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負責同志解讀】縣文旅局局長江家云解讀《青陽縣2020年文化惠民工程實施辦法》
發布時間:2020-07-20 14:50
來源:青陽縣文化和旅游局 字號:[默認 大 超大]
解讀人:文化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 江家云
解讀時間:2020年7月20日
近日,青陽縣文化和旅游局聯合縣教育體育局、縣財政局出臺了《青陽縣2020年文化惠民工程實施辦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現就《方案》解讀如下:
一、《方案》出臺背景、指導思想、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圍繞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建設,以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著眼于發揮公共文化機構的基本職能作用,堅持設施完善和運行管理并重,規范各級各類公共文化機構服務項目和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水平,全面加強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鄉鎮綜合文體服務中心設施免費開放工作,提升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和服務效能。
二、文化惠民工程的目標任務
1.縣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鄉鎮綜合文體服務中心,健全與其職能相適應的基本文化服務項目,并免費向群眾提供空間設施場地免費開放。所有免費開放場館實現規章制度健全,服務內容明確,保障機制完善,設施利用率明顯提高,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文化服務品牌。
2.全縣110個行政村:完成“送戲進萬村”演出不少于110場;開展農村體育活動不少于110場次;110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級服務點運行維護。
三、《方案》的主要內容及惠民利民舉措
1.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
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鄉鎮綜合文體服務中心免費開放的基本內容包括公共空間設施場地的免費開放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的免費提供。其中,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隨社會發展、政府財力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增長而發展變化。具體內容如下:
(1)圖書館免費開放包括:一般閱覽室、少兒閱覽室、多媒體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報告廳(培訓室、綜合活動室)、自修室等公共空間設施場地免費開放;文獻資源借閱、檢索與咨詢、公益性講座和展覽、基層輔導、數字文化服務、流動服務等基本文化服務項目健全并免費提供;為保障基本職能實現的一些輔助性服務如辦證、驗證及存包等全部免費。
(2)文化館免費開放包括:多功能廳、展覽廳(陳列廳)、宣傳廊、輔導培訓教室、計算機與網絡教室、舞蹈(綜合)排練室、獨立學習室(音樂、書法、美術、曲藝等)、娛樂活動室等公共空間設施場地免費開放;普及性的文化藝術輔導培訓、時政法制科普教育、公益性群眾文化活動、公益性展覽展示、培訓基層隊伍和業余文藝骨干、指導民間文化傳承和群眾文藝作品創作等基本文化服務項目健全并免費提供;為保障基本職能實現的一些輔助性服務如辦證、存包等全部免費。
(3)鄉鎮綜合文體服務中心免費開放包括:多功能廳、展覽廳(陳列廳)、輔導培訓教室、計算機與網絡教室等公共空間設施場地免費開放;書報刊借閱、時政法制科普教育、群眾文藝演出活動、數字文化信息服務、公共文化資源配送和流動服務、體育健身、青少年校外活動等服務項目健全并免費提供;為保障基本職能實現的一些輔助性服務如辦證、存包等全部免費。
(4)博物館免費開放包括:常設展廳、臨時展廳等公共空間設施場地免費開放;開展固定時段的免費講解以及講座、宣講、青少年教育、志愿者服務等活動;免費提供包裹寄存柜、參觀路線圖、宣傳資料等。
2.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級服務點運行管護
以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級服務點(與農村黨員遠程教育服務點共建)網絡設施為基礎,做好寬帶接入、運行維護及開展文化宣傳講座等有關活動,因地制宜購置歌曲、影視節目、地方戲曲等文化娛樂類正版光盤,更換、配置機頂盒,保障網絡暢通, 開展視頻節目播放、科技培訓以及農村文化娛樂等活動。
3.農村文化活動(“送戲進萬村”)
由縣統籌,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購買專業院團、民營院團的專業化演出,每個行政村送正規演出不少于1場,豐富農村群眾文化生活。
4.農村體育活動
按縣教育體育局統一部署和要求,結合全縣美麗鄉村建設,每行政村開展1場以上農民喜聞樂見的體育健身活動。
四、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進一步完善文化惠民工作領導機制,由各鄉鎮政府各司其職,及時解決實施中出現的問題,確保文化惠民工作扎實有效開展。
2.規范落實。加強各項目資金的安排、管理、使用和效果,縣文化和旅游局、教育體育局具體負責整合資金、組織實施、制定細則、檔案管理、信息報送及運營管理養護等工作。縣財政局負責安排配套資金和項目資金的撥付與管理。
3.抓好督導。依據《安徽省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民生工程績效評價辦法》(皖文財〔2017〕66號)和《安徽省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補助民生工程績效評價辦法》(皖文財〔2017〕67號)相關要求,開展抽查和督導,及時掌握實施進度和成效,加強監管,督促解決實施中的困難和問題。嚴格驗收程序,確保工程建設按質按期完成,使文化惠民工程成為群眾歡迎、社會滿意的民生工程。