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堅強領導下,在市局的大力指導下,我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文化名縣”、“旅游興縣”發展戰略,聚焦決戰脫貧攻堅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認真對照《縣委常委會2020年工作要點》、《政府工作報告》和《2020年政府重點工作責任清單》狠抓工作落實,積極為開創“修身福地、靈秀青陽”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貢獻力量。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是加強文旅設施建設。啟動實施縣圖書館改建工程,圍繞提升古籍保護、展示展覽和科技培訓等綜合功能服務,優化功能室布局規劃和設置,推進休閑閱讀區、古籍書庫、展廳、地方文獻室及創客空間建設,5月底建成運行“博看朗讀亭”,并提供朗讀、練習、錄制、演講訓練等綜合性“悅讀”服務。持續完善旅游公共設施建設,建成縣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堅持建管并重推進“廁所革命”,加強選址和方案設計推進11座旅游廁所建設,目前基本完成陵陽、杜村和廟前的3座建設,其余8座盡快投入招標建設,加強分布規劃對標市級“十佳”標準改造提升九子巖景區、楊田鎮家風館和陽山3座旅游廁所,按3A級標準推進青陽高速路口、五溪入口、楊沖村入口、旅游大道、天柱路等5座旅游廁所建設,開展所有美麗鄉村點公廁旅游化改造升級。推進九子巖景區“五清一改”工程,5月底完成九華山森林小鎮一期“翠峰-獅子峰-天華峰-九子巖”防火道規劃設計并獲省林業局審批,擬于7月份招標建設,12月底前完工。
二是狠抓文化旅游創建。圍繞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省級文化旅游名縣和省級旅游度假區三大創建目標,召開全域旅游發展大會,加強全域旅游創建工作部署和協調,調整更新創建領導小組,細化創建方案措施,對標統籌推進各項創建工作。加強“四級聯創”和A級景區創建,推進清源山4A級和芙蓉湖3A級景區創建工作,積極推動朱備鎮和陵陽鎮創建省級特色旅游名鎮、杜村紅光村和朱備將軍村創建省級特色旅游名村、杜村磊蕾生態農莊和丁橋齊春生態莊園創建省級旅游示范點,并積極開展樂活農莊、田園沨尚、德福山莊3個市級旅游示范點和荷風蓮影生態農業休閑基地、九華后海2個縣級旅游示范點創建工作。加強梳理整合,積極推進縣文化館對標做好第五次全國公共文化館等級館達標考核各項準備工作。
三是提升文旅公共服務。持續推動文化惠民,開展迎新春送文化下鄉巡演10余場,加強資源整合和節目指導成功舉辦鄉村春晚6場,完成“送戲進萬村”項目公開招標和開標競演,并與兩家中標劇團簽訂承演合同,適時開展送戲演出。結合疫情防控,落實“安康碼+體溫槍+口罩”“三合一”要求,加強公共文化場館開放管控。充分運用各級公共文化云平臺積極開展“線上+線下”文化活動,圖書館引進“線上展覽”,數字閱讀資源,并利用微信公眾號、網站等數字化平臺積極開展電子圖書、數字期刊閱讀等服務達60余期,舉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知識競賽、“書香悅讀,智贏戰疫”答題、“又是一年清明時”民俗知識競賽、“4.23世界讀書日”詩詞答題和“玩轉六一,安全相伴”安全知識競賽等線上活動,以及“同心抗疫,聲暖人心”朗讀大賽和“悅享人生,律動青春”青年律師服務聯盟讀書會等線下讀書活動,網上點播量和群眾參與率達4萬余人次。圍繞提升基層群眾參與率,開展第七屆“書香飄農村”農家書屋經典誦讀活動,舉辦“戰役時光里的青春感悟”主題演講比賽,精選200余冊經典圖書制作生成在線閱讀“易拉寶”,赴各鄉鎮巡回舉辦“與書同行,共讀經典”數字閱讀推廣活動。加強藝術創作和編排,文化館積極開展防疫戰疫主題群眾文化活動,成功舉辦“樂宅生活·共戰疫情”縣第四屆少兒才藝視頻大賽和“講好青陽故事”視頻大賽,創編錄制了對口快板“勇克時艱傳捷報”、情景詩朗誦“黨旗在飄揚·青陽在行動”、歌曲“愛的堅守”等系列防疫節目,成功舉辦兩期“文藝沙龍”活動并編輯出版了《青陽縣群眾文化志》。加強智慧旅游建設,積極參與九華山智慧旅游網控中心建設并推動青陽支中心建設,加強與縣行政執法局合作,推動搭建城市監管網控的“安徽省旅游產業監測中心景區監控平臺”建設,抓好青陽縣全域智慧旅游大數據中心運行管理工作。
