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縣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要點》解讀
為便于全縣各鄉鎮、各單位及社會各界更好地理解《2025年全縣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的主要內容與精神實質,現就相關情況作如下解讀:
一、制定背景
《2025年全縣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要點》是青陽縣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新時代法治建設要求、落實“八五”普法規劃(2021—2025年)收官要求、深化“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的關鍵舉措。為解決以往普法內容、形式單一等問題,推動普法從“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該《要點》結合縣域治理實際,通過具體舉措,全面提升法治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青陽縣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二、制定意義
推進法治青陽建設的重要舉措:通過全覆蓋、多維度的普法活動,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為建設法治青陽奠定堅實基礎。
提高公民法治素養的有效途徑:針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勞動者、企業家等不同群體,開展精準普法,幫助公民掌握必備法律知識,樹立“依法辦事、依法維權”的意識。
服務中心工作的有力支撐:結合安全生產、環境保護、鄉村振興、優化營商環境等重點工作,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如安全生產法、長江保護法、鄉村振興促進法、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銜接“八五”與“九五”的關鍵環節:通過“八五”終期評估總結經驗、查找不足,為“九五”普法規劃的制定提供實踐依據,確保普法工作持續深入開展。
三、總體要求: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錨定“八五”普法終期目標
文件以“深化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為首要任務,明確將其納入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和干部教育培訓核心內容,推動領導干部帶頭學法用法,重點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同時,結合“八五”普法終期評估(2025年為“八五”普法收官年)和“九五”普法謀劃,強調普法工作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突出服務優化營商環境、鄉村振興、社會治理等縣域發展重點領域,確保普法工作精準對接縣域發展需求。
四、重點任務:聚焦五大領域,構建全場景普法格局
(一)分層分類普法,強化針對性
領導干部與青少年為重點對象:落實領導干部應知應會清單制度,組織憲法法律知識測試;開展青少年“學憲法講憲法”“憲法晨讀”等活動,結合校園法治課程和模擬法庭實踐,筑牢法治教育根基,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識。針對企業和社區居民,增設法律咨詢服務點,確保普法覆蓋所有群體。
重要節點與專項領域結合:開展憲法、國家安全、民生保障等領域普法活動,如舉辦法律知識競賽和社區講座;針對優化營商環境,重點宣傳產權保護、勞動用工、科技創新、民營經濟等法律法規,由縣商務局、工商聯等多部門聯動推進,組織企業法治培訓和案例分享會,提升市場主體法律素養。
(二)創新載體方法,彰顯地域特色
本土文化賦能普法:提升“法治青陽腔、法治農民畫、法治龍船調”等特色品牌影響力,推出普法文創產品,如法治主題書畫展和民間藝術表演,將法治元素融入地方藝術,增強文化感染力。結合傳統節日,開展法治文化節活動,吸引群眾廣泛參與。
陣地與新媒體聯動:依托圖書館、文化館等陣地,開展法治閱讀、文藝匯演等群眾性活動;同時通過青陽網“與法同行”“靈秀青陽”以案釋法專欄,結合“報、網、端、微、屏”資源,發布短視頻和互動問答,實現“線上+線下”普法無縫銜接,增強傳播實效,確保信息觸達基層。
(三)深化基層治理,夯實法治鄉村基礎
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推進第十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推薦,針對農村征地拆遷、婚姻家庭、農民工維權等高頻法律問題,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活動,如法治小品演出和流動普法車進村,提升村民法律意識。加強村居法治文化建設,設置法治宣傳欄和法律援助站。
“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實施“1名村(居)法律顧問+N名法律明白人”行動,通過典型事跡報道發揮示范作用,組織法律明白人培訓和經驗交流會,提升基層依法治理能力。建立法律明白人數據庫,跟蹤培養進度,確保覆蓋所有行政村。
(四)壓實普法責任,健全長效機制
健全機制保障: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推行普法責任制“三單一書”制度(清單管理、項目化推進),落實法官、檢察官、行政復議人員、行政執法人員、律師等以案釋法制度和典型案例發布制度,組織普法創新案例評選。主流媒體開設普法專欄,針對社會熱點如網絡安全和金融詐騙開展法律解讀,強化公益普法責任,形成長效機制。
強化隊伍建設:加強普法講師團、志愿者隊伍培育,組織全縣法治宣傳業務技能競賽,提升普法專業化水平。
五、創新舉措:量化目標支撐,確保落地見效
清單化管理:附件2明確125部重點普法目錄(黨內法規14部、法律88部、新出臺法規23部),涵蓋憲法、民法典、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核心內容,為各單位提供明確指引。
品牌化運作:通過“江淮普法行”“以案釋法”等活動載體,結合地域文化特色,避免普法形式化、同質化。打造特色品牌矩陣,提升活動吸引力和覆蓋面。
評估與謀劃銜接:在做好“八五”普法終期評估的同時,提前謀劃“九五”普法,確保普法工作連續性和系統性。
六、注意事項
強化責任落實:牽頭單位要切實履行牽頭職責,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協調配合單位開展活動;其他單位要結合實際主動參與,形成“牽頭單位主導、配合單位協同、全社會參與”的普法合力。
保持常態化開展:除重要節點的集中宣傳外,通過媒體專欄、線上平臺(微信公眾號、短視頻)等方式,持續推送法律知識,形成“天天有普法、處處有法治”的氛圍。
注重實效導向:結合社會熱點和典型案事件,及時開展權威法律解讀,通過案例講解、互動問答等方式,增強普法的趣味性和實效性,讓法律知識真正入腦入心。
普法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地各部門統籌協調、突出重點、形成合力,也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主動學習、積極傳播,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學法用法、示范引領,一線普法和執法人員要嚴格落實普法責任、精準解讀法律,共同構建全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環境,為青陽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法治氛圍,讓群眾有更多的法治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