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5日在青陽縣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
第二 次 會 議 上
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各位代表:
受縣人民政府的委托,現向大會報告青陽縣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3年發展計劃(草案),請予審議,并請縣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12年是“十二五”規劃實施的重要一年,也是新一屆政府開局之年。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縣上下緊緊圍繞縣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準確把握穩中求進、好中求快的工作總基調,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強力推進“皖南名城”建設,全縣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較快的發展勢頭。
(一)經濟總量持續增長,財政金融運行平穩。2012年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1.5億元,增長12%(可比價),占目標任務102.5%;其中,一產實現8.7億元,增長5%,二產實現32.5億元,增長13.8%,三產實現20.3億元,增長12%。結構調整初見成效,三次產業結構由2011年的14.4:53.5:32.1調整為14.1:53.0:32.9,二三產業占GDP的85.9%,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財政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實現財政收入11億元,增長30%,占目標任務的110%。其中,地方一般性預算收入8.4億元,增長33.4%;上劃中央收入2.6億元,增長18.6%。地方收入中,稅收收入6億元,增長42.1%,占地方收入的71.4%。金融業穩步發展,銀行貸款余額較年初增加10億元,增長28%,新增徽商銀行1家,新增2家小額貸款公司,中小企業擔保公司資本金增至1億元。
(二)工業經濟運行平穩,園區建設不斷加快。工業經濟不斷發展壯大,2012年預計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2億元,增長35.8%,完成目標任務的110%。主導產業拉動作用明顯,機電裝備制造、有色金屬新材料、非金屬新材料等主導產業實現增加值約17億元,占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77.3%。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家,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達到76家。預計完成工業投資40億元,增長20%。實施工業技改項目85個,完成投資17億元。園區建設形成規模,開發區“一區多園”新增框架面積4平方公里,框架面積已突破30平方公里。主園區加快發展,新增框架面積2平方公里,新增建成區面積1.2平方公里,預計實現工業產值26.5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5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1億元,實現財政收入1.7億元。鄉鎮工業集中區快速發展,總規劃面積達到42.6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區面積9平方公里,已投產企業達到220多戶,其中規模企業56戶,預計實現年工業增加值14億元,實現年財政收入約6億元,初步形成各具特色,分工較為明顯的產業集聚區,其中丁橋、木鎮分別為省特色產業集群鎮。
(三)農村經濟穩步發展,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2012年全縣預計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8140元,增長15%,占目標任務的102%。糧食產量穩步增加,預計實現12.6萬噸,增長5.4%。水稻播種總面積達到30.7萬畝,實現水稻總產12.37萬噸,增長7.9%。漁業加快發展,全縣實養水面約3.96萬畝,放養水產苗種約17800萬尾;全年水產品產量可達1.72萬噸,增長4.2%。畜牧業健康發展,全縣家禽養殖總量達到670.2萬只,增長2.1%;生豬養殖總量18.52萬頭,增長13.1%。農業產業化持續推進,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已達25萬千瓦,增長6%,全縣農機化綜合服務水平達65%,農民專業合作社新增23家,達到139家。農村能源發展較快,全年共建沼氣池500口,建沼氣服務網點8個。動物防疫工作得到加強,全年共完成強制免疫、日常免疫禽流感約630.5萬只。
(四)重點項目順利實施,投資、招商規模不斷擴大。預計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3億元,增長20%,占目標任務的100%。固定資產投資的較快增長得益于項目建設快速推進,2012年全縣84個市“433”項目完成投資41.1億元,占投資任務108%;其中,41個省“861”項目完成投資24.5億元,占目標任務的128%,全年新開工項目22個,開工率100%;竣工項目3個,竣工率100%。重點項目中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51個,億元以上項目18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35.6億元,占總量的86.6%。列入市政府調度的6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2億元,為目標任務的165%。其中:替克斯閥門一期、昌利鍛造二期等9個項目建成投產,埃美柯實業、九鼎環保紙、邁克工具等一批項目加快建設。招商引資工作扎實推進,2012年引進到位資金63億元,增長21%,增幅占目標任務的105%。新引進規模項目78個,實現竣工投產項目47個。埂薩電動汽車、納米碳酸鈣、振華防務設備、國威鋰電池電動車、流體設備產業園、數控機床和非晶、納米晶材料等一批新引進超億元項目落戶我縣。
