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青力法宣委員工作室及徐良峰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以新質生產力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建議》《關于加大力度發展我縣新質生產力的提案》已收悉。
首先,感謝對產業及經濟發展的深切關注以及大力支持和熱情幫助。接到提案后,我們高度重視,提案對我縣新質生產力發展現狀的分析客觀深入,指出的問題精準到位,提出的建議極具建設性和操作性。針對您提出的具體意見建議,經與相關部門協商后,現作出如下答復:
報告提出的加強技術創新投入、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完善法律服務體系、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優化發展環境等五大建議,方向明確、思路清晰、措施具體,與我縣當前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點任務高度契合,為我們下一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向。這些建議具有很強的前瞻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我們將在后續工作中積極吸納并轉化為具體政策措施。
一、關于“加強技術創新投入”。強化企業主體地位,落實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稅收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實施科技企業“梯度培育”計劃,支持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深化產學研融合,搭建更高效的產學研合作平臺,推動與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實質性合作關系,開展“定向研發、定向轉化”。探索“揭榜掛帥”、“賽馬”等機制,攻克產業共性技術難題。強化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提升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管理和服務全鏈條水平。加強行政執法與司法保護銜接,嚴厲打擊侵權行為。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證券化,促進“知產”變“資產”。
二、關于“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優化”。2025年初我縣出臺了《青陽縣工業經濟“擴規模、優結構、提質量”三年(23025年-2027年)攻堅行動方案》,提出強化首位產業引領,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堅定不移發展鎂鋁合金首位產業,同時開展裝備制造產業提質增效及鈣基材料產業綠色轉型行動。通過建立新質生產力重大項目庫,精準招引和培育一批具有引領性的龍頭項目、專精特新項目,建立重點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機制,深入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支持企業“智改數轉網聯”,建設智能工廠(車間),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
三、關于“完善法律服務體系”。健全法規政策保障,密切關注國家及省在數據安全、人工智能、平臺經濟等新興領域的立法動態,及時研究制定我縣配套政策措施或指引,梳理現有政策法規與新質生產力發展不相適應的條款,提出修訂建議;整合律師、公證、仲裁等法律服務資源,組建新質生產力法律服務團或專家顧問庫,為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提供“法治體檢”、合規咨詢、知識產權保護、數據合規、爭議解決等專項服務。加強對法律服務人員在新興科技、未來產業相關法律領域的培訓。探索建立線上法律服務平臺,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咨詢和風險預警服務。
四、關于“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對標先進地區,升級我縣人才政策。重點圍繞新質生產力關鍵領域,制定靶向性強、含金量高的人才引進計劃,在安家補貼、項目資助、薪酬待遇、子女教育、醫療保障等方面提供更有競爭力的支持。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職業院校、技工院校開設新質生產力相關專業,共建實訓基地。鼓勵企業建立首席技師、技能大師工作室,培育高技能人才,實施企業家能力提升工程。
五、關于“優化發展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為新質生產力相關企業開辦、項目審批、要素保障等提供“綠色通道”和“一站式”服務。建立健全常態化政企溝通機制,及時響應企業訴求,構建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系統梳理整合現有支持科技創新、產業升級、人才引進、金融支持等政策,形成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政策包”。加強政策宣傳解讀和精準推送,簡化申報流程,確保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或“即申即享”。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支持舉辦創新創業大賽、技術交流對接會等活動。加強科普工作,提升全民科學素養和創新意識。
再次衷心感謝您對我縣發展新質生產力工作的高度關注和傾心建言!您的提案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智力支持和工作動力。我們將在工作中認真吸納落實提案建議,并及時向您通報工作進展。懇請您繼續關心、支持和監督我們的工作,隨時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共同為我縣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而努力奮斗!
2025年6月24日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主辦單位:青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單位:青陽縣數據資源管理局
運維電話:0566-5038187 不良信息舉報 中國互聯網協會
皖ICP備05015023號-1 皖公網安備 34172302000005號 網站標識碼:3417230025 本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