四是著力文化遺產保護。扎實做好文物工作,完善文保單位“四有”保護措施,完成蓮花峰石刻造像、華西橋、石安橋、世榮橋、雙河橋等5處縣保單位標志碑安裝。認真組織第五批縣保單位申報,完成6處縣保單位評審。加強文物項目申報,編制國保曹氏宗祠維修方案并報省文物局批復,完成3處國保單位安防項目計劃書申報,賓山革命紀念館和青俏灣古道兩個市保修維項目通過評審。組織文物修繕,完成國保李氏宗祠外排水工程維修,并按文物設計變更社坦工程,抓好謝氏宗祠滅火設施更新、新建彩鋼簡易房拆除和維修工作。堅持人防與技防相結合加強野外文物安全月巡查和“七星墩漢墓群”等文物點電子監控試點應用,常態化開展文物安全巡查。積極推動非遺傳承創新發展,順利通過市第三批“名師帶徒”工程考核并申報第四批“名師帶徒”5個項目,完成國家級項目優秀實踐案例和8個市級非遺項目申報。加強非遺創作,舉辦青陽農民畫“春節習俗”主題創作培訓班,收錄作品23幅,加強青陽腔孵化項目創作和新劇創編展演,完成《圓月橋》、《惜別離》、《送飯斬娥》、《百花贈劍》4個青陽腔劇目復排,創作青陽腔現代小戲《鳳出青陽》并列入建黨100周年的精品儲備劇目,選送青陽腔劇目《馬嵬情》參加長三角城市文化館聯盟“文緣長三角,藝愛一家親”迎新年優秀節目展演,青陽腔表演唱《情所系》入選“藝心抗疫相約云端”2020年安徽省群眾文藝優秀作品展演,青陽農民畫參加2020年安徽省鄉村春晚集中展示活動獲好評。成功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青陽非遺項目展示展演活動,由國家公共文化云、安徽文化云向全國現場直播。開展第四批縣級非遺項目名錄遴選,完成“青陽腔”文集初稿編輯并完成青陽腔“惜別離”宣傳片拍攝上傳抖音平臺。
五是強化文旅宣傳推介。樹立整體營銷理念,推動構建九華山青陽縣聯動發展機制,成立聯動發展領導小組,制定發布聯動發展方案,建立山縣聯動發展定期會商工作機制,統籌協調聯動營銷等各項工作。加強旅游打卡點建設,積極打造九子巖七步泉和芙蓉湖花海2個縣級“網紅打卡地”,5月份對接安徽今日互聯科技公司開展芙蓉湖花海、九子巖景區、蓮峰云海景區紅打卡點視頻拍攝取景,促進宣傳推介。加強精品旅游線路策劃,策劃打造青朱陵和蓉十杜2條精品旅游線路。加強網絡宣傳,推送防疫和旅游主題信息75條,點擊量達1.56萬次。圍繞提升影響力,打造“青山之陽?九華原鄉旅游季”活動品牌,舉辦第四屆陵陽鍋子百家宴、朱備鎮年貨節等系列活動5場,吸引游客1萬余人次。隨著成功遏制疫情步入低風險地區行列,成功舉辦5.19國家旅游日“花開四季·詩韻池州”青陽金銀花主題賞花會,吸引全縣17家文旅企業參加,活動期間并推出340萬元優惠聯票,通過今日頭條網絡平臺向全國各地35萬網友宣傳推介,直播帶貨青陽縣農特產品。積極參加“全國100位縣長愛心義賣直播大會”,加強青陽特色旅游商品推介,吸引全國300余萬網友關注,助力鄉村振興,促進旅游經濟發展,提升“九華黃精”等特色產品知名度和美譽度。圍繞振興旅游市場,增強文旅消費動力,落實省市縣三級聯動,4月起積極參與“春游江淮請您來”活動,加強展示自然風光、民俗風物、人文故事和產品業態,獲評省文化和旅游廳頒發的縣級優秀組織獎。
六是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加強旅游規劃編制,公布了《青陽縣全域旅游發展規劃》、《朱備鎮全域旅游發展規劃》、《酉華鎮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圍繞補短板強化東九華旅游度假區建設,優化制定了文旅康養發展專項行動方案,統籌推進東九華旅游度假區交通體系、服務設施、集散中心、旅游環境建設。狠抓項目庫建設,建立縣級文化旅游項目庫,入庫項目達232個,其中儲備項目214個,在建項目18 個,入選市級項目庫文化旅游項目28個,其中儲備項目12個,在建項目11個,計劃開工項目5個。加強補短板項目謀劃,推薦18個文旅項目申報進入國家項目庫,其中省級鎖定6個,市級鎖定1個,縣級鎖定11個。推進文旅項目建設,加強九華山龍駿家園、榮頤禪院、九華霄云谷、陌上.星空特色民宿文化旅游綜合體、青陽大云房車露營文旅綜合和禮貌山旅游等6個市級重點項目建設,積極對接簽約了奧飛動漫主題公園和阿那亞天空之城等項目,加快九華霄云谷、五溪山色二期、禮貌山文化旅游等項目建設,推動陌上·星空、榮頤禪院、大云房車露營等項目投入運營。積極培育四季永逸、榮璽莊園高層次旅游飯店,持續提升11家星級飯店和74家星級農家樂管理服務水平,加強初心三舍、八福山居、臥云松、煙霞山房等4家民宿建設,建成廟前“七妹”、陵陽“了了心”、丁橋“齊春生態園”等3家精品民宿,加快推進杜村“陌上星空”、廟前“鳳棲梧”、朱備“將軍閣”等3家精品民宿建設。持續推進旅游“八個一”改造提升工程,做好延續拓展工作,計劃將朱備鎮將軍村、東橋村,蓉城鎮楊沖村和陵陽鎮清泉村納入建設。評選并公布了40項“十大古建筑”、“十大古村落”、“十大古橋”和“十大古樹”,落實掛牌保護。強化縣九華云水文旅傳媒公司運營管理,注冊成立了“池州市徽之韻青陽腔演藝有限公司”子公司,拓展經營渠道,完成招商引資新春座談會、春節團拜會等10余場演出。