(五)城市功能日趨完善,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推進。南部新城建設進程加快,《青陽縣城市總體規劃(2010-2030)》方案經市政府批準實施,“三橫四縱”七條主干道路全部開工建設,其中蓮花路、青山路、天柱南路、臨城南路、青陽大道5條新城道路基本建成并完成亮化綠化工程,累計完成投資約7000萬元;西南外環線建設順利推進,已完成投資4000余萬元;青通河雨洪調蓄區正在建設環湖西堤堤防工程,已完成投資2100萬元;青山新城主體工程完工18萬平方米;青陽中學新校區前期工作全部就緒;政務中心前期工作加快推進。老城改造同步實施,蓉城南路污水管網改造等9項工程完成投資約4080萬元,背街小巷道路改造等利民惠民工程完成投資750萬元。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五大工程30個重點項目開工26個,其中創森工程、爭取國家綠色能源縣補助資金、人工造林工程、爭取國家支持縣級衛生醫療機構建設、校安工程、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7個項目已完工,開發區擴區、陵陽鎮特色小城鎮培育試點、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縣、中小河流域治理等11個項目取得積極進展。美好鄉村建設成果突出,36個村莊整治示范點全面開工建設,廟前鎮楊村等10個示范點基本完工; 11個鄉鎮農村危房改造全面開工,竣工1500戶,投入資金5500萬元;農村清潔工程、農村生活垃圾整治進展順利。以生態文明建設統籌項目建設成績喜人,今年以來已爭取上級各類補助資金6.6億元。
(六)旅游商貿增勢強勁,城鄉消費繁榮活躍。2012年預計全縣接待游客600萬人次,完成旅游收入64億元,增長42.8%,占目標任務118.5%。預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億元,增長15%。預計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3300萬美元,增長18%,占目標任務102%。旅游產業蓬勃發展,熙園、九芙蓉城市廣場、康元山莊等3家高星級酒店全面動工;五九公路沿線旅游購物系列項目(九華旅游城、盆景文化園、素食文化園、蠶桑文化園)即將全面完工;大九華旅游用品展示園已開工建設;茶溪小鎮項目二期、三期即將開工;合泉山居五星級酒店項目完成規劃設計、安徽九華溫泉開發項目完成規劃初稿、九子巖景區綜合開發項目各項工作全面啟動。城鄉消費市場進一步繁榮活躍,新增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18家,達到41家;“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網工程、家電下鄉活動深入開展。對外貿易持續好轉,2012年我縣累計進出口備案企業總數達到94家,共有29家企業發生進出口實績,分別新增15家和5家。
(七)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民計民生持續改善。33項民生工程、8件惠民實事和居民收入倍增規劃穩步實施。重點基礎設施工程加快推進,完成40公里公路升級改造、156.4公里惠民工程及路肩硬化工程、加固改造危橋17座;啟動了七星河木鎮段防洪工程和九華河廟前段防洪工程,開工建設8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10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新建保障性住房650套。教育投資持續加大,啟動第四中學遷建工程,工業園區幼兒園主體工程完工,8所農村小學附設園全面完工,加固改造中小學校校舍1.6萬平方米,新建43個農村留守兒童之家、4個留守兒童活動室,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達標率67.2%。文化強縣深入推進,建成165個廣播電視村村通、17個農家書屋、18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送電影送戲2036場,完成《青陽縣志》初稿總纂,啟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氏宗祠維修、青陽腔博物館等工程。城鄉醫療衛生體系日趨完善,基層醫改長效機制初步建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實施,縣中醫院綜合樓啟動建設,衛生監督執法工作得到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保持穩定健康發展,計劃生育服務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8‰。科技事業穩步發展,成功申報高新技術企業3戶,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社會保障覆蓋面不斷擴大,城鎮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全面完成目標任務。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繳費率、合作醫療參合率分別達到99.8%和99.6%。城鎮新增就業363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6%。節能減排完成市下達目標任務。“平安青陽”建設扎實推進,雙擁工作繼續加強,安全生產形勢穩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不斷創新,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權益得到保障。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加,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實現18540元,同比增長15%,占目標任務的104%。
