新增新型政銀擔業務7.89億元,新增戶數131戶,服務小微、“三農”融資擔保在保戶數126戶,全縣服務小微、“三農”融資擔保在保余額7.16億元。
三是強化民營企業人才保障。2024年我縣大力實施人才強縣戰略,制定出臺“青英薈聚·陽帆啟航”人才青陽行系列活動方案,堅持組織部門牽頭抓總、縣直部門協調配合,先后開展青陽籍在外學子家鄉活動、新錄取大學生歡送會、名校優生看青陽等活動110余場,吸引高校畢業生等青年人才1300余人。針對企業高層次科技人才短缺,建立“企業出題、政府牽線、人才揭榜”工作機制,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先后舉辦高質量發展院士專家懇談會、先進材料與鎂合金國際研討會、九華黃精產業發展大會、非金屬礦科技和產業論壇等高層次、高級別人才交流對接大會,先后吸引800余名高層次人才來青研討交流,促成22名高層次人才與企業達成合作協議,簽訂高層人才團隊5個。堅持與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加大對產業人才的培育力度,帶著企業、帶著政策、帶著崗位赴高校開展2024年產業人才校園招聘活動,先后赴池州學院、南昌工學院等高校院所開展產業人才招聘對接活動30余次,簽訂校企產學研合作協議40項。
非常感謝您對我縣小微發展的關心和支持,歡迎繼續為我縣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2025年6月25日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主辦單位:青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單位:青陽縣數據資源管理局
運維電話:0566-5038187 不良信息舉報 中國互聯網協會
皖ICP備05015023號-1 皖公網安備 34172302000005號 網站標識碼:3417230025 本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