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蓉城鎮堅持以人為本,以服務“三農”為宗旨,把實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作為惠民生、促和諧的重中之重,完善制度,狠抓落實,解決了農村生產生活最急需,群眾愿望最迫切的村內道路硬化、飲水安全、垃圾處理、環境治理、文化基礎設施等村級公益事業建設項目,發揮了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現就我鎮2016年“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作簡要匯報。
一、“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
2016年,我鎮嚴格按照“民主議事、申報審核、項目審批、項目實施、項目驗收、資金清算兌付、運行管護”的程序,實施了14個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投入資金261.3萬元,其中:村民自籌資金27.3萬元,財政獎補資金234萬元。修建道路13條總長10千米,新建光明新村停車場2287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完成80%。
二、“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做法
完善議事程序。按照“村民自愿,民主決定”的原則,根據“四議兩公開一監督”的要求,各村要召開村委會或村民代表大會,決定申報“一事一議”項目,財政所派人列席會議并拍照,確保會議不走過場。
規范議事標準。嚴格按照《安徽省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工作操作指南》執行,規范實施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程序,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嚴格規范議事規則,準確界定適用范圍,合理確定限額標準,確保不突破人均籌資15元紅線。
嚴格招標程序。按照縣級相關要求,20萬元以上項目需上報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招標,20萬元以下項目由村級自行組織招標,鎮紀委、財政分局全程參與監督,確保招標過程符合規范,并督促村里將招標結果公開。
實施項目驗收。項目實施結束后,由鎮紀委、財政、農經、規劃等部門負責人成立驗收組,村成立由村主要負責人,聯合檢測人、村務監督委員會、黨員代表、村民代表組成的7人監督領導小組,在驗收報告上簽字蓋章,主動接受群眾的監督。
規范檔案管理。建立健全“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檔案管理制度,嚴格按照規定將村民會議記錄、村民簽字、項目報告、公示結果、項目獎補申請、竣工驗收報告等匯總歸檔,規范管理。
實施后續管養。按照“誰建設,誰負責,誰受益,誰管養”的原則,明確工程項目后續管護責任主體,確保“一事一議”項目真正發揮效益,造福當地群眾。
建立網絡管理。嚴格實行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獎補信息監管系統申報,全面實現了辦公自動化。此外,所有“一事一議”項目的檔案資料均能在政獎獎補信息監管系統查到,確保專款專用。
加強監督檢查。由鎮紀委牽頭,成立驗收小組,對項目申報、招投標、施工、驗收進行全程參與,定期不定期開展督查,防止違規違紀現象發生。對群眾舉報和違反相關政策的問題,及時查處,切實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
服務鄉村建設。深入實施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項目建設工作,著力改善民生。我鎮百花村以其村級道路項目工程為主題,村民自行出資,由村里集中對主干道與住房部分道路進行修建,真正實現村級道路“戶戶通”。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主辦單位:青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單位:青陽縣數據資源管理局
運維電話:0566-5038187 不良信息舉報 中國互聯網協會
皖ICP備05015023號-1 皖公網安備 34172302000005號 網站標識碼:3417230025 本站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