2012年,是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的一年,計劃執行情況總體良好,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正確領導的結果,也是全縣上下共同努力、扎實工作的結果。在看到成績的同時,還應看到經濟社會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總量偏小,經濟結構不盡合理,產業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二是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矛盾突出,統籌城鄉發展的任務還比較艱巨。三是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矛盾仍然存在。四是規模工業企業少、產值小,存在工根、地根、銀根、綠根等制約因素。五是骨干財源企業少,財政增收困難,對經濟社會發展支撐乏力。這些問題,都要我們認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二、2013年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2013年是我縣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關鍵之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新一屆縣委、縣政府實現跨越發展,把青陽建設成為皖江科學發展先進縣的重要之年。抓好全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對于鞏固當前發展形勢,為可持續跨越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根據我縣經濟發展的基礎和趨勢,建議2013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工作目標為:
——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0億元,增長11%(可比價);
——完成財政收入13.2億元,增長20%;
——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6億元,增長18%;
——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戶以上;
——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3.6億元,增長20%;
——完成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億元,增長15%;
——實現外貿進出口增長15%;
——完成招商引資增長20%;
——完成旅游總收入76.8億元,增長20%;
——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增長15%;
——城鎮登記失業率、人口自然增長率、節能減排等約束性指標完成市下達目標任務。
三、2013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措施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推進新型工業化為核心,加快主導產業發展。繼續著力推進工業跨越發展,一是加大對重點骨干企業扶持力度,通過支持申報專項資金、加強銀企對接、提供融資擔保等形式,促其搞技改、擴規模、上臺階。二是重點支持支柱產業發展,重點支持機電制造首位產業和非金屬新材料、有色金屬、現代農業和旅游服務業等支柱產業發展,力爭2013年新增規模企業20戶以上,產值超億元企業達到30戶以上。三是狠抓重點工業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柯力電器、九鼎環保紙、超威新能源產業園、富萊茵汽配二期等超億元大項目建設,力促亞太沃德、邁克工具、匯鑫新材料、友邦新材料等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建成投產。四是大力培育新興產業,大力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大力培育汽車零部件、高性能閥門等高端裝備制造業,高性能銅基新材料,電子元器件,超細微粉,新醫藥,現代物流等新興產業,鼓勵有實力企業建立研發中心。
(二)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統籌,建設宜居文明縣城。圍繞生態文明建設五大工程,加快推進30個重點項目建設。一是加強南部新城建設。加大力度,全面推進南部新城規劃項目建設,主要有續建路網工程,包括續建蓮花路、天柱南路、臨城南路、富陽南路及經一路道排工程,新建天臺路、龍山路、緯一路、青陽大道(臨城南路至環湖西路段)道排工程等;加快推進西南外環、北外環、雨洪調蓄區工程進度,加快青陽中學新校區項目進程,盡快完成政務中心大樓前期工作,力爭2013年開工建設。二是加強重點市政工程建設。續建光華路、九子東路道排工程,碧桃路延伸工程,新改建臨城中路及青山東路道排工程;實施背街小巷整治改造工程,加快推進城東大型貨車停車場和城南自來水廠建設工程。三是全力創建國家生態縣。要盡快完善創建基礎工作,督促各鄉鎮積極申報國家、省生態鄉鎮,爭取2014年成功創建國家生態縣。四是加強美好鄉村建設。按照上級部署,努力整合項目資金,實施九大工程,重點推進村莊建設、環境整治和農田整理。五是加強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加快公租房、棚戶區改造建設力度。