七是優化文旅發展環境。圍繞打贏新冠肺炎疫情,及時成立防疫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并完善防疫工作方案和突發公共衛生應急預案,疫情高峰期間,關停公共文化場館140多處,文旅企業、景區70余家,取消各類文旅活動40余項,抽調并安排3500余人次常態化開展防疫巡查。適時啟動文旅行業復工復產復業,落實精準高效要求完成三個批次100家文旅企業復工核批檢驗。加強旅游經濟扶持,推出《青陽縣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業平穩健康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積極幫助文旅企業落實金融扶持,申報兌現旅游業發展獎勵資金達129.39萬元,其中市級獎勵資金71.32萬元、縣級58.07萬元。妥善處理和解決疫情期間涉旅糾紛,完成旅行社退團13個、游客431人,退費64.34萬元,星級飯店退客量達1617人,退費56.15萬元。加強文旅綜合執法,積極參加多部門聯合巡查,開展了“安全生產月”、春季安全生產、“五一”假期安全生產、涉水景區“防溺水”、消防安全等專項檢查行動,累計排查安全隱患13項,制定整改措施79條。出動900余人次,加強校園周邊和宗教場所出版物市場專項檢查,累計檢查300余家次。完成全縣11家零售書店和7家印刷企業年檢年審工作,開展 “名存實無”經營戶清理,共摸底排查文化市場經營戶49家,督辦換證4家、注銷7家、懸證經營15家,查辦執法案件2件,查沒出版物16冊,罰款4200元,累計受理文旅咨詢和投訴55件,辦理辦結55件,辦結率和游客滿意率均為100%。統籌推進文旅依法行政,梳理完成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基準,建立文旅誠信經營紅黑榜制度,1-6月份新審批設立書店5家,文藝表演團體1家,延證2家,備案1家。加強普法宣傳,制定了普法責任清單和普法活動責任清單,完成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件1291件,滿意度評價1296條。強文旅執法力量建設,制定并呈報了《深化青陽縣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實施方案》,抓好行政執法考試和通用法律考試報名等工作。
八是統籌抓好黨的建設等工作。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制定并完善機關日常管理制度、廉政風險防控清單,狠抓“兩個責任”廉政全程紀實、“四重一大”議題集體研究和“五個不直接分管”制度落實。深入推進黨建工作,充分發揮縣黨群服務中心黨建陣地作用,常態化開展宣傳教育服務。堅持守初心、重實干、謀創新、促惠民、抓廉政“1+4”推進“陽光文旅”黨建服務品牌創建,建成機關主題黨建陣地走廊,安排防疫黨員志愿者服務累計達500余次,圓滿完成小區防疫值班執勤,積極開展青年干部讀書會、理論學習研討會、扶貧幫困實踐等主題黨日活動。堅持聯系反面典型、剖析查擺,深入開展“三個以案”專題警示教育。強化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抓實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加強“學習強國”平臺學習考勤,強化網絡終端和自辦微信平臺監管。圍繞疫情防控急需,建成覆蓋全縣111個村級點的簡易應急廣播體系,并制定完善制度措施保障應急廣播常態化運行,認真修編完善應急廣播系統技術方案獲省廣電局批復,完成重大節日和全國兩會等重要保障期安全播出工作。加強“平安青陽”建設和應急管理工作,持續做好掃黑除惡有關工作,認真做好縣城拆遷包干維穩工作,妥善解決群眾來訪,積極辦理各類信訪件。落實新要求及時調整保密工作領導小組,加強涉密載體管理。加強扶貧工作,聚焦“兩不愁三保障一安全”要求,各幫扶責任人堅持每月一次走訪幫扶貧困戶,狠抓脫貧攻堅巡視問題整改,落實消費扶貧行動。圍繞落實人才建設責任目標,積極申報招錄文化人才,做好行業人才晉級和評優評先推薦工作。認真辦理并及時辦結13項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建議,各代表委員均表滿意。
