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總體情況
2010年中央財政補助我局公共衛生專項資金8.5萬元(藥品安全專項整治1.6萬元,食品藥品監管隊伍能力建設1.7萬元,不良反應監測能力建設3.2萬元,基本藥物及高危藥物監管2萬元)
2011年中央財政補助我局重大公共衛生專項資金17.5萬元(不良反應監測4.5萬元,基本藥物及高危藥物安全監管0.9萬元,食品藥品安全科普宣傳5萬元,隊伍能力建設7.1萬元)
二、分項目具體情況:
(一) 不良反應監測項目
(下撥45000元,支出44082元,余額918元)
1、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兩年來,我局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在池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指導下,在各相關部門的配合
下,不斷加大力度,強化措施、健全組織、完善制度,促進了監測工作的順利開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一是健全組織,加強領導。2011年4月,我縣藥品不良反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站正式成立,并確定了專人負責此項工作,選定了工作場所,購買了空調及辦公家具,辦公設備購置經費支出21700元; 二是履行職責,強化監測力度。做好藥品不良反應報告的收集、核實、反饋、統計、上報工作,并定期匯總上報到市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協助上級有關部門落實藥品不良反應控制的緊急措施,對需追蹤的藥械不良反應病例進行調查、確認和處理; 2010年至2011年,我局共接到藥品不良反應1014份。開展工作發生差旅費、辦公費、郵電費等經費支出合計 6465元。三是密切配合,加強溝通和協調。于衛生局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藥品不良反應和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工作的實施意見》,促進了我縣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深入開展。材料費、辦公費支出1698元;四是加強培訓,提高認識。兩年來,我局舉辦不良反應監測培訓班三期,有500余人參加了培訓。培訓班資料費及場租費經費支出14219元。
2、醫療器械不良反應監測:在市局的指導和部門的配合以及我局工作人員的努力下,兩年來,我局共接到醫療器械不良反應事件186 例。(此項工作開展的費用涵蓋在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經費里)
(二) 隊伍能力建設項目
(下撥88000元,支出89822.6元,超出1822.6元)
兩年來,我局不斷加強職工培訓教育,旨在提高干部職工的整體素質,強化隊伍能力建設,多次參加省市局組織的培訓班,差旅費、培訓費經費支出共計14563.7元。并組織到周邊兄弟單位及外省參觀考察學習,考察費支出22756元;在紀念黨的90周年之際,我局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參加唱紅歌紀念活動,統一購置服裝,服裝費支出14000元;另外創先爭優、群眾觀點主題教育、五級書記大走訪、黨風廉政、文明創建等活動的開展差旅費、辦公費、材料費經費支出等合計24202.9;為進一步加強農村食品藥品安全綜合監管,促進農村食品藥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認真履行職責,我局每年都組織全縣的農村食品藥品協管員、信息員進行培訓,2010年和2011年舉辦培訓班2期,培訓班資料費、場租費、中餐費支出14300元。
(三) 基本藥物及高危藥物監管項目
(下撥29000元,支出29100.5元,超出100.5元)
為保證基本藥物及高危藥物監管專項經費的合理有效使用,我局及時制定了《青陽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基本藥物及高危藥物監管專項經費使用工作方案》,明確了項目目標、范圍及內容。嚴格按照專款專用的原則合理使用專項經費。兩年來,我局通過開展基本藥物電子監管、基本藥物及高危藥物專項整治、舉辦培訓班等活動,有效的保障了基本藥物及高危藥物的市場安全,交通費、無線上網、差旅費等經費支出29893元。
(四) 不良反應監管能力建設項目
(下撥32000元,支出32187元,超出187元)
為了保障不良反應監測工作順利開展,我局利用中央補助經費購置了不良反應監測專用設備,如路由器、交換機、打印機等,同時做好藥品不良反應電子監測報告網絡的建設及其維護工作,辦公設備購置經費支出27187元;不良反應監測工作人員參加省市局業務培訓差旅費、培訓費經費支出5000元。
(五) 藥品安全專項整治項目
(下撥16000元,支出27701.71,超出11701.71元)
