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曹潤生等十名代表:
您在青陽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提出的《關于發展鄉村文化、助力鄉村治理的議案》收悉。經研究,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我局堅持以文化工作為重心,不斷創新方式方法,發展鄉村文化,促進文化市場向好發展。
創新活動形式,激發鄉村文化活力。一是結合傳統節日及場館開放,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了“龍騰祥瑞 逐夢未來”迎新春文藝晚會、“青春頌黨·共慶華誕”首屆青年才藝大賽、“大地歡歌 舞動青陽”廣場舞大賽等系列群眾性文化活動300余場。通過前期摸排精選本土文化人才參演,聯合多方單位,真正做到農民演戲農民看。二是積極探索傳統送戲下鄉新模式,搭建供需平臺,演出前提供節目單由群眾選擇,變政府“派戲”為群眾“點戲”。廣泛征集群眾喜愛的戲曲節目,充分滿足群眾對地方戲曲的需要。并要求在相鄰兩村演出時,表演不同的節目,最大化滿足群眾對觀看不同節目的需求。
深耕本土創作,打造特色文藝精品。一是2024年九華云水文旅公司編排新青陽腔現代小戲《田家有杏不需梅》,成功入選2024年安徽省戲劇孵化項目并獲評“戲劇中國”2023年度作品征集推選活動戲曲類潛力劇本。二是申請市級非遺項目資金10萬元,編排新河龍船調展演項目和青陽腔古裝武戲項目,現已基本實施完成。三是挖掘本土人物,拍攝以國家級非遺項目青陽腔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江進老師為原型的微電影《使命》,講述非遺文化的魅力、現狀、傳承發展經歷以及非遺傳承人的堅守。
強化人才培訓,提升基層技藝水平。一是縣文化館2024年共舉辦3期公益培訓,開設了書法,國畫,舞蹈等24個藝術普及班,參培學員7000人次;二是九華云水文旅公司開設“青陽青年夜校青陽腔非遺課程培訓班”教學活動,通過戲曲妝容裝扮展示講解、勾臉化妝、臨摹互動等方式向學員們介紹青陽腔戲曲妝容的分類、特點以及化妝技巧,讓群眾親自參與戲曲化妝和人物角色體驗,沉浸式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2025年縣文旅將開展全縣文藝人才信息摸排,鼓勵更多鄉間文化能人參與文化建設,積極走到臺上表演,增加群眾性活動的活力。三是縣農業農村局根據高素質農民培育模塊要求,遴選參訓對象,建立模塊化課程體系,圍繞青陽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科學設置黃精、水產、農機、電商、畜禽養殖等培訓內容,實行分類型、分專業、分階段的培育方式,結合農業生產周期,分時段開展培訓,在2024年高素質農民職業技能大賽池州市初賽中,我縣4名選手獲獎。
涵養文明新風,構建和諧淳樸鄉村。一是出臺《進一步做好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修訂完善實施方案》,按照規范標準完成了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大體檢,同時積極參加全省優秀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征集活動,其中我縣朱備鎮將軍村和丁橋鎮永平村被評為全省優秀村規民約。二是建立健全紅白理事會,鼓勵基層社會組織發揮對鄉村移風易俗的調節、推動作用。全縣各村(居)紅白理事會均依法登記或備案,已步入規范化運行軌道。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向鄉鎮發放“婚事新辦”倡議書、張貼《禁放公告》和《獎勵規定》,引導廣大群眾樹立新型婚戀觀、喪葬觀,提倡量力而行,節儉消費,倡導移風易俗,促進生態文明鄉風建設。
下一步,我們將根據您的建議,進一步加大貫徹落實力度,不斷豐富送文化內涵,積極開展技能培訓,培育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農民。我們非常希望青陽文化旅游能繼續得到您的關注與支持,謝謝!
青陽縣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4月14日
聯系單位:青陽縣文化和旅游局
聯系電話:0566-5021720 郵 編:242800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主辦單位:青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單位:青陽縣數據資源管理局
運維電話:0566-5038187 不良信息舉報 中國互聯網協會
皖ICP備05015023號-1 皖公網安備 34172302000005號 網站標識碼:3417230025 本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