(三)以園區平臺建設為抓手,推進承接產業轉移。一是擴大園區規模。縣經濟開發區要充分利用擴區獲批良機,圍繞提速、擴模、增效,加快區內征遷安置和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拓展發展空間,年內新增建成面積至少1平方公里;加強園區配套設施建設,鼓勵建設多層標準化廠房。繼續推進鄉鎮工業集中區抱團發展,加大投入,支持基礎好、發展快、成效好的丁橋、木鎮等鄉鎮工業集中區擴模增效,促進鄉鎮集中區規模化和特色化發展。二是大力招引大企業。繼續招引有實力的工業大項目,大力引進帶動性強的大企業、大集團。充分利用區位優勢、情感優勢和現有企業資源,招引項目,要始終把招商引資放在促進經濟發展的首要位置。
(四)以加強項目建設為基礎,持續擴大投資規模。一是抓爭項引資。要抓住國家擴大投資有利機遇,奮力爭項爭資,努力實現2013年爭取各類資金超過7億元。二是大力實施項目興縣戰略,以實施市“433”和省“861”項目為基礎,加快全縣重點項目建設。首先,全力抓好富萊茵汽配二期、九鼎環保紙、金路達、新泰中藥材二期、邁克工具、替克斯、柯力傳感器等一批重大續建項目;其次,全力抓好超威產業園、天宇物流倉儲中心、友邦新材料二期、元利數控機床年產2100臺精密機床、方興實業流體產業園、南部新城道路網貫通及基礎設施綜合工程等重大億元新開工項目;再次,全力抓好政府性投資重點項目,充分發揮政府性投資重點項目的投資拉動作用,多方位拓寬政府性投資項目融資渠道,鼓勵和引導社會性資金投入;最后,加強項目儲備和監管。完善項目庫,力爭新增省“861”項目12個以上;全力抓好項目監管,強化項目稽察,嚴格招投標制度。
(五)以發展旅游商貿為支撐,增強消費拉動能力。一是持續推進旅游開發。抓住縣城南擴機遇,加快完成青陽(蓉城—朱備)旅游度假區規劃編制工作;推進九華德懋堂、駱氏溫泉等重大旅游項目和熙園、九芙蓉城市廣場、康元山莊、合泉山居幾個高星級酒店建設;著力在休閑養生旅游、會議旅游、旅游購物和娛樂項目等方面取得突破。二是促進文化和鄉村旅游發展。引進和建設一些與九華山相互補充的不同主題的景區景點,加強文化旅游項目(博物館、表演等)建設,促進鄉村旅游快速健康發展。三是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強現代物流和商務服務業,加快建設天宇物流、健鑫物流等項目,鼓勵大型購物中心向鄉鎮延伸發展。四是積極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等工作,繁榮建材、家具、古玩收藏、盆景等專業市場,鞏固“放心肉”體系建設成果,積極拉動農村消費市場。
(六)以改善和保障民生為主體,全面發展社會事業。切實抓好民生工程,努力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全面推進西南外環、北外環、雨洪調蓄區、青陽中學新校區、政務中心等南部新城建設重點工程,實施水利防洪工程、中小河流治理、水庫除險加固、縣鄉道路升級改造、縣道大中修和危橋加固改造等基礎設施工程。創建13所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加快發展高中階段教育和職業教育,支持發展民辦教育。做好農村初中改造、校舍安全工程、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等項目實施工作。推進幼兒教育和特殊教育學校建設。繼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促進城鄉文化信息共享,推進中國青陽腔藝術博物館建設,出版發行《青陽縣志》。加快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做好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千方百計增加就業,2013年至少新增就業崗位2000個,切實做好勞動技能和就業培訓工作;積極推進城鎮居民和農民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新建保障性住房2800套。保持出生人口性別比,穩定低生育水平。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促進礦山合理布局和集約化開采。下更大力氣抓好節能減排,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深入開展平安青陽建設。加強公安正規化建設水平和執法管理水平,繼續開展掃黑除惡等專項行動。規范信訪秩序,最大限度減少各類矛盾發生。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扎實開展“六五”普法。完善社會管理,加快推進社區標準化建設,重點推進龍子口、雙河社區“一站式”服務平臺建設。加強雙擁、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工作,推進氣象、地震、檔案、保密、應急等工作。打造信用社會,構筑和諧青陽。
2013年我們將堅決貫徹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凝聚全縣干部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科學跨越、后發趕超,努力促進青陽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開創“十二五”時期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