一是組織領導、積極動員。召開了全縣各鄉鎮分管領導、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站工作人員、藥品批發和部份零售企業負責人參加的動員會。藥品批發和零售企業代表在會上進行了公開承諾,各經營企業也都積極簽訂了《藥品質量安全承諾書》;二是狠抓落實、認真開展整治。這次專項檢查覆蓋了全縣所有藥品零售企業,檢查覆蓋率達100%,共出動人員180余人次,出動車輛40余臺次,著重從進貨管理、銷售管理、養護管理、票據管理、人員管理等五項內容開展檢查,共立案調查5家企業、其中酉華大藥房、楊田大藥房、木鎮百姓緣大藥房三家企業已按《藥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規進行了處罰,共沒收違法銷售藥品和違法所得305元、罰款2500元。并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20份,這些案件的違法事實主要涉及進貨來源把關不嚴、從非法渠道進貨及未認真按照GSP操作等內容。開展此項活動交通費、郵電費、接待費等經費支出27701.71元。
(六) 食品藥品安全科普宣傳
(下撥50000元,支出50286元,超出286元)
2010年開展了安全飲食用藥知識進社區活動,組織干部職工分別到城區九華、雙河、蓉城等六個社區和龍山花園、銀杏花園、山水華城和中天花園等居民小區宣傳安全飲食用藥知識,共發放安全飲食用藥宣傳畫、《家庭安全用藥知識手冊》和《安全合理用藥宣傳手冊》4000余份。同時,在縣電視臺的主要時段滾動播出安全飲食用藥,提高健康水平的宣傳字幕。去年9月1日,舉行了“全國用藥安全宣傳月”青陽縣啟動儀式,全面啟動了用藥安全宣傳月活動,并相繼組織開展了食品藥品安全知識大講堂、食品藥品安全知識進社區等形式多樣的食品藥品安全知識科普宣傳活動,同時,在縣電視臺黃金時段播出“全國安全用藥月”、“謹防網絡欺詐銷售假藥”、“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公益廣告,宣傳藥品安全科普知識。活動期間,共制作宣傳展板15個,發放宣傳資料5000余份,接受群眾咨詢500余次。宣傳費、展板制作費、辦公費、交通費經費支出合計50286元。
三、存在的問題
(一)項目任務完成存在的問題
1、普遍性問題:一是在ADR監測方面,一些單位對上報ADR報告仍有顧慮,片面地把ADR等同于藥品質量問題而不愿報,藥品經營企業擔心影響銷售不想報,醫護人員認為ADR在臨床中很常見不需報,以致ADR漏報率較高。有的單位至今仍是零報告;二是在藥品安全專項整治活動中發現,農村醫療機構的多數藥品都是從規定的招標企業集中購進,但也有部分基層醫療機構除了從定點的批發企業購進藥品外,還從其他批發企業購進藥品。同時,存在供貨企業資質檔案未建立或建立不完整等問題。三是基本藥物目錄品種過窄,不能完全滿足群眾看病需求。
2、特殊性問題:一是個別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個體診所沒有認真執行《藥品管理法》規定的藥品管理制度,部分單位雖然建立一整套的藥械管理制度,但在實際工作中缺乏自律意識,沒有落實管理制度。特別是村衛生室,在藥品質量管理中存在不向藥品經營企業索取采購票據、不建立藥品驗收記錄、不建立真實完整的購進記錄、不妥善保管采購票據,藥品擺放不規范,外用藥、口服藥、注射劑等藥品隨意混放一起等現象,還有一些單位養護等記錄不全或造假,存在過期失效藥品等問題。二是藥房設施設備不齊全。除了兼做防疫工作的村衛生室配有冷藏柜外,多數村衛生室沒有配備冷藏設備,“五防”設施不全。個別村衛生室藥房環境衛生狀況差,藥品堆放雜亂無章,藥品該冷藏的不冷藏,該避光保存的不避光保存。部分村級衛生室的溫濕度表損壞后未更換。
(二)資金使用存在的問題
雖然建立的輔助賬,但是由于很多工作性質相似,導致在經費使用方面存在交叉現象。比如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和基本藥物及高危藥物監管工作基本上是相結合在一起開展,所以經費使用方面不能分得很明確。
四、所存在問題的原因
對于ADR 監測方面存在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醫療機構領導重視不夠,臨床醫護人員積極性不強,監測機構未能真正發揮作用;二是缺乏有效的約束機制,《藥品不良反應報告監測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中規定,醫療機構有違反該規定的行為,只能由同級衛生主管部門處理,而衛生部門未將ADR監測列入目標考核,致使醫療機構的ADR監測難以推進;三是部分單位監測人員責任意識較差,缺乏收集報告的主動性、積極性;四是宣傳培訓力度不夠。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完善管理制度,確保資金安全
進一步細化專項資金的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專項資金的審核制度、內控制度和資金使用臺賬制度,確保資金安全。
(二)防微杜漸,扎實開展警示教育
堅持深入開展警示教育,注重專項資金管理的嚴肅性,強化干部職工遵規守紀教育,做到防微杜漸,警鐘長鳴,高度負責地履行工作職責,構建規范權力運行的長效機制,牢固樹立專項資金是開展專項工作的“生命線”、“高壓線”的觀念,切實增強各專項資金的安全意識,堅決杜絕專項資金的截留、擠占、挪用等現象,確保我局各專項資金的使用安全。
二〇一二年七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