二、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是旅游經濟受疫情嚴重沖擊。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縣賓館酒店、旅游景區、旅行社、農家樂民宿等旅游行業均受到相當大的影響和沖擊,營收呈現斷崖式下降。據統計,1-6月份,全縣游客接待量為603.5萬人,同比下降32.5%;旅游總收入為69.33億元,同比下降34.7%。
二是文旅執法力量不足。目前我局專門從事文旅執法的工作人員僅有4名,與我縣文化旅游執法區域點多線長面廣的現狀很不相稱,執法力量的薄弱,嚴重影響市場執法效果,面對打擊文化旅游市場違法行為時面臨力量不足的困難。
三是基層文化設施存在弱項。省文旅廳將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列入對市縣經濟發展考核內容,實行定期調度,要求今年底覆蓋率達到95%,2022年達到98%。目前,我縣的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無論是覆蓋率還是標準都存在差距,特別是18個脫貧摘帽村的情況仍有不少缺項和弱項。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是全力推進全域旅游創建。認真對標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標準,狠抓9個方面指標落實,進一步梳理完善文檔資料,優化氛圍環境,積極迎接省和國家考核驗收。對照《2020年全域旅游發展計劃》抓好各項工作任務落實,確保如期完成各項文化旅游創建目標。圍繞打造九子巖核心精品景區,積極與九華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修編相銜接,推進東九華旅游度假區規劃編制,完成防火道規劃設計并啟動建設,完成七步泉以下“溯溪”項目建設。
二是積極推動文旅產業復蘇。持續提升朱備禪修小鎮、九華運動休閑小鎮、陵陽文創小鎮、九華黃精小鎮影響力,以項目建設為支撐,不斷完善文化旅游業態。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力爭全年引進超15億元文旅綜合體項目2個。加強山縣聯動發展,開展聯合營銷推介宣傳,積極籌辦“青山之陽,九華原鄉旅游季”系列主題品牌活動,持續開展“線上”帶貨宣傳,促進旅游消費。加強九華云水文旅傳媒公司市場化運營,積極尋找演出合作機會,常態化開展重點非遺文藝展演展示,并積極開展非遺展演展示進景區活動。
三是完善提升文旅服務供給。加快推進圖書館改建工作,盡快建成運行各在建功能室,提升服務效果。兼顧疫情防控抓好公共文化場館開放運行,辦好暑期文化館和圖書館培訓班。加強公共圖書館和公共文化館兩個“總分館”制建設,舉辦線上朗讀大賽、“紅領巾”少兒讀書、慶國慶書畫展覽、秋季“民俗·農耕文化”青陽農民畫主題培訓班,以及每月一期“文藝沙龍”等系列活動。視疫情防控動態盡快啟動“送戲進萬村”、送戲進校園、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和愛教片進校園等送文化活動。加強文化和旅游人才培訓工作,積極調動文化協會、劇團和文化輔導員、志愿者積極性,多措并舉豐富群眾文化服務供給。
四是著力改善文化旅游環境。加強文旅行業安全監管,嚴格落實安全生產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提升旅游安全應急能力,確保全年不發生重大文化和旅游安全責任事故。繼續加大旅游市場秩序整治力度,鎖定市場頑疾,加強部門聯合,加大整治力度,不斷凈化旅游消費環境。加強文化旅游市場經營行為執法監管力度。加大執法檢查頻次和部門協作力度,采取多部門聯合執法巡查辦案,開展“凈網”、“掃黃打非”等專項聯合執法行動,保障全縣文化和旅游市場健康發展。
二○二○年七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