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預算法》和《安徽省預算審查監督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按照2017年部門預算編制指導思想和原則,結合本部門2017年工作實際,編制本部門預算草案。
青陽縣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基本概況
一、青陽縣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主要職責
根據青政辦秘[2015]33號文件規定,主要職責是:
(一)負責擬定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的管理制度;
(二)負責編制公共資源交易項目目錄;
(三)負責公共資源電子交易系統的建設、維護和管理;
(四)負責對各類交易活動的監督以及投訴的受理、移交、協辦;
(五)負責供應商庫、招標代理機構庫的建設和管理;
(六)負責對評標專家的監督管理工作;
(七)負責公共資源交易誠信體系建設;
(八)負責對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監督管理工作;
(九)承擔縣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日常工作。
二、青陽縣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2017年主要工作任務
1、完善配套制度建設。我們將重點在公共資源交易各方主體不誠信行為管理、代理機構考核、貨物采購驗收等方面制定監督管理制度。建立不良行為記錄公告平臺,依法曝光不良行為記錄。整合各部門信用信息,加強信用信息公開和應用,推進信用信息互聯互通和互認共享。完善失信懲戒和守信激勵制度,加大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
2、加強標前標后的監督檢查力度。加大對工程類招標項目立項批文、地質勘察資料、設計圖紙及送審情況、造價預算的審查力度,確保合法合規,真正從源頭上控制標后頻繁變更和隨意變更現象。同時,還要強化標后監管實效,積極會同縣發改、住建、交通、水務等有關行業行政主管部門和招標人依法做好項目標后的監管工作,嚴厲打擊轉包、非法分包和掛靠等行為,嚴格規范更換建造師(項目經理)、總監理工程師等項目管理班子人員的行為,督促中標企業規范履約;嚴格規范工程變更行為,堅決杜絕低價中標高價決算現象。對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實行動態跟蹤管理,以定期或不定期方式對施工現場項目班子人員到位情況及合同執行情況進行檢查,檢查結果記入信用檔案。建立政府采購貨物質量檢驗制度,制定政府采購第三方驗收辦法,有效提升政府采購履約質量,杜絕虛假采購和以次充好等現象的發生。
3、繼續加強公共資源交易改革,不斷創新招標采購方式方法和評標辦法,開發建設功能完備、技術先進、安全高效的電子交易服務系統,實現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網上運行模式,包括網上報名、網上投標、在線開標、遠程評標、網上監督、在線支付等功能,推進招標采購全程電子化,真正達到公共資源交易的標準化和電子化要求。力爭2017年房建市政工程項目全部實行電子招投標,并向公路工程和水利工程項目延伸,同時,全面推行網上商城采購,不斷提高公共資源交易效率。
4、加強評標專家庫的建管。一是清理并拓展政府采購專家庫。根據《安徽省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管理暫行辦法》,計劃于2017年對我縣政府采購評審專家庫進行清理、充實、完善,同時,建立健全專家評價考核、獎懲機制,強化入庫專家的職業道德、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培訓,切實提高評標專家業務素質和水平。二是繼續征集我縣專業技術人員申報省綜合評標專家庫專家,不斷拓展我縣評標專家規模。三是加強對評審專家的使用管理。嚴格按照規定程序規定渠道抽取相應的評標專家,保證評標專家的使用合法合規。在使用過程中,加強對專家的監督考評,促進專家評審工作盡心盡職。
5、按照公共資源交易省市縣一體化運作要求,不斷推進和完善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建設,打造資源共享、規則統一、功能完善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提升我縣公共資源交易整體功能。
6、深入開展廉政風險防控工作,全面實行廉政風險預警制,進一步提高防范意識。加強招標采購隊伍的教育和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政策水平、法律水平、專業技術水平和服務水平,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備、業務精通、廉潔高效的人才隊伍,切實擔負起招標采購的重任。
三、部門機構設置和人員情況
本部門機構由機關本級和1個財政撥款事業單位組成,編制情況:機關5人,事編8人。本年度機構和人員增減變化情況:機關減少1人。
2017年3月20日
2017年部門預算安排情況及增減變化情況
一、2017年部門收入預算總體情況
2017年一般預算收入1132323.00元,預算外入為1280000元。
分項目增減變化的主要原因:
二、2017年部門支出預算總體情況
2017年部門支出預算總額2412323元,同上年相比增加447339.83元。其中基本支出1252323元,項目支出1160000元。
基本支出減少92660.17元,原因是:人員減少1人,車輛減少1臺;增加公務交通補貼。
項目支出增加540000元,原因是:新增信息網絡及系統軟件使用服務費、扶貧幫困資金。
三、2017部門項目支出預算安排情況說明
根據縣政府采購發展目標,結合財力可能,2017年共安排項目支出金額1160000元(包括所有資金安排的項目),具體項目情況說明如下:
公共資源交易業務費用,資金總額1080000元,為預算外收入安排,其中450000元為評審專家勞務費,450000元信息網絡及系統軟件使用服務費,130000元為開、評標會務費;扶貧幫困資金支出80000元,為預算外收入安排。
/file_cz/qingyang/file/20170324/20170324091